第86章天鹰行事母妹返京 - 谋定山河之缘起故旧 - 嗜文老鬼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第86章天鹰行事母妹返京

端州一府六县的清丈工作是率先完成的,即使是在墨余和漳河稍有懈怠的情况下,也仅仅用了半年的时间,这无疑对苛青阳而言是好事。  清丈之后便是存档记录的工作,这些是后续整个端州府发展的基准,包括人口、田亩、税收以及钱粮等诸多内容都需要依据这个来进行新政协调和发展。

所以最近这段时间府衙里的文书处又变成了最繁忙的地方,文字登录的工作虽然是交给属下做,但苛青阳也并没有当个有名无实的监制,他在清查账册上制备了详细的分类和统计项,把原先老旧的统账彻底审结,这样一来所有的条陈都集中得以展现,这对于后续开展新政统筹多有益处。

当然我们的知府大人除了要料理府衙日常事务之外,两年一次的科举即将开始,大批量的学子赴京赶考,此时需要府衙开具官方路引。

这一次虽然不是自己应试,但知府大人的督学作用还是要起到的,所以苛青阳还要起草一份劝进文告,鼓励学子上京。

另外苛青阳还要准备属下官员们的季度考核评语,总之又开始了忙得一塌糊涂的时间段。

别人是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可苛青阳纯属是映雪口中活没少干事没少揽的“另类”!

而百灵自从出了月子之后也开始适应了贤妻良母的角色,每天照顾孩子,抽空教柳儿识字,安排苛青阳的起居,倒是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好在苛云生这个小家伙不闹夜,性子倒是随了爹了,安静得很。日子过得很快,一转眼的功夫,他已经六个月大了,现在小院里又多添了几个伙计和丫鬟,于是百灵也就名正言顺的当上了主母。

韩夫人盘算着自己来端州也已经一年多了,是时候回京了,那时候和皇上请旨说好得是等儿媳生产完后就要回去,这时候已经耽搁了不少时日了。

这几日吃饭的时候,她已经明里暗里点拨过儿子自己应该要回京去了,再晚一点恐怕会落人口实的,而且儿子在端州事忙,也无法兼顾这么多人的生活。

苛青阳怎么能听不出来母亲的意思,但是这个时候京城也绝非净土,新政推行正酣,各方势力交织复杂,这时候让母亲和妹妹回去他实在是不放心。

所以最近他和百灵面对母亲总是顾左右而言他,能拖多久就多久!可是母亲担心这样会影响父亲在西北的处境,何必在诸多复杂局势下留隐患呢?还不如主动点回去,后来苛青阳和百灵实在是推搪不下去了,只好答应母亲月底再返京。

至于映雪,她自从和慈济院的孤儿们待在一起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没有再像之前一样打打闹闹了,韩夫人都觉得自己女儿好像一夜之间长大了,变得沉稳了许多。

映雪这时候也已经知道了将要陪同母亲返京的消息,她居然没有吵闹,只是安静得给慈济院的孩子们尽可能买了一些礼物安排下去。

不过映雪在陪着嫂子和侄子的时候还是会展露出原来的天性,逗着苛云生玩得开心。

其实苛青阳倒是懂妹妹,他和妹妹之前在古川的时候见过殉国而死,现在又在端州见到了幼小而困,这两种经历都是寻常的大家闺秀很少感受到的,有些人在没经历的时候自然天性豁达,但有了阅历和眼界思和想也就完全由着自己的感悟去走了。

他觉得妹妹这番成长最起码不是糟糕的,相反给妹妹多添了一丝的大气和良善,这是好事!

这说话间就到了母亲和妹妹正式回京的日子,他给父亲和大哥的信里提及了此事,父亲倒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嘱咐儿子要多给母亲写信。

百灵让伙计和丫鬟给母亲和妹妹买了很多东西,都是一些端州的特产,虽然不值钱但是以让母亲多留些念想,如今青阳的知府也不知道要做到什么时候,只能应承等云生长大一点带他回去看奶奶。

映雪终究还是舍不得哥哥一家流了眼泪,特意嘱咐哥哥多替自己去慈济院看看孩子们,苛青阳应承下来了。

一家三口依依不舍得惜别了母亲和妹妹,但他们谁都没想到那群慈济院的孩子们也都偷摸跑出来送行了,只是他们没敢让大姐姐看见而已,隔着远远挥着手……

事多缠身的苛青阳此时并没有留意到当初被抑制下去的溧阳物价,在最近这段时间似乎又死灰复燃得上涨了,只不过这次不再是房子的价格了。

“怎么样?事情都安排下去了吗?”在那个被苛青阳质疑过名字的天鹰当铺里,掌柜正在嘱咐属下,但这个地方似乎并不是一个非常正常的当铺环境,四下幽暗不清。

“是,次鹰大人,按照先生的吩咐,已在端州一府六县都开设了天鹰当铺,现在几乎整个北陵州府都有了据点,这里是最后一处。所有事情都安排妥当了,只等先生的命令。”

“好,做得不错,现在是紧要时候,铺排完当铺事宜,你们需要着手渗透西北,那里才是紧要的事情。用不了多久北陵就会是我们先生的!去吧!”说完这掌柜的嘴角轻笑。

两人暗室密语完,这掌柜的走出密室,屋外似乎又变成了正当当铺的模样,屋外街面吵闹人流不息!

现在当铺里正来了一位贵主,看样子商人打扮,手里拿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包裹,面上却一脸的着急。掌柜的一看就知道这是碰上急事了。

此人衣着不俗,不像是要死当的主,暗自给出去招呼的属下耳语一番,伙计心领神会立马将之前的当单撕掉又重新填写了一张,只见上面写着:折旧破损瓷罐一个,值当五十两八五钱,当利两分,值期三月,过期当断,双方无悔,立字为据!

柜外双方很快就摁下手印,伙计把银两给了那位主顾,他点了点便匆忙离开了。

“掌柜的,这一个破瓷罐值这么多钱?您不会看走眼了吧?”伙计一边把东西收进来,一边问起了缘由。

“你懂什么?这是正经的官制瓷器,这个人的身份就不止这个价钱了,你把东西收好了,它会派上大用场的。”

“是,知道了!”

这掌柜的做完这单买卖似乎心情格外得好,走出门看了一眼自家的招牌,拍了拍衣袖又转身回屋内去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