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天子压力艰难抉择 - 谋定山河之缘起故旧 - 嗜文老鬼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第85章天子压力艰难抉择

禁军营的速度很快,但抓住了曹国舅等人并不是这件事的核心,最糟糕的问题在于天子如何衡量亲情和战略意图之间的关系,很多暗中窥视的人都在评估这件事的影响,如果曹国舅当真被严正典型,那就意味着天子新政的力度一定会走下去,否则一切都不过是须臾表面罢了。  这才是皇帝亲政后的第一次真正的考验,此刻天子谁的意见都不能听,但似乎谁的意见都要听!

现在他的怒气消散了,突然发现所有的难题都摆在了自己眼前。现在事情已经闹大,盖是盖不住了,太后那里肯定已经知道了,他现在还不敢去面对,只能来回踱步在御书房内。

当初新政议定之初,太后曾和自己说过,天下事最难无过于法理和人心,法以威立,理以俗成,而人心最难不过一个情字。如果想要当好帝王,自己必然会需要从中权衡利弊,有时候它们会各自冲突,这才是衡量天下家国的标准,关键看自己怎么做!可是事到如今真得压到自己头上时才知什么叫进退维谷,

如果按北陵律法,泄愤杀人罪加一等,还有煽动情由,曹国舅逃不过人头落地以正视听。可如果以权赦罪,则新政再无任何权威可言,到时候群起而至的绝不可能只是一个曹国舅。

现在被抓住的曹国舅和石庆元的灵柩一同抵京,皇上已经好几天没有上朝了,这对于一个勤勉的天子而言是非常罕见的。

但是石元庆的葬礼皇帝还是下旨厚待,以为公忠体国,赐国士待,这对算是对死者有了一个明确的交代!但支持新政的官员们对此颇为不满,认为朝廷如果不能够处置曹国舅,如此新政毫无意义。

现在朝局之上两股势力拉扯对峙,一时间言辞激荡,求情求法各自上表,可皇上全部都留中待定。就连两位先生此刻也都无法替天子分忧。

现在距离案发已经接近半月有余,曹国舅在三法司的审理过程中一直在叫嚷着自己的身份,有司官员无圣旨连审问都很难进行下去。

两位先生实在是心忧此等情境再持续下去对新政的权威将形成致命的伤害,两人联名上折劝皇上以天下苍生为要。

宫内的天子现在并不好过,太后就这么一个亲弟弟,真要以国法惩治就必须要面对母亲,他已经好几次都走到慈宁宫宫门口又命内侍折返回去了。

慈宁宫内此刻反倒是安详如惜,北陵这位国后正手拿一卷佛经参详,她瞟了一眼门口,这已经十多天了,自己这个儿子居然还游移不定,这是帝王的大忌。

“小全子,皇上今日来过了没有?”身旁服侍得是太监洪全,此人长期在慈宁宫当差,自然知晓主子的意思。

“回禀太后,皇上适才来过了,但是在宫门又折回去了,和前几日一样!”

“我这个不成器的弟弟啊,倒是给我自己的儿子出了个大难题,就这一点他就该死!”

太后其实很清楚这件事的关碍,天子自然应当以社稷为紧要,自古帝王从来都是杀伐果断的,自己的儿子自己清楚,他现在虽然亲政但很多想法依旧稚嫩。想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帝王,这一关必须要他自己想清楚,否则难成心智。

这几日自己没有前去表态,就是为了让他自己想清楚这个道理,现在依旧在等他的决断,此事不能露出自己任何意见,否则对他毫无益处。

另一边天子思来想去,此事不能再拖,如此再拖下去他对社稷臣民都无法交代,本来走回御书房的脚步又慢了下来,转身又冲着慈宁宫果断走来,这一次他似乎心里已经有了决断。

太后依旧稳稳端着经书在看,少许门外来了一个小太监在洪全耳朵旁轻语了一番,洪全立马走到太后身旁:“禀太后,皇上又折回来了!”

太后似乎没有听见,依旧稳稳端着佛经,可是洪全知道自己主子的脾气,没有再言语悄悄退到了一旁。

宫门外随着天子驾到,一众内侍宫女跪倒一片,但太后连头都没抬起来过。

“给母后请安!”

手中的佛经放下了,看着身前的儿子,太后面色微沉。

“哀家以为你还要再折回去一次呢?你到底在犹豫什么?当初哀家是怎么教导你的?凡帝王气象,必在果断决策!你觉得你这次果断了吗?”

“母后训示得是,儿子惭愧!”

太后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你舅舅这事,你想想看你爷爷当年是怎么处理的?是,哀家就这么一个亲弟弟,但国无法不立,法不立则社稷乱,这是圣人自古就谆谆教诲的,看起来你这么些年的书都白读了!”

太后站起身来,走到一旁的花架旁,指着盆中鲜艳娇嫩的花朵,“皇上,这花好看吗?”

见儿子点了点头,她接着说:“是啊,这花开得盛只是结果,但皇上你知道哀家每日都在不停地修剪枯枝败叶,让它照见阳光吗?其实这治国之道也在其中,如果你不能够下决心修剪这些有伤害的东西,你的花会好看吗?”

“桓儿,你是皇上,天下子民都是你需要考虑的,而不是只考虑自家。凡事以江山为本,以社稷为重!母后言尽于此,你回去吧!”

“是,母后,儿子知道如何去做了!”

看着儿子走出去的身影,太后的脸色顿时暗了下来,那个人毕竟是自己的亲弟弟,说不心疼那是假的,可他做出了这样的事,她不能因徇私毁了儿子的天下。

扶着榻椅,太后神伤许久,想了想此事还是有后患,皇上毕竟犹豫了太久,如果自己不在事后找补回来,恐怕新政以后多生波折。

她打起精神命洪全以太后名义起草了一份懿旨,言及国舅之罪刑法司之议处,后凡皇族亲宗旦有违律者,一律法办绝不宽待。

嘱咐洪全在皇上下旨之后再行宣告,这相当于表明了太后与皇上都支持新政的目的!

就在朝臣依旧议论纷纷之时,迟迟未至的圣旨终于下达三法司。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查曹姓国舅,以权贵谋害朝廷官员,其罪在不赦,着有司查清其由,报核定罪,凡涉案人等依律重处,绝不姑息!钦此!”

圣旨之后懿旨也很快宣发,这一次整个朝廷都看到了天子和太后的态度,那些暗中揣摩的人终于一声哀乎收起了自己的小心思,毕竟国舅爷都被收拾了!

其实这件事本就不是纠结案情本身,而是背后的博弈,两天之后曹国舅和冲击有司的一干人等都各自领罪,曹国舅押赴斩首。

第一场关于新政和反新政的较量在曹国舅人头落地中被平抑了下去,关于清丈的阻力一下就小了许多,大部分地区终于得以顺利执行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