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登门拜访赏画知人
泰国公刘元是景皇帝的族弟,但此人素来闲散安逸,挚爱书画。故而得了一个国公身份,并无意于庙堂往来,平日里在京城得了一个“书画王爷”的雅号。平阳郡主是他的二女儿,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姑娘平时是真得大家闺秀,几乎是足不出户的。 如今到了出阁的年纪,性子平淡的她反倒成了麻烦,城里的王公贵族家公子,泰国公又看不上没人敢逼着王爷嫁女儿,这一拖郡主从十七八的芳龄就拖到二十三四岁。
如今家里夫人急得团团转,可泰国公似乎从来不担心女儿嫁不出去,依旧整日忙着整理的他的书画花鸟。
不过此次苛府求亲倒是入了他的法眼,一国柱石家的公子要是配不上自己女儿,那就真说不过去了。说是相亲,但实际上是看女婿的流程,大部分时间是上门的姑爷挑剔的岳丈,皇亲国戚的门槛不是一般的高。
这一边烈武被家里人一番品头论足之后,跟着母亲大人前往国公府,那里离的有点远。母亲坐车,他实在是不愿意弃马,所以还是牵着自己的那匹西北青骢。这匹马是有来头的,是当年穆老将军送给他的礼物,是匹西域宝马,很通人性。
在京城不能随便骑马上街,那需要特旨或者紧急军情的驿报才可以。帅府有特权,但烈武总觉得这样不好,所以他无论在西北还是在京城都乖乖的遵守规矩,很少越矩。
于是一车一马就这么缓慢走着,烈武也是自小随家迁往西北古川,只不过走得时候他已经明事了,比青阳要有印象一些,如今的惠阳街面比小时候可是繁华多了,随便也看一看。
车内的韩夫人可没这么高的耐性,她觉得儿子不够用心,这可是她好不容易才盼来的姑娘,万一要是搞砸了就不好了。
车马行得慢,不过终归是往前走的。
终于到了国公府,递上了拜帖。韩夫人还在点拨烈武,一会儿不要失了礼数。
泰国公刘元和夫人接了拜帖同样不敢怠慢,他们虽然是皇亲国戚,但这样的权臣高门在如今的北陵可谓是独一份的,他总算是愿意放下自己手中的画笔,和夫人一起来见一见“未来的女婿”。
听闻下人禀报,韩夫人和大公子已经到门口了,刘元和夫人也赶紧往外迎接,毕竟上门的女婿是很隆重的。
到了府门口,刘元一眼瞧见了门口正站着一位劲装青衣的少年,迎来的路上被夫人的埋怨此刻倒是觉得也值了,“这孩子不错!”
刘元一看站姿和神态就知道这女婿有谱了,起码不是那些乱七八糟的纨绔子弟,看起来儒雅而持重,不似一般的军伍之人。
尚未走近,烈武就遵了母亲的命提前俯身作揖,上前见过国公夫妇。
刘元如今心里有谱了,脸上看起来比谁都开心,赶紧将人请进府中花厅用茶。
前厅的父母招待忙,后院香闺中的平阳郡主倒是端坐在镜前。内心虽然也忐忑不安,但是她这样一个性子平淡的人,总不能坏了规矩去看人,随身的丫鬟小蝶倒是愿意替小姐跑腿,自告奋勇前去探听消息。
郡主其实也知道,自己这样的家境婚事时不能自己做主的,遇到什么样的人只能听父母的,她只能心心念念得盼望着得遇良人。
可这一盼就把自己盼成了大姑娘,自己的老父亲要求比自己还要高,现在都快成皇族中的笑话了。不知道这一次会不会是真得。
“小姐,听前院说,老爷和夫人对这位苛公子还挺好的,前面正说得热闹呢!”
“是吗?”这倒是让郡主有点诧异,自己这位老父亲虽然说与世无争,但态度执拗得很,就和他的山水画一样认真。这一次这位苛公子居然能让他变了态度,这倒是稀奇了!
“梅香,我让你看看人怎么样?你怎么是听说呢?”
“哎呀,小姐,老爷夫人他们在前厅呢,我又进不去,一会儿我再去探探!您呢,就安心等着吧!”
郡主的心思现在反倒从忐忑变成了好奇,这位苛公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自己很少出门,但听下人说这位帅府公子自小就跟随大帅前往西北要塞,现如今是位少年将军。
“西北……”郡主喃喃得念叨着,“好远的地方呢!”
窗外桃花正开艳,芬芳满庭惹人近,郡主的心思也飘了好远好远……
前厅里烈武虽然拘谨,但他武人的习性见惯了场面倒是不怵。
母亲和夫人聊得热络,这一边他独自面对着泰国公。这位闲散王爷确实是酷爱书画,家里满满当当地都是,看来今天自己的难题就在这了。泰国公热情得邀请烈武前往书房赏画,他又不好推脱只好应承下来。
“王爷高雅,小侄是个武人,虽然自小父亲也曾命受教诗书,不过更善兵法行略一路。这诗书天资有限,如有何处不周,还请见谅!”
“无妨,这周生万物皆可入画,一山一河妙笔丹青,小侄可放心说!”泰国公现在是看着烈武越来越顺眼了,言谈举止得当,如今又坦诚直率,这很对他的脾气!
泰国公展开一幅长长的画卷,只见上面错落山河景致,笔法雄浑,居然画得是西北要塞风情。
“小侄,这个看起来是不是熟悉多了?”
“王爷,这是……幽州府?”烈武还是不太敢确定!
“正是,这是早年我随先皇前往幽州巡营所作的画,如今想来已经好久了,听说你随父亲常年在要塞,这个恐怕比我要熟悉一些吧,看看觉得怎么样?”泰国公这算是对症下药了。
烈武看着笑意盈盈的王爷,知道想要见郡主恐怕老丈人这关还是得过,只能硬着头皮试一试了。
久在西北,虽然军旅之事居多,但他也基本上了然于那里的风情,包括人文、地貌以及物作。虽然没有二弟的文学才华,但依然对此有所感悟。
泰国公早年这幅画作,虽然只是直描,但底子下仍然透出了一股浓浓的西北质朴,山河广袤大开大合,景致隐约可见的舒雅。
烈武自然是不懂这些,但他觉得这张画上缺了什么,恭敬得说道:“王爷,小侄斗胆,此画缺了一味气!”
泰国公听闻此言倒是另眼相看了,“你且说说看!”
“小侄觉得它缺了一笔人气,您看,这西北虽然苍凉有常,但大山大河间依然有人气烟火,此图虽然笔锋会神,但缺了这一丝人气便少了活韵。小侄冒昧,还请王爷见谅!”
“哈哈哈哈,好,好,好!不错,看来果然还是年轻人眼力尖啊!此画当年是行旅间作就,回府之后曾反复再观,确实觉得缺少了一丝韵味,没想到本王用了两个月时间参透的东西,你一眼就看破!”
“王爷谬赞了,小侄愧不敢当,只是在西北日久,常年浸染,偶有心得罢了!”
“唉,不必过谦,好就是好,本王一向随心所欲!来,这边喝茶!”
烈武小心卷好画卷,放置在原来的位置,这才过去陪座用茶。
这一边梅香正在向郡主回报探查到了消息,“小姐,小姐,我看到了,刚才他和王爷去书房的路上,我躲在旁边看到了!”
“如何?”
“嗯……怎么说呢?个子高高的,穿着一身青衣长衫,脸上露着笑,看起来很好相处的样子,不像是个武人模样,但也不像那些白面书生,长相俊朗,声音洪亮。刚才王爷让他去书房赏画来着,我不敢靠太近,但屋里有王爷的笑声,想来谈得不错!就这么多了!”
“原来他也懂画,并不是一般的将军!”郡主心里似乎又多了一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