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家老病重痛失柱国
从梅府回来之后,苛青阳又不知道该从何处着手了,这是他走入官场之后第一次感觉棘手,所有线索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被截断了,尽管他现在清楚其中可能存在的关系,但这也仅仅只是推测,根本没有证据来证明。 人证、物证包括案情关联本身是碎片化的,但他心里知道这件事万一真如预想,那可真就是史无前例的大案了,因为它隐隐约约得指向一种可能——有人意图颠覆新政下北陵朝廷。
这件事太可怕了!
烦恼纠结之外还有另一件事越发让他焦虑,那就是文白先生的病情,这两天接到百灵的信,信中说先生的身体状况很糟糕,这几年两位先生为新政上下奔走,他就早早预料到了这种可能,两位老人家毕竟都是快八十的人了,体力和精力怎么能这么熬?
可是没办法,皇上依赖之下任何人都无法不全力以赴,最终的结果就必然是这样。
母亲在京城的照料不可谓不用心,但这也只能是力所能及。
岁月故去,任你是圣贤也同样无能为力。现如今皇上已经准了了先生的辞呈,可老人家的病看起来也很难再有好转了,恐怕是时候自己得准备回京一次了,庐阳这边的情况都各自进入了运转,那件无头案也如风筝断线一般查无可查。
好在京城离庐阳并不算远,左右也就五日的行程,衙门口有急务尚且可以赶回。
启程回京虽然是件小事,但也需要提前呈文吏部报备,不过这时候也来不及了,将手上的事务交代给同僚之后,苛青阳便匆匆忙忙往京城赶。
一路上马不停蹄赶回到家里的时候,先生的病情确实出乎了他的意料,老人家如今卧床几个月居然已将到了药石难进的地步,看着一旁妻子伤心的模样,苛青阳心疼得不行。
文白先生作为西北文坛大儒和百阅书院的执掌,如今又是国子监祭酒,门生遍布天下。得知先生病重,络绎不绝得都有人过来探病,前些日子根本认不得人,但这几天老人家似乎又有点清醒过来。
母亲派文伯每日都请京城最好的大夫来问诊,就连皇上都亲自下旨派御医院掌事前来把脉,不过大家都心知肚明,这很有可能是回光返照,宫里的吊命汤药不断送进来,但也仅仅能维持住老人家的些许气息。
虽然是安排好了回来的,但苛青阳还是去吏部暂时告了假,安心陪在妻子身边。他知道百灵就这么一个亲人,自小父母双亡,和爷爷相濡以沫。如今虽然有了他和儿子,但这份亲情仍是她心底最大的牵挂。
“灵儿,你去歇歇吧,这么熬着也不是个办法,爷爷也不想你为他弄坏了身子,我在这守着就行!”
可百灵还是红着眼睛执拗地摇摇头,见劝不动苛青阳也没办法,只好嘱咐下人将母亲一早熬好的粥拿过来。
“那要不你先吃点东西,听话!”苛青阳吹了吹凉,将粥递给了百灵,总算是让她坐下来歇了歇。
今天倒是没有人再来探访了,苛青阳轻轻推开窗户,让屋内的空气清新一点,看着在病榻上脸色苍白的爷爷,作为孙女婿的他也是百感交集,他不仅是自己的亲人,也是提点恩师之一。
百灵实在是喝不下东西,苛青阳走到妻子身边拉着她的手,轻声说道:“灵儿,我知道你心疼爷爷,可生老病死总归是天命,这件事我不说你也知道,你一定要保重好身体,咱们好好得陪爷爷走完最后这段路,不要让他老人家心不安!”
百灵听完苛青阳的话,眼泪又止不住的留下来,依偎在自己丈夫怀中久久抽泣难以释怀,而苛青阳也只能拍着妻子的后背慢慢安抚她的情绪。
小云生这些日子待在帅府,但奶奶过来的时候还是会跟着一起过来小院看看外曾祖父,他在的时候百灵的神伤才会好一些。
文白先生这几日偶尔会清醒一下,但很快又会陷入昏睡中。宫中的太医昨日来问过诊,他在开药方的时候支开所有人偷偷跟苛青阳说,让家里准备后事吧,老人家很可能就是这几天的事了。
虽然大家心理都有准备,但真到了这个时刻,所有人的心上都像压了一块沉甸甸的石头。
就在大家心情沉重的时候,这一天昏迷卧榻许久的文白先生居然清醒了过来,看到孙女一家都在跟前,久病的神色似乎缓和了许多。
他努力在家人的帮扶下坐了起来,看着小小外孙在身边跑来跑去,老人家眼底尽是欣慰。
看孙女的神色知道她是哭过了,也知道自己是什么情况,这么大岁数了他心里自然是有底的,人嘛,生老病死总有那么一天,只要这辈子没白活就行。
早年儿子和儿媳早早去世,就留下百灵这么一个孙女,自小和他相依,如今也算给她找了个好归属,自己的心安得很,青阳这小子可以,年纪轻轻得颇有古风,为官做事也都稳妥,如今又有了小小外孙,他还有什么放心不下的。
老人家也不说,就拉着百灵的手放到苛青阳的手上,一切意思都明了了,这算是托付,也算是交代。
至于老友青竹,他知道这时候他不会在,白发人不送白发人这是规矩,一辈子的知音了,都彼此了解。只可惜了新政方兴,残躯已颓,看不见这北陵一朝中兴之后了。
自己这一辈子啊,见惯了大风大浪,于文坛青史也算是留下了一笔,不遗憾了!
这位在家国天下间忙忙碌碌了一辈子的文坛泰斗就这么在家人的环绕下,在这个鸟语花香的满春季节里缓缓得闭上了他的眼睛,一切都是那么安详自然。
伴随着百灵这个孙女尽显哀伤的哭声从小院内传出,北陵此刻送走了一位真正为国为民的老人,皇宫里的天子也第一时间收到了消息,他久久站立在御案前一动不动,仿佛时刻凝结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