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谋篇布局大幕拉开
元武三年,在酝酿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后,北陵终于在翰林院的一篇《利新治》的国疏中拉开了后世称为“元武图治”的新政大幕,天子刘恒在帝都宣布以整饬吏治和改善民生为目标的一系列改革举措。 百年帝都之上的查查雷声,终成风云!
现在这场风雨的第一场洗礼就在这里,吏部职司,这里掌天下官员事,其实谁都能想到这里必然是新政之下风口浪尖,一时间所有的吏部堂倌都人心惶惶,这段时间连上朝议事都不怎么敢上折。
但该来的,始终还是会来的!
三月朝议之后,天子借着由头大批调整吏部构成,查吏部尚书张程源有失值守,连降三级,同属一下众官员又各自调整序列,整个吏部全部都中青代主掌。
但谁都没想到天子新任命的吏部尚书就是新政檄文的起草者青竹先生,这意味着后续执掌者都会与新政铺排息息相关。
青竹先生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设立新的吏部考核职司,这项原本在吏部行规中被弱化的职能:中正定品,被重新提了上来。原来的中正定品是依据三年官职任满后的存档考核评语来做的,但是这中间的漏洞在于官员日常履职的内容,而吏部考核的虚化全都来自于述职考核。这群混迹官场的老油条都会在考核标准上打折扣,要么行贿有司官员篡改,要么虚报事项来印证能力,这样整个天下的吏治不清可想而知。
岁核官迁制,最重要的改革内容就是优化官员的日常考核以及资历的标准,以季报形式要求各地官员详述处理事务流程以及结果,并在吏部存档封存。
另外最重要得就是吏部设立巡察职司,代天子查官吏诸端,凡有文不对档事,轻则一任不可迁升,重则三法司刑候!另外即使是品级最小的官职也必须通过吏部考核才能够下放,依旧一任三年,但实心用事者可循例擢升!
如此一来北陵官场上沉暗已久的风气被下了一剂猛药,直接切断了那些庸庸碌碌者的侥幸空间。
天子自然也知道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因此在俸禄上倒是都相应提升了待遇,以此代表一种态度:用心任事者可得利,虚浮于表者驱之。
在吏部剧变三个月后,第一批巡查御史就帝都出发,面向地方巡察事务,这些人只负责查实情事,不得干扰地方运作,也不能刑判职司,全部暗装巡访。
总之就为了尽最大可能杜绝怠政和谋私行为,整个北陵官场从上之下感受到了新政前所未有的威压!
一月余,东山布政使胡安泰查实以权谋私,自使司一下官员大小牵扯近百人之众,全部论罪议处,首犯问罪斩首,其余罚刑期牢狱不等。
经此以后,越来越多的有司官员惊惧于朝局变化,往日懈怠颓废之态一扫而空!但天子的步伐并没有就此停歇,地方事务中财税最为紧要,同时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尤其是在役税上,很多时候都有十扣其三的说法。
地方有司凡涉税苛,则多生弊端,民生之弊多源于此!新政第二项改制即该税制,北陵原来的税制基本上是人头税为基础,利税则根据贸易成交的价格来呈交,而这种税制最容易在底层数据基础上弄虚作假,人头税牵涉过泛,而利税则容易在估值环节出现猫腻,这样极其容易导致地方苛捐乱税抑制民生之本。
此次新政所涉税制改革则以丈量田亩为基础,以土地耕种纳税,国得其五,地方取二,佣田者取一,百姓植种则免其二成,改服役填抵。而利税之本源于商贸,在这个方面往往是重税之源,设利税司以行税核职权,掌地方专职利税行权,同时于原有地方府库外另设税库,但仍纳入地方管控范畴,利税取均分,国库半成地方半成,但如遇国事重大,如戎与祀则国家有权征调地方税库协调。
这就是清源税法,最大程度上避免了税基的虚假和税源的稳定。
青竹先生多年游历,在南方见到太多的百姓被人口税的弊端逼得家破人亡,因为田土兼并的原因土地收益并不在自己手中,他们耕种地主家的地还要交着高额的人头税,这无疑是动荡的根源。
两位先生所思良久,如果一方面在吏治上清除积弊,然后另一方面丈量全国田亩,如此一来地方阻力会小得多,如果不借助这新政革新吏治的窗口去实现清查的话,后续如果还想要地方如此积极,恐怕就很难了!
双管齐下,整饬和清源两手抓,这有利于天子掌控局面,否则一旦反扑势力出现,很有可能会有更多变数。
目前吏治方向优先调整的是吏部有司,其余暂不涉及,等待御史巡察结果;而清源税目前也只能以丈量全国土地为优先,需要地方配合,也需要时间。
因此新政两大重举也需要看一步走一步,不能操之过急!否则效果未显,动荡先之,那可就不妙了!
不过即使如此,天子撑持的态度已然在明面上。皇权一时威重,那些暗流现在也只能蛰伏待变了。
就在北陵风云变幻之时,另一边的木都此刻也不安宁,自从郅都兄妹俩获悉那位神秘冷先生的身份后,他们知道他迟早一定会浮出水面的,因此此事可暂时安放下来。
出了木都商队的事后,呼伦兰深知草原部落联盟的弊端,物资匮乏加上权力松散,这直接导致了木都缺乏统治力,天作汗时那位冷先生虽然居心不良,但他的很多做法倒是无意中帮助木都实现了实力上的积累,否则也不可能有实力和北陵在边境两次硬碰硬。
现在儿子尚且年轻,她和郅都需要为木都的未来奠定基础。
现在大部分的部落族群都已依附,但依附远远不够。她需要更多的强势牵制来打造一个足够统领整个木都的机制,否则一定败于内耗。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协调草原各部,这也是为什么她认同郅都开边贸的原因,只有两国往来木都才有机会夯实基础,否则根本比不上北陵的物产积累。
她也开始在木都内部实行一系列强化举措,比如强制各部落草场的轮换分配,同时定期迁转。草原内部指令的次序,以王庭执掌为中心的一些职权机构,同时设立强力刑司以拱卫汗权。
整个草原统一文字,强制草原部族少年的基本军事操练技能,另外以阴山草场独特的地理位置圈养最优质的战马等等,这些内容涵盖和针对游牧民族的所有特性内容,旨在培养有强大统治、协调、管控以及服从的木都敌国。
就在两个国家谋篇布局,各自铺开强大的统治优化时,那双暗中的冷眸也一样没有停止凝视,他也在悄然进行着自己的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