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开春大朝推议新政 - 谋定山河之缘起故旧 - 嗜文老鬼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第59章开春大朝推议新政

一个热闹的春节也不过是短短几日,正月元宵后就将是整个北陵庙堂的大日子,那是一年一度的开春大朝,每年这个时候的朝议多聚焦于核心实务,而近些年由于荒怠日久,已经很长时间都没有正式的开春朝议了。  此时天子已经身着一席隆重明黄团龙服端坐,殿外的大内亲卫都严阵以待,整个大殿之内庄严肃穆。

簇拥而至的京官们在步过青云道后进入正殿才发现今天的气氛似乎不太对,为首的中枢六部主官们隐隐约约感受到了一丝压力,心里都各自腹诽:“看来今天有大事发生!”

“开春,大朝,群臣仪典,天子礼政,觐!”随着内侍呼号,群臣正服叩首!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

天子环视殿内群臣,许久之后终于开口!

“户部尚书可在?开春首议国府存呈,你部主司核准需经朝议以展开春其余事宜!”

“微臣在,皇上此乃国库总计以及去岁一年核销呈单,请陛下御览!”

这是寻常的开春大朝流程,天子问政,首问钱粮。毕竟国库关系着整个国家的相关运作,无论如何这都是需要被重视的优先选项,只是这位丁大人此时不知这是大殿之上的天子为他设下的一个巨大的圈套。

所有人都以为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例行公事,但天子看完奏章却突然发难,用一副极其沉稳又不容置疑的声音缓缓说道:“丁莫,你居然真得敢在这国本之上言荒诞之词,好大的胆子,你该当何罪?”

丁莫骤然间听见天子诘问,顿时惊慌下跪,“老臣不知罪从何来,还请皇上明示!”

“好,今天朕就让你死个明白,你自己看看吧,这是朕前些日子着人清查国库的呈报,要朕念给你听吗?”

丁尚书浑身战栗发抖,拿起天子甩到殿下的奏章,越看心越凉,知道自己这次当真死无葬身之地了,按照天子统计的数目和自己呈报的数目,仅一个欺君之罪就够人头落地得了,莫不算后面还有贪墨国本之罪,他从来没想过新政的第一刀会挥在自己头上,前几日还在盘算这皇上多少会估计朝廷脸面批了这开支承销,如今看来自己当真是低估了皇上的手段。

“你还有话说吗?国库存银如今不足一百二十万两,你居然敢虚报三百五十万两,来人,摘取顶戴朝服,推出午门斩了!”

听得天子号令,殿外立马进来几名大内亲卫,将这位浑身瘫软的丁大人拖了出去!此时殿内一片静默,生怕下一个目标就是自己。

“户部相关人等一并交三法司议罪,凡涉渎职所列,一律严惩不贷!”

北陵还没有天子在开春大朝上议罪重臣的先例,如今这开朝第一天就开刀问斩更是闻所未闻,天子这一手把所有的朝臣都震慑住了!

“你们刚才想必也听到了,国库存续如今堪忧,我北陵立国不过三代,太祖、高祖文治武功,江山稳固,黎民有得,到如今尔等竟然懈怠至斯,你们这是要让朕背上千古骂名吗?”

“臣等不敢!”

“朕手上还有两份奏章,你们看看,一份是新任端州知府苛青阳呈递的,另一份是苛帅自西北边陲奏报,这父子二人才是务实用事之朝廷典范,不知尔等汗颜否?朕虽年少,但亦知治国以实务,如今尔等诸事不得以实,今岁始朕决意力行新政以重振家国之井然!这是新政总纲宣于尔等知晓。其中吏治、农耕、刑狱、河工、军事、税赋等国事体制多有变动,所涉事务你们可以各自评议上书,直陈弊病,旦有新意朕必纳之,开春之后即行之有司执行。朕有言在先,凡新政之后仍有如丁尚书之流者,朕一律清以国法!”

殿上天子一席话一点转圜的余地都没有留,借着丁尚书的项上人头直接就宣布了新政,这无疑是告诉所有人,这件事不容置疑且已成定局。加上皇上明里暗里得点到了苛帅父子,这意味着新政有整个北陵最大军事集团首领的支持,任何阻碍都不可能成功。

剩下那几位六部主事各自翻开由内侍递下来的新政总纲条陈,密密麻麻地所涉事项几乎关系到他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大殿之上那位年纪轻轻的天子居然瞒住整个中枢执行机构策划了这么庞大且精密的改革计划,这意味着他们中所有人都已经被天子不信任,包括那位曾和天子走得很近的兵部尚书韩成。

他如今背靠苛家父子,也就意味着是依靠着数十万边军将士来强力推动此次革新,殿堂上哪怕有一点反对的声音都可能遭到清算,看看丁尚书的下场皇帝不会手软的。显然在过去一段时间,他们都小看了这位刚刚亲政的天子,他和他父亲的执政风格完全不同,雷厉风行且杀伐果断,另外所涉纲目又留有一定的余地,比如在吏治这样的议题上,皇上并没有赶尽杀绝,凡前涉官员在新政后一年内以自省供述并承担有司刑赎者可缓治,另岁核官迁制前三年暂缓,三年后过渡执行!这些异常容缓的举措,算是给了他们诸多缓和的空间,但这份总纲罗列无疑仍是具备绝对颠覆力量的。

这春雷炸响,一时间底下这群人居然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说话,静若寒蝉的大殿内冷寂得可怕。

“既然卿等皆无言以对,朕容你们十日之内回禀意见,过时不候,退朝!”

“天子朝毕,众臣退!”

在众人依旧震惊难平的神情中,皇帝已经独自离去,留下殿内群臣各自揣测。只有文白和青竹两位先生一身轻松得相携跨出了殿门,因为他们知道从此刻开始,北陵庙堂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倒霉的丁尚书被天子以新政祭旗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北陵的每一片土地,三法司自他家府邸内查没的财产简直惊呆了所有人,那小小低矮且又再寻常不过的院墙内居然是一座座的金山银山,总计白银一百五十万两,比当下的北陵国库存数还要巨大。

而户部所涉贪腐官员居然有数十人之多,几乎又是将整个衙门掏空的案件,皇帝亲批“其心可诛,死不足惜!乃与丁尚书同罪!”这又是几十颗人头落地,整个北陵在这重典之下,一时掀起滔天巨浪,人人自危!

“皇上这会不会太过了?虽然这乱世重典,但我怕连合理的声音都会被掩盖,这不好!”

“嗯,老伙计,你说得没错,我们还得多劝劝皇上,新政仍需权衡的力量,否则矫枉过正实非好事!起码言路畅通依然是此刻需要的!”

远在端州此刻的苛青阳虽然知道朝堂之上两位先生联手天子谋划的新政已经紧锣密鼓铺开,但此刻他依然专注于治下的春耕早稻,这是新年过后最重要的事项。

现下六县统计上来的耕地存数以及相关人口是以前的数据,现在他正命所有的官吏加紧排查和核实新的存数统计,这是他掌控地方的有效依凭。每个地方的生息都事关存续,百姓只有家中有粮才能虑及其他,因此春耕乃一年之首要,明文督府县衙门有司不得懈怠于此,苛青阳直接将任务分支各县,以地方存数上报为一季核查标准,但凡查实有虚瞒谎报者就地免职。

很快下属六县就将春耕存数统计上来了,包括田亩、人口、耕种以及所涉税赋佃租的实情。这些日子衙门口里但凡能够用上的人,大大小小苛青阳都派出去核查情况去了,胡家村一带乃是溧阳传统耕区,在去年端州大水中损毁最为严重,年前村里的情况苛青阳都了解过,这里的村民已经没剩多少了,原本近百户的人家如今还不到三分之一,大部分的耕地都撂荒了,之前刘府的田亩先暂由知府衙门分配给佃户耕种,但此地仍需反复夯实犁耙之后才勉强可以播种。

胡老六家得了不少的田亩,虽然他身体依然没有恢复,但胡一山回家后倒是勤恳用心,在年前就将水田排干翻耕,然后再将草灰烧制后填埋下去,这样一来倒是能够减少病虫,也能够增加地力,这个方法还是苛青阳嘱咐他尝试的。

如今开春来临,虽然大部分地区依然天气寒冷,但冒芽的枝条和草色提示人们春天来得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快一些。过了正月,整个端州府都进入了农忙季节,各地随处可见劳作的场面,那是因为端州一府三年免税,大部分的人还是希望借助皇上的恩泽,多为自家留一些口粮的,一场大水吓怕了很多人。

春耕正旺,苛青阳又马不停蹄地将治水日程提了上来,这关系到农耕灌溉的后续,虽然皇上批复的端州治水方略推后执行,但整修河防和灌溉引水是两码事,水利也是干系农耕收成的关键因素。这是同知杜大人的职责,因而苛青阳命他堪实出各地水利措施的概要,看看哪些地方需要重点整修,具呈规格后再行文府库调拨执行。

现在端州需要例行节俭,所有涉及钱粮事项,苛青阳都命有司规划成文,这样一来很多繁文缛节的花费都被能省则省。这下他倒是知道了母亲管理一大家子的难处,现在他管着一方百姓,之前应急处理灾情都在不断协调调拨,稳定下来之后他恨不得一个子掰成两半花,因为底子真得很薄了。

唯一一点让苛青阳欣慰得就是,经过自己上一轮实效巡查之后,各县衙门配合的程度都明显提高了,即使是墨余、漳河这两个最“难啃”的骨头,也老老实实得遵从府尊大人的调令,只是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就不得而知了!

端州一府事务不断,正当苛青阳忙得四脚朝天顾不得其他时,朝廷新政总要的公文终于递送下来了,

其中涵述着“岁核官迁、青苗税法、役军编目、汇贸漕运以及司狱刑修”等内容,从这些字里行间中他知道了天子和两位先生谋划深远的决心,这些举措全都是夯实国本的内容,无一不精又紧抓效率,围绕着各项改革推动整个国家状态重新焕发生机。只是这些东西里“硬骨头”不少,他倒是有点担忧权衡之下,天子到底撑不撑得住这样的压力,毕竟查一个户部尚书容易,掀翻再造整个北陵官场就不那么容易了。

不过这种东西说到底是上层结构上的博弈,他一个小小的知府顶多也就是管理好治下一方就行,既然新政已经开始,那么也就意味着端州一定会再度成为焦点,自己这里的压力一点也不比殿上的天子轻松,只能一步步夯实跟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