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一家出行途听怪事
北陵的房地、田土以及相关产业的买卖,虽然是由双方自由商定契约的,但是最终的完成需要有官府有司的勘核登记手续,同时中间还有买卖契税需要提交给府库,因此价格这么敏感的环节如果出现异常一定会第一时间呈现在官府的文书记录里。 苛青阳命府内书吏将近往的成交报单拿来核实,他翻看了许久也没有看到异样的价格表现,要么是市面上有人在哄抬虚假价格,要么就是有人企图以暗地的交易来逃避应交的国帑。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国法所不允许的。
“秦捕头,此事颇多蹊跷,你暗中探听一下溧阳城中各商家以及交易产业的交易所,看看能不能在其中找到些许蛛丝马迹,如果有异样尽快回来告知本府,明白吗?”
“是,大人!”
“另外你最近是不是常去胡家村?那边的春耕情况怎么样?还有没有什么实际困难需要解决?”
“是,大人,卑职是觉得一山这孩子挺好,伺候庄稼着实有点可惜了,想让他来府衙跟着卑职给大人办差。胡家村一带大部分的春种都播下去了,暂时没有什么困难,年前最后一波口粮足以维持他们半年左右的生计,撑到秋收应该问题不大。其他的地区的情况也都和胡家村差不多,只是有一些村落大水过后着实人口锐减,有一些耕田反而撂荒了,挺可惜的!”
“原来如此,那本府也就暂时放心了。对了,还有个事,你不提起一山我还忘了,夫人曾给我提过一嘴,她挺喜欢柳儿的,如今夫人有孕想让她来府上当个贴身丫鬟,不知道他们家愿不愿意?你帮我去问问?”
“大人,如果是此事的话,想来不用问了,胡家嫂子之前还说过,希望柳儿有机会能伺候夫人呢!”
“既然如此,待我将房产之事落定之后,就让柳儿过来吧!”
“那大人卑职就出去办差去了!”
“好!”
苛青阳将一切安排妥当,返回后衙时母亲正在和百灵说话,于是将刚才问及柳儿来当丫鬟的事与百灵说了,韩夫人觉得自己这个儿子总算是知道心疼自己媳妇了,转身去厨房取汤让他们夫妻待一会儿。
苛青阳见百灵的气色总算是好多了,一直悬着的心安定下来。
上前扶妻子坐起来,似乎百灵今天心情也好了很多。
“青阳,今天天气很好,我们和母亲妹妹去走走吧,这些日子你们老让我躺着,实在是烦闷得很。”
“好吧,我这就叫阿义去安排车马,母亲和映雪也来了一段时间了,我一直公务繁忙也没好好陪陪,索性明天就出去走走吧!渴不渴?我给你倒杯水来,你等一下哈!”
苛青阳走到大厅给妻子倒了杯水递过来。
百灵接过水,“你和母亲都太过担忧了,这还没有三个月呢,你看看你们一个个如临大敌似的!对了,青阳,房子的事怎么样了?”
苛青阳摇了摇头,将阿义探讨到的消息细细讲与妻子听,百灵听完了也觉得不可思议,怎么会这么贵呢?在京城一处像样的宅院也就两三百两的样子,这端州府的房子怎么可能会涨到上千两?倒不是帅府承担不起,而是事关小老百姓的生活秩序,放任这种哄抬会彻底影响当地的稳定的!
“如今房子买不到的话,让母亲和小妹一直住小厢房吗?这也太委屈了!”
“你别多想,母亲和映雪倒是不会介意这个的,西北苦寒的兵营都去过,这不算什么,灵儿你放心我会尽快找到合适的地方的!”
百灵知道青阳答应她的事一向都很用心,也就没再说什么了。
夫妻二人逗趣了一会儿,就听见身后母亲端着汤走了过来,“青阳,这是我从祖母那里学来的滋养汤食,给灵儿尝尝,她要是喝不惯,回头我再吩咐下人准备点别的。”
苛青阳接过碗,“青阳替灵儿谢过母亲,刚刚我们俩商量着带您和映雪出去走走,这几日貌似溧阳天气很好,您和小妹来后还没出去看过呢,顺便让灵儿解解闷,您看可好?”
“我和映雪倒是不要紧,你呀,是该多陪陪灵儿的,你看你这丈夫当得,虽然公务要紧,但灵儿才是最紧要的,明白吗?开春转暖了,是可以多出去走走!”
“是,孩儿知道了,那我明日让阿义去安排车马。”
说完苛青阳端起食碗给妻子喂汤去了。
韩夫人看看夫妻俩有商有量不似一般人家的隔阂尊卑,心里倒是欢喜得很。
映雪在吃饭的时候听说要出去玩,顿时兴奋了起来,这端州虽然没有京城繁华,但也比西北古川大得多。虽然是奔着来照顾嫂子的,但这些日子在府衙前后晃悠渐渐也有些乏味了,百灵打趣这只“喜鹊鸟”天生的好奇本性,答应她让哥哥陪她多走走。
韩母无奈的摇摇头,督点道:成天就知道玩,姑娘家家的要和嫂子多学学礼,不然将来哪个婆家敢要啊?
映雪一脸不服气,但又不敢反驳母亲,只得一个劲儿的埋头吃饭。小模样憋屈得让青阳夫妻二人一阵发笑。
一家人其乐融融得吃饭,韩夫人却又担忧起远在西北的丈夫和大儿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真正一家团聚,西北开春晚不知道那边还冷不冷?苛青阳见母亲担忧父亲和大哥,劝慰道:“母亲莫过忧心,我前几日才收到父帅和大哥的回信,他们说西北一切安好,最近边境通贸了,街面上倒是繁华了许多,只是木都久为敌对,父亲和大哥仍忙于谨慎应对,过段时间或许就会好很多了!”
韩母看了一眼儿子:“我不关心你们的军国大事,只是不知道他们父子俩有没有吃饱穿暖,儿行千里母担忧,等你当了父亲就知道了!不说了,先吃饭吧!稍后替我捎封信给他们,你们都一样,忙起来什么都顾不上!”
面对母亲的碎碎念,自小就熟悉的青阳和映雪倒是没什么,但百灵觉得母亲这种话语真得很温暖,家里每个人都互相牵挂。想到这里又记挂自己的爷爷,不禁心头也沉重了起来。
青阳注意到了百灵的脸色也不好,知道她因为母亲的话又记挂爷爷了,在她耳边轻轻说了句:“文伯会照顾好两位老人家的!”
百灵抬起头,正看见一家人都在笑着宽慰她,“母亲安排妥帖,儿媳只是有点心疼两位爷爷这般年纪了还要为国事操劳。”
“灵儿你不要担心,文伯在京城执掌帅府快二十年了,照顾两位老人家断然不会有差错的。行了,大家快点吃饭吧,一会儿还要出去呢,今天天气当真很好,一会儿我们去灵隐寺烧柱香,一来祈求国泰民安,青阳能少些压力;二来希望我们苛家这长子长孙不要让他母亲太过辛苦才好!”
韩夫人宽慰完百灵,一家人终于不再多想,安安静静吃起饭来!
等阿义收拾完车马行备,苛青阳也好不容易换上了轻松便服,陪着一家老小出门。
溧阳这个地方自古就是商贸重镇,除了优厚的自然物产条件外,由于漕运往来的关系,这里汇聚了大量的营运行当和以此为生的阶层,所以上至豪门望族下至三教九流,溧阳城一概容纳。
虽然比不上京城惠阳那般昼夜喧闹,但寻常时候也繁华如画。
从府衙出发,沿着溧阳最有名的美食街,闻味的炸豆腐和云轩斋的点心发出阵阵飘香,杂糅着旁边小贩的清肚羊汤、杂合面,溜一口的食客一定得停下步伐。
再往前是松鹤楼的绝配酱肘子和独一份的济河鲤鱼,寻常的小菜也能寻得,但在这里这两样是必点的。
吃饱喝足了再往前是雅韵阁,这里的乐歌舞是溧阳最有人气的地方,一向都是文人雅客挥洒豪情和笔墨的不二场所。雅韵阁旁边就是青湖桥和鹭晚亭,桥下走舟非游客,明灯流水是佳人。
早春的嫩柳新芽,缀点沿途风景,逸风轻抚脸颊,不禁让人心旷神怡。
苛青阳左手牵着妻子,右手牵着映雪,百灵又牵着韩夫人,身后阿义牵着马车,一家人沿着溧阳的繁华街面,一路感知着久违的轻松。
逛了一会儿,映雪的小肚子就咕噜咕噜乱叫了,韩夫人觉得既然好不容易出来一趟,不要去什么名贵酒楼里吃东西了,就索性吃一点民间的小吃好了。
母亲大人发了话,众人自然是无有不从,刚好从绸缎庄出来迎面就有一个溧阳最常见的街边小吃——卷饼,映雪瞅着新鲜嚷着就吃这个,家人便都依着她。
这个小摊子说小不小,顾客还挺多的,沿街摆了有七八张小桌子,老板一贯的热情招呼,这类的街边小吃做得都是寻常过路人的买卖,靠得就是味香和热情,少了任何一味这生意恐怕就会差很多。
一家子坐定,招呼老板点了五个卷饼,三份小菜,还有老板独创的清荷酿饮。苛青阳端起来喝了一口,发觉它并不是酒,而是类似解腻的饮品,喝起来清清爽爽的感觉,百灵也是可以喝的。
众人就着小菜吃着卷饼正聊着见闻,突然听见旁边桌的一位食客和同伴深深叹了一口气,说道:“你别说,这怪事年年有,今年这溧阳就特别多,也不知道是撞了什么邪?这年初刘员外一家被灭门,而如今城南的柳家庄又出了厉鬼,那庄子都不知道荒废了多少年了,如今到处听说夜里有动静,吓得附近的村户不得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