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灵隐遇示内鬼是谁
灵隐寺是溧阳当地香火最为鼎盛的佛门清修之地,始建于数百年前。后经北陵太祖朝重修规制,扩大规模,又经皇家供奉得以彰显,因此也是端州府唯一的一间皇家寺院。 景佑朝,先皇多次南下皆在此逗留,据说是和当时的灵隐老方丈玄枯法师探讨佛法奥妙,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
今天苛青阳一家的最终目的地是在这里,母亲是个极其虔诚的礼佛之人,在西北的时候帅府之内也常设佛堂,青阳他们自小也习惯了家里总是有母亲的念经声。西北前线常年累月不知几多白骨,又有几许安宁,母亲所持不过为伤逝者超度和为存活者求安罢了。
对于苛青阳这样的文人而言所涉佛学不多,毕竟人生阅历尚欠,在他的心里只对佛门的众生相有所体悟,那还是孔圣人敬鬼神而远之的层次。
上一次和妹妹在古川梵音寺是他人生中对生死有另外的思考,而现在似乎更多得是众生苦难有所感悟。再入山门,苛青阳似乎对佛法事又有了新的认知。
寺门山道上信男信女络绎不绝,韩夫人掀开车帘看了一眼窗外,微微叹了一口气:“民生多艰才会有如此多众生来寻求佛法慰藉,但空门无法尽全于苦厄。阳儿,你为官一任忙碌自是应该,造因果相,为生民担一二业障,成其果报,如此功德无量!这样也为灵儿和未出生的孩子多攒福报!”
“是,母亲,儿子自当尽力而为,不敢懈怠!”听完母亲训示,苛青阳自知这是份内之事。
灵隐于外,空谷幽明,山道左右入眼皆为宜色,此处这里远离得似乎不止是红尘的斑驳,而是一种入世的超然,或许这就是为什么连皇帝都要来此寻找世俗答案的原因吧。
一家人入了宝殿,只见大佛盘坐,双手拈花,慈目悲悯,似以法相看尽一切人间执念。
韩夫人、百灵和映雪都跪于蒲团之上虔心祈祷,苛青阳有官身不得跪拜,只能沿着整个宝殿一路看过去,佛祖周身乃是十八罗汉落座,各呈法相,或成怒,或慈悲,或平和,不一而立。身旁的阿义一脸挠头,问道:“公子,这些都是些啥?怪吓人的!”
苛青阳出言阻止:“欸,不要乱说,这十八尊者那是佛门护法加持,得大功德者,各具神通。阿义,你不要小看这些面相,或丑,或恶,都是为了成众生所愿幻化出来的,虽然我也不太懂这佛门深刻,但先生曾跟我说过,佛本慈悲,则信者得悟,这就是存在的意义。”
看着阿义一脸懵的样子,苛青阳明白还是要再简单一点:“就是说,这些菩萨尊者本来都不是这个样子的,他们都是为了对应百姓的心愿幻化成如此,这就是人们常说得金刚怒目,观音低眉。”
“原来是这样,我知道了公子!”阿义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阿弥陀佛,施主了然于佛本慈悲之意,倒是比执迷于法相多了一丝清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超脱于外颇多不易!善哉!善哉!”
只见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从殿后走了出来,只见他身旁的小和尚开口介绍道:“施主,这是本寺玄枯方丈!”
苛青阳和阿义赶紧见礼:“见过大师,粗浅所悟让大师见笑了!”
玄枯方丈直言:“佛法无高低粗浅之分,方才施主所说不错,众生疾苦,佛本慈悲,一切都是因果罢了!阿弥陀佛!”
走到苛青阳身边,玄枯方丈看这少年不过及冠,却面沉威仪,颇有气度,不似寻常百姓。
“看施主虽一身便衣,却颇得官仪气韵,想必非凡!但眉宇间却偶有忧色,是否有难解之由?”
苛青阳双手合十,“大师慧眼,在下苛青阳!”
“原来是府尊大人,施主年少有为倒是不多见啊!如此说来,老衲倒是知晓你所虑为何了!你先生不知是否有曾提及老衲,他与老衲倒是颇有渊源。”
苛青阳不知居然还有这样一层,倒是惊讶不已,之前青竹先生周游南下数年,或与方丈有结交之谊?玄枯方丈见苛青阳一脸惊讶,知晓他不知其中缘由,也不明说,只提点到:“民生之事,万勿执着于眼前,尤其要当好一任地方,记得你今日所悟,不予表面,权衡利弊以为长远计,不可着相于表象。”
大师一席话犹如醍醐灌顶,苛青阳茅塞顿开,自己显然太想顺遂了,一切都想让它遵循自己的轨迹走,府衙内现在倒是井然有序,但看起来所有人都疲于奔命了。就像春耕一样,与民生息的原意应该是让民众自己去运作,四时冷暖,春播、夏耕、秋收、冬藏自有规律,做一方父母,只体民生唯艰,为长远计即可,不该过于盯住眼前,确实是自己着相了。
只见玄枯大师笑着说:“看来小友已有开解,那这一趟灵隐寺就算是不虚此行,往后有所疑虑施主尽可来此说与老衲听一听,阿弥陀佛!”
“多谢大师提点,确实是我着相了!”苛青阳再次双手合十而言。
正说着话,那边母亲她们已经祈愿完毕走过来。“老衲见过韩夫人,当年一别如今已经三十有载,不知苛帅是否还好啊?”
“大师记挂了,是啊,一别当年,只是我等夫妻二人依然无法摆脱这尘俗浸染!”
玄枯大师笑道:“夫人此言差矣啊,佛说凡过万千尘埃,及证菩提,功德圆满!你夫妻二人乃难得的智慧之人啊!”
“这是小女映雪,这是青阳之妻百灵,乃是文白先生孙女!”
“见过方丈大师!”映雪和百灵都上前一步见礼!
“好好好,一看都是通透的孩子,不错!当年你来这灵隐寺时还是跟随你的父亲,彼时不过及笄年华,如今不仅儿女双全,又得灵孙待世,日子过得真快啊!”
方丈这么一说倒是把身后几位年轻人吓了一跳,看起来这位玄枯大师与苛府多有渊源,不仅认识青竹先生,和双亲更是熟识。
百灵更讶异得是,并没有人告诉方丈她怀有身孕,这老和尚居然一眼就看出来了,当真神鬼莫测!
韩夫人见几位小辈一脸的惊讶样,不禁笑道:“大师乃神通之人,不仅佛法高深,更加精通医理,儒学也是大成,乃是北陵难得一见的高僧。阳儿,你在此地任官,如有机会要来多多请教!”
“夫人谬赞了,小友小小年纪已有心志,假以时日所得必在老衲之上!殿前说话不便,请大家移步偏院用茶吧!”
“如此多有叨扰大师了!”
一行人便从这宝殿移步,临走的时候阿义又回头看了一眼上面的尊者,似乎也并没有那么可怕了!
话分两头,西北行营督办行私,薛赫盯着的那只商队行踪似乎已经有了线索,这群人着实精明的可怕,他们从古川带出来的只是寻常器皿并无藏私,但是有另外一路人马则是从南郡出发的,这些人行动诡异,都是在夜间行动,他们所运的就是小批量的铁砂铜料,但经不住往返的次数够多,来回数月之久那个小小的山洞里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器皿和私货。
看起来他们是想利用这两者结合在在一起走运出境以达到掩人耳目的目的。不过薛赫知道无论怎么走,必然是要装船的。现在是时候清网了,只是提供走私的那个内鬼依然没有浮出水面,每次追查到南郡城内,那个负责押运的蒙面人就提前消失得无影无踪。苛察嘱咐沈风和薛赫务必要把此人查出来,否则后患无穷!
南郡边军督检前哨,这里是两国隔着沐河分界的地方,西岭一侧乃是山河分相,而到了听风渡这里就完全是北陵的地界了。几乎从上游下来的任何船只都需要走边检才可以出境。
斥候回报,这两伙人似乎已经在装箱,夜间洞内也有动静,薛赫调集人马随时待命,只待这最后的机会。薛赫一边琢磨着这群人到底要怎么将货物弄出去,另一边还要派人紧盯着南郡这边的车马。
是夜,整个南郡在月色沉幕下皆已入静,一队车马悄悄得从城墙侧门被放了出去,这个守城的领将显然是已经被收买了,车队沿着南郡的城门而出越二十里左右转入一条不为人知的小径。
这群商队此时并不知道,就在他们刚刚出门后不久,那个给他们放行的领将已经被北陵边军拿下,他们身后不远就跟着北陵大将薛赫以及他的所属亲卫营。
沿着这条早已熟识的小道警惕慢行了许久,很快这支队伍就到达了那个隐秘石洞的位置,此刻那位首领和蒙面人再一次会面,两人示意点了点头便将货物拉进了山洞内。
山下如今北陵的一众人马已经将山头团团围住,薛赫此刻屏气凝神,嘱咐手下必须要将那位蒙面人抓住,不得伤他分毫。
薛赫率领亲卫百人队压上,身后还跟着一队弓弩手负责掩护。很快包围圈就缩小到了洞口视力范围之下,当初那位斥候偏将早已熟知暗哨所在,他们几个上去一个摸刀就解决掉了。放倒了各路警戒,薛赫他们很快就压到了洞口位置,只听见里面传来两个人的谈话声,似乎是那位蒙面人和首领。
“这不够,将军希望你们下一次过来能带更多一点,金子都给你们,多少都没有问题!”
“你们不要贪心,这已经是足够朝廷诛我们好多人九族的数量了,这不是钱的事!要不是上面有大人物牵着,我们绝不敢做这样的生意。”
“你们北陵人太精明了,我们亏大了……”
“不要再说了,赶紧装车运走,多留一天就是一天的风险,我听说最近边军的检查很严,我不管你们怎么运出去,现在把金子给我!”
说完,就见那位首领将一个沉甸甸的包裹递给那位蒙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