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又逢汛期河防考验
端州济水汛期往往多发夏季,此时河水携连续降雨之威,很容易造成河口决堤,上一次的水灾就是因为整个河防溃堤造成了两岸直接变成一片泽国。 此番苛青阳上任之后,虽然规划未来的那个大计尚未实施,但他去新安的那段日子,不仅反复交代杜之番要按照之前的预案夯实河堤,同时在溧阳回水处拓宽了整体河面。
另外苛青阳还命河工率领当地百姓在临近河防处修筑了足够高的二三等堤防以阻缓漫灌,为今之计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百姓们随时准备撤离,大家都在紧张中看着这汛期雨水的到来,希望老天爷给点活下去的希望!
果然不出所料,这汛期来得是又准时又迅猛,连续几日的暴雨让济水河又有了发挥的本事,水位的上涨让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苛青阳这边更是焦虑得很,看着窗外的雨越来越密集,眉头皱得厉害。
百灵起身给站在门厅前许久的丈夫披了件外套,知道心系他心系治下的百姓安危,这端州府实在难以再承一次重击了!
“灵儿,你怎么还没睡?你现在要多休息,不然母亲大人和爷爷又要怪罪我了!”接过百灵递过来的披风,将妻子轻轻拥入怀中。
“这雨真大呀……”百灵轻声说道,看了一眼这些日子来回奔忙的丈夫,看起来显得消瘦了不少,原本卷气十足的书生模样,现在面庞上多了一份刚毅和沉稳。
“是啊,这么大的雨,真希望河防能够顶得住,要是再来一次水灾,我都不敢想下去……”
屋檐外暴雨如注,雷声和雨声交织成幕。夜色已沉,夫妻俩也分不清楚眼前的究竟是夜的黑,还是雨的黑,院内的树枝随着剧烈的风雨晃动着残枝,这样的雨声居然已经连续了两天两夜了。
苛青阳牵着妻子的手,让她回到床上睡下,轻轻吻了下百灵的额头,又伸手将被子给妻子盖好。
“灵儿你安心睡吧,我还得盯一盯,这种时候我还是有点怕出事!”
百灵轻抚着丈夫的脸庞,“知道你尽职,但也被熬坏了身子,要不然母亲也不依了。”
苛青阳点了点头,然后随手给妻子拉下了帷幔!
披着衣服走到书房一侧,抬头又看了一眼还未有所停歇的雨势,提笔给下属各县各写了一封严密监视河防动态的公函,如果明天还是这样的雨势,恐怕这封信就是冒着雨也得让人送下去了!
现在除了苛青阳和端州一府的官员百姓,还有人在密切关注着这雨汛的侵袭。
远在千里之外的北陵皇城内,忙碌的天子也在那万千奏章中留意到了端州一府的信息,抬起待批的御笔又放了下去,一时眉头紧锁,接着长长叹了一口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怎么就会这么不顺利呢?这刚刚报了丰收的喜讯,还没喘口气这汛期就来了,唉!”
“皇上,您又一天没用膳了,再这样下去,太后会怪罪奴才们的,国事繁重还请皇上珍重龙体才行啊!”旁边的内侍实在是不忍心看到天子如此操劳,壮着胆子提醒道。
“天下民生困苦,朕如不能体惜,则为君之道失矣!百姓都没饭吃,朕如何吃得下去?如今端州一府六县,近百万黎民尚不知安生可否?一场大水过后,希望苛爱卿还能顶得住……”
皇上对这个年纪相仿的年轻人似乎远远不止是眷顾和借势,还是从他对农事的理解中看到了一份对社稷黎民的悲悯和身受,这在大多数官员身上很难看到。
可不是光光因为他父亲和两位先生的举荐就破格将他提拔,站在帝王的角度看任何时候合适比简单的认可来得更加重要。如果苛青阳没有这样一份实干的态度以及能力,他根本就担不起端州知府这样的越格外放,就算是他父亲是边军主帅也不行!
现在这个年轻人还算没有辜负自己对他的期待,就这短短几个月上任所履行的职责和处理事情的分寸来看,他担得起一众非议的“例外”!
希望这一次的考验,他已经有所准备了!
想到这里心中总是宽慰了一些,回到御案前又摊开了奏章,提起朱批笔在上面细细写下自己的批复。
桌上层层叠叠堆着各式各样的奏章,看起来当天子远比当官员要难得多了!
这雨一下,苛青阳准备让阿义搬家的事情又被耽搁下来了,这一早起来夫人吩咐柳儿给母亲和映雪准备早食,映雪喜欢这个小丫头,天天给她配一些自己不要的衣服,这柳儿正豆蔻的年纪,虽然是穷苦出身,但家里哥哥呵护得紧,一身衣装反而一点丫头样子都没有了。
不过柳儿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懂事又能干得把百灵的生活安排得有条不紊的,就连韩夫人都赞不绝口,觉得这孩子小小年纪怎么懂得这么多?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就是大部分时间在生活的苦难里寻出一条活路里锻炼出来的,这自然就比映雪这样的小姐要通透。
不过也难得映雪的脾性与一般大小姐不同,她虽然在家颇受宠爱,但并不娇惯于此,和阿义柳儿这样的下人也能够相处得很好,这样一来虽然尊卑少了一点规矩,但家里的气氛比寻常的官宦府邸要好得多。
韩夫人是个礼佛之人,性情恬淡,也许得这样没大没小,早在西北的时候帅府就常常欢声笑语的,现在在端州多了百灵这样一个开朗的媳妇,家里更是热闹得紧了。
这是苛青阳忙碌在外每每欣慰的一件事,这让他更加专注!
在柳儿伺候夫人起身这会儿,苛青阳已经在大堂点卯职司,让属下待命了。大雨依旧没有丝毫停歇的迹象,昨夜的公函一早已经让衙役冒雨出发传达各县,路上耽搁尚不知是否来得及,之前月前自己已经协调通知过一次了,如今汛期已至,靠文书提醒恐怕是力有不逮了,他还是有点担心墨余和漳河两县,这两个偷工减料的油料县令千万别出岔子才好。
堂上待命的杜同知现在每天都在家里焚香祈祷,千万不要决口,千万不要决口,要不然他一定死无葬身之地!
兴许是上天听到了杜大人的心声,就在众人以为需要再次大规模转移百姓疏散的时候,雨势在晌午时分渐渐小了下来。虽然没有天晴的迹象,但云层似乎清了很多。
苛青阳在大堂之上的脸色总算是宽松了一点,见大人都长舒了一口气,众人提到嗓子眼的心也稍微平稳了一点。
雨汛最怕得就是没日没夜的持续性,一旦稍微停滞,那样至少不会形成连续的洪峰,这样舒缓河道的方式才能够有用。
新安县最为紧要,苛青阳看见雨势稍歇,立马派遣差役前往问询,希望没出什么大乱子。
杜之番没等苛青阳吩咐,自己就冒着雨前往大堤去了,一路上溧阳城低洼处到处都是积水了,越往城外看到的场景似乎越糟糕,不过杜之番最害怕得还是决口,所以还是赶着泥水不断催促轿夫向前。
终于看到大堤上的情况了,洪水的奔涌声远远就已经非常压人心魄,当杜之番看到水位依旧死死得挡在的第一道堤的坝口下时,他差一点就瘫倒在轿前了,嘴里不停地念着:“还好,还好,没决口,要不然老夫一命休已!”
很快苛青阳就接到了溧阳大堤无漏的情况汇报,既然溧阳回水段顶得住压力,那也就意味着上游尚可,如此说来之前做得就不算无用功。
现在只能希望这稍歇的雨势能停一停,只要能停下来,那两岸的百姓也就暂时不用疏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