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殿试魁首圣旨亲诏 - 谋定山河之缘起故旧 - 嗜文老鬼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第30章殿试魁首圣旨亲诏

自从先生说亲之后,百灵连续两日都没有再来帅府,想必女孩子家羞涩,加上此事苛青阳父母尚未回信应允婚事,她虽然性子活泼,但总还是有些挂碍的。苛青阳写了一封信让阿义带给了百灵,姑娘也很快回信了,让青阳安心准备殿试,不必挂碍于她。  收到了百灵的信,苛青阳知道无碍,这才聚拢心思一心准备殿试。这殿试与一般的科考张目不同,寻常科考只应所学积累,而对应问策则不仅需要学识渊博,同时还要有对事情处置和应对有妥帖的思量与把握,这几乎就是要求学子必须要具备合格官员的权衡能力了。

虽然在来京路上两位先生多有提点让苛青阳受益良多,但是就一个稚嫩的少年而言,这种尺度还是极难把握的,尤其在殿试之上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这都是个非常考验心性的。

其实格物致知本是学子最早被要求的能力,在《礼记·大学》八目里还要在修身齐家之前,只是所学之物外久已,让天下人忘却了做事才是体现为人品行的根本。

殿试之前是有复试程序的,这二十名学子都需要经过礼部验核之后才能上殿面君。只不过这道程序一般不会出现什么岔子,只是勘验士子不是滥竽充数之辈。

从礼部勘核出来在迈向保和殿的路上,这二十名学子有一条漫长的阶梯云台需要去走,皇城宫殿形制,这云台有三道,中间一道乃是天子道,那是皇上的御道;左侧是官道,那是朝臣上朝和面君所用;最右侧才是士子道,他们依然还没有官身,但又有别于庶民百姓,因此这也被称为青云阶,取义平步青云之义。

苛青阳走在这青云阶上,看着身边这群同龄士子,一个个都依然沉浸在中举闻名的喜悦中,意气风发谈笑从容,只有他知道这个天子门生其实并不轻松。

保和殿外,众学子整肃衣冠待诏面君,苛青阳一人站在栏杆旁眺望远方,端州一府不知此时何等模样了?一时惆怅,竟然没有留意身后有人在打量他,“公子果然考中了!”

被打断思绪,苛青阳回头一看,竟然是那日在西城遇见的那位被刁难的公子,也记起来了他手里的那把折扇,只是不知道百灵有没有回去询问两位先生。

只见那人施礼说道:“当日得公子相救,在下万分感激,未待问及公子名姓,没想到殿试门前还能够再度相遇,当真缘分!”

“当日不过举手之事,不必记挂。在下苛青阳,公子既然能荣登榜甲亦非凡俗,我当日果然没有看错!”苛青阳赶紧还礼。

“在下马鸿儒,端州溧阳人士。”

“端州?”苛青阳觉得好生巧合,这人居然是端州府人,不由心生敬佩!端州一府受灾严重,读书备考比往年更加艰难,不易想居然还能有学子脱颖而出,想来此人学识定然在自己之上,要不然两位先生也不会如此认可。

两人还欲再说话,突然殿内内侍宣诏:“天子诏,本科榜甲学子见驾!”两人只好匆匆作罢,相约殿试后再见!

保和殿内文案并排,气氛肃然,少年天子端坐銮殿,众学子依次而入站立于各自案侧,内侍呼:“觐!”

众人跪身施礼,“觐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銮殿上天子示意平身,众人起身。内侍再呼:“坐!学子答题!”

学子可落座于文案,案面上上乃是今日殿试之题,苛青阳轻轻展开卷面,只见上面只有一个大大的“农”字,顿觉沉重。农乃百业首,皇上悉心农事,也就意味着两位先生的新政乃以农为本,以农生发,所涉纲目繁多,但核心乃是养民生息,而后土地、河工、吏治、税赋、刑名都要为之一变。

想清楚了这些,苛青阳对于这个“农”字也就有了自己的答案,宽耕、精修、强治。所谓宽耕,就是以土地拓展为基础,让农民以相对宽松的环境去耕作,与民生息循环,在初期不宜强加赋税,否则必然伤本;其次精修,包括土地、河工、水利等利农基础需要全力巩固,否则影响农事运转;最后就是强治,吏治、税赋、刑名皆可促本循环,一旦吏治不清、税赋强取、刑名混乱,则无法长远。

苛青阳正围绕着自己的见解不断落笔的时候,他突然发现左侧的马鸿儒居然已经落笔成文,当真才思敏捷。

殿试本身没有耗时一说,因为这是时策之问,仰赖学子见解因此比一般的科举张目更加耗费心血和精力,因此这种考试只看最后成文。苛青阳的速度不算快,但他最后一个字落笔的时候,还有好多人没有写完。不过他也没有等多久,大约晌午时分,二十名殿试学子陆陆续续都完成了自己的文章,监事内侍将所有人的文章都收走。

此时一直在銮殿上无言的天子突然发声:“诸位学子与朕年龄相仿,可知朕为什么单单挑一个“农事”考较诸位啊?””

大部分学子默然无答,只见那马鸿儒朗声应答:“天子以民为本,方知农事紧要!”

“不错,养民以农乃为国本,治民之要首在治农,尔等以后都要为官为吏一任地方,虽然有专属农司,但主管不知农要则必然懈怠!所以一定要谨记尔等今日在这殿堂之上所言精要!这天地先圣皆在,朕亦为证,不可诓骗于心!”

“臣等谨记陛下教诲!”底下学子应声道!

“如此甚好,明日之后即可知晓名次,然朕寄望尔等绝非此项,需得悉心领会!”天子说完后,便有内侍引领众位学子退殿。

刚刚走出门口,马鸿儒便拦住了苛青阳的去路,“苛兄,作答如何?”

苛青阳笑了笑,“尚可,农事需知耕,善言者众,未必精要!”

马鸿儒此时倒是一脸讶异于苛青阳的答案,好一阵上下打量。

“想不到苛兄居然对农事深得精要,看来在下真得刮目相看了,之前一直以为你是贵家子弟的打扮,不成想居然对农学体悟颇深,在下佩服!”

“知易行难啊,不过马兄刚才君前奏达那句话倒是没说错,陛下对此多有认可,看来魁首有望!”

马鸿儒摇了摇头,“魁不魁首倒无关紧要,你也知道我是端州人士,今年端州一府受灾艰难,我只希望陛下能够让我回乡任职,造福端州百姓!”

苛青阳听闻此言对马鸿儒的印象倒是加分不少,此人心思沉稳,且不卑不亢,如果能够和他一同主政端州一府,倒不失为一件美事。

两人一时相谈甚欢,而此刻在保和殿内,皇帝正命内侍将刚才应答学子的文章找出来,只见他将整个卷面展开,逐行读下,时而眉头紧皱,时而面容舒展……

第二日,整个朝野都在等待殿试魁首的消息,这次不再是由国子监布榜了,而是由天子下旨礼部成文,直接宣布的。

苛青阳果然没猜错,殿试魁首乃是端州马鸿儒,自古状元及第乃是极其荣耀的事情,头插宫花,披红游街,好不热闹!只是不知道作为这热闹过后,他是不是真得能体悟皇上的用心。

对于苛青阳而言,一个状元和一个探花实际上差别不大,两位先生对此也已经颇为满意,百灵更是高兴坏了。

另外一件值得意外的事情是,天子急诏边军都护主帅回京,据说木都铁塔呈文将派遣使团协商两国边贸事物,一时众说纷纭。

只不过这件事对苛青阳来说,反倒是一件喜事,第一就是他的婚事被提上日程了;第二母亲和映雪也会随父亲一同进京。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