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金榜题名先生提亲
晨钟暮鼓,当京城第一声报时钟声在鼓楼敲响时,北陵本届科举考试正式开始了。 考舍里苛青阳用手拍了拍脸,理了理思绪,展开考卷,研磨、清笔、看题、下笔……
还好,这次的题目其实对于他而言并不算太难,只是出题比较刁钻一些,所以当他全神贯注下笔的时候,周围也全都是细细沙沙的声音,相信所有的考生都在倾力而为。
前两天的考试往往都过得比较愉快和轻松,因为之前所涉及的内容往往是每个学子都需要掌握的儒学经典,虽然答题的方向可能有所偏差,但总体上说不会存在太大的竞争差别。
但是当考试进入第三天之后,就可以明显看到吃力的情况出现了,这部分考得是试注,也就是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和看法,这部分内容一些年纪比较大的考生就比较吃力了,甚至有考到发疯吐血被拖出去的情况
苛青阳逼迫自己冷静下来,尽最大可能想一想那天在回帅府路上给自己的要求,这条路从来没有人告诉过自己好走,即使自己是高门子弟。既然如此,如果连殿试都进入不了,那也就意味着所谓的“为苍生计”如梦幻泡影!
当时辰一点点过去,苛青阳最后一个字落笔,他知道一切都成定局了,此时反而落得一身的轻松,一切都交给天意吧,自己已经竭尽全力了,希望不会辜负先生的期望!检查了一遍卷子,把东西都收拾好,将所有卷子摆放在案面上等待收卷。
当贡院考监敲响考试结束的铜锣,所有声音都开始被凝固下来,苛青阳似乎听到了非常微妙的一声低叹,不知道是从哪里传出,但或许这就是此刻所有会考学子的心声。试卷被收走半刻之后,贡院的三道铜锁被依次打开,考完的考生们鱼贯而出,或踌躇满志,或垂头丧气,无论如何终于是考完了。
苛青阳走出贡院门口,深深地伸了一个懒腰,呼吸了一口新鲜的空气,就看见阿义再朝他招手,“公子,公子,这呢……”
苛青阳笑着向他走了过去,“怎么就你一个人?文伯呢?”
阿义偷笑:“公子,你问得不是文伯吧?嘻嘻嘻”
“你是不是又皮痒啦?讨打?”苛青阳假装作势抬手,阿义一边躲一边说道:“百灵姑娘在帅府帮文伯操持呢,她今天亲自下厨嘞!”
“走,回家!”
“好嘞!”
主仆二人一脸轻松地坐上马车,奔着帅府驶去……
这场世人瞩目的科考前半段算是正式完结了,接下里辛苦得是国子监的阅卷官员,一般来说十天就会出结果,这已经是最有效率的情况了,因为糊名易书的做法,需要大量人员操作,光光是在誊写一项上就耗时甚久。
而此刻尽管再担忧弟子发挥的情况,青竹先生也必须要以主考官的身份参与天下士子的品评,他和文白先生年岁已高倒是不用参与普通阅卷,旦有出色之文都会由底下呈报上来讨论。
经过紧张而又忙碌的评定之后,两位先生捧着红布批封的黄卷来到了天子驾前,郑重地回禀:“启禀皇上,臣等经过这几日认真评议,如今取士已毕,本届科举取士三百二十一人,皆已入册核实。另本届天子特诏恩科殿试,乃为实务之要,因此从中特选一甲学子二十人参与殿试,这是皇榜,请皇上定夺!”
“两位先生辛苦了,今年取士如此繁重,能够有这么多的士子脱颖而出,没有枉费朕的期待!接下来的殿试就由朕来主持吧!除这二十人外,进士皇榜可以放榜了!殿试定于五日之后在保和殿举行!”
“臣等遵旨!”
在走出殿门外的那一刻,青竹先生脸上的笑意终于掩盖不住了,文白先生看着他忍不住又生了调侃之心,“你个老家伙,倒是教了个好弟子,要不是你今年是主考官,这小子怕是一甲进士头名都圈不住他了吧?这孩子的心智不凡,你我都够不上咯!”
“你还敢调侃我,你百阅书院今年取士近二十人,也可称得上是西北文才艳艳了吧,再说了青阳争气你不开心吗?你开不开心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小丫头肯定开心,哈哈哈”
文白先生想到这里也是笑容满面,“是啊,两个孩子倒是真般配,只是不知道这等喜事几时能成?算了,年轻人的事让年轻人确定吧!
“不说这个了,今年取士从整体来看文底不错,但是要达到让皇上立马改变吏治的心愿,恐怕还得从长计议!”
“这事急不得,我就怕你刚才说出口,皇上年少求变心切,但沉珂日久,我们这两个老家伙还是要多劝一劝。如今朝廷从上之下,到处都弥漫着结党的迹象,你看看那个户部尚书丁汝横和他的那些门生故吏。当年我们俩走得时候,他才小小一个五品少卿,现如今越发明目张胆了!”文白先生显然是知道所谓补子胡同里的秘密的,或者可以说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恐怕天子也未必没有耳闻,但此时的北陵庙堂当真没有办法!
“你小点声,这人现在的职位可都在你我之上,虽然皇上看中我们两个老家伙,但现在也只能在国子监和翰林院这样的地方给我们官复原职,其他的有司皇上现在也无能为力,所以在科举更新这件事上,我们要做得更隐蔽和纯粹一些,让这群人无法挑出毛病!”
“嗯,明天的皇榜需要抓紧时间先出来,再论其他……”
所谓金榜题名,这个榜就是进士榜,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一甲按照传统只取三人殿试,用以排定状元、榜眼、探花。可这一次不一样,皇上直接希望殿试中给予更多学子机会,因此尽管还是排定头甲三名,但人数上取了二十人,这相当于在二十人中取头三,其余依然是赐进士出身,这二十名学子就多了一次夺魁的机会!
终于到了放榜的日子口,苛青阳此时的心态很稳定,在出考场那一刻他就已经觉得尽力了,所以这几天为了犒赏百灵给他做得那顿饭,可是把整个京城都逛遍了。现在到了放榜的日子,看起来百灵和阿义比起他还要紧张。
很多学子早早就来到了国子监门口等待自己的命运,国子监监官早早已经将皇榜张贴在墙上,所有人都在寻找着自己的名字,中者欢欣鼓舞,落着失落黯然,甚至还有人痛哭流涕不能自已……
正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天下读书人的这场战也不一定就比边塞的战役轻松,多少人皓首穷经也不过是为了能够改变命运。
阿义在人群中挤来挤去寻找自家公子的名字。
百灵虽然也心急,但她毕竟是女孩子,所以只能不停看着阿义的神情变化来回紧张,反倒是苛青阳一脸淡然。
阿义找了一圈,居然发现这张榜上居然没有自己家公子的名字,“难道我们家公子落榜啦?不可能,我再找一遍去。”心有不甘的阿义一个字一个字的对过去,还是没有发现。
回到苛青阳和百灵身边时一脸沮丧,百灵心急地问:“怎么啦?没找到?不可能,青阳不可能落榜的,我自己去找!”
刚要迈开步子,从国子监中又走出来一群人,手里捧着另外一张红榜,待他们张贴完毕,人们才发现,原来皇榜之上还缺了一甲名单,而且此次可以参加一甲殿试的居然有二十人之多,可谓开科考先河。
阿义一看还有,又兴高采烈地奔着榜单去了,这下百灵更紧张了,这是最后的机会,抓住苛青阳的手都直冒汗。苛青阳拍了拍她的手示意没事的,就算自己考不中的话也就两年的时间,下次再考就是了!
远远就听见阿义在招手,“公子,中了,中了……”两个人相视一笑,皇天不负有心人!苛青阳不仅金榜题名,而且还真就应了他考前对百灵的承诺,那个荷包真得派上用场了!
几个人都高兴坏了,刚才的紧张一下子就松弛下来了,现在看起来要准备殿试时策了,只是不知道这位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天子会出什么样的策问!
几个人回到帅府的时候,文伯说两位先生已经府上恭候许久了。
走到茶厅的时候,就听见文白先生爽朗的笑声:“你个小丫头,就住帅府好了,爷爷现在想见个面都难了是不是?”
“哎呀,爷爷,你……我去做饭去了!”一句话就百灵给羞得跑开了,惹得两位先生笑意更浓了!
苛青阳也有点不好意思,连忙给两位先生施礼才稍微缓解了尴尬。
“青阳,想必你已经知道应试成果了,考得不错!名列一甲对于一般的人来说是值得光耀门楣的,但我们两个老家伙对你的要求远远不止于此,你可明白?”
苛青阳见两位先生一脸肃然,知道是有更重要的事情托付,这会儿他也反应过来刚才为什么文白先生要将百灵支出去了,接下来的话可能很重要。
“青阳,你知道皇上这次为什么要提点二十名学子参加殿试问策吗?”
“弟子虽然有所猜测,但不一定对,还请两位先生指教!”苛青阳之前就隐隐约约觉得这次天子门生的身份可能会不太一样。
“当今天子与你年纪相仿,但却是一位心系有为的君主,陛下多有忧虑庙堂沉珂不清之事,这就是为什么端州一府受灾,天子特诏我等前去详查的原因。端州乃北陵赋税重地,事关国脉存续,但那里的情况你也看到了,吏治非下重典不可治愈,而民生艰难不得其解,故我们两个商议这次殿试无论结果如何,都希望你能够前去端州执掌。此事理由有三,其一青阳你乃帅府子弟,自有身份担当;其二端州的情况你也亲身参与,知晓其弊;其三嘛,算是我们两个老家伙的一点点私心吧,希望我们能够在那里推行天子新政。你是我们的弟子,自然比别人更明白我们和天子的心思,这样一来才能够上体圣恩,下恤黎民,强国于内,你可愿意?”
“弟子谨遵先生教诲,我愿意去端州上任。”苛青阳不是没有想到过这样的结果,青竹先生和文白先生一路从西北重回庙堂的时候,他就很清楚得知道新政是必然的现实。”
“青阳啊,你也不必急于回答,此事还待殿试之后,你目前最紧要的还是要把握好殿试,不能出错,不然的话我们两个老家伙也不好跟天子开口了!”文白先生见他言语间还是有所保留,以为他心有顾虑。
“先生放心,无论是殿试,还是端州赴任,青阳必定倾力而为!不敢有负天子和两位先生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