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新政纲目民本优先
那一晚的宴请,宾主的目的都不是在酒菜之上,属下这群人表面上都在对苛青阳表示恭敬,但其实他们是想摸清楚这位府尊究竟接下来要干什么?和自己有没有关系?可是全程这位知府大人一点口风都不愿意透露,一番推杯交盏下来,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端州这个地方不是混日子的地方,如果他们想混日子,那可以辞官回家或者上折另调他处。 其实倒还真不是苛青阳瞒着他们,而是现在面对端州这盘棋的千头万绪,他必须先要把人心聚拢到一起,然后才能在实际探寻到的情况上罗列出新政纲目,涉及的内容复杂且都是牵一发动全身的东西,一旦人心不齐,那效率必然大打折扣。
临行前,两位先生曾经带着苛青阳入宫面圣,天子和先生都认为此刻的端州积弱已久,需要首先强健基础才能再谈其他,至于如何基础那就要看苛青阳自己的能力施展和把握了。这也是为什么前来端州府上任是他和夫人临时起意下县探查的根本原因。
苛青阳在这场宴会之上也基本上了解了这群人的想法,正如夫人所言,这群人并不是不能做事,只是沾染官场习气太久了,锐气已失,想要用这群人就要把责任担在自己身上,让他们不要有所顾虑,一旦让他们顾虑就一定会懈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但是必须让他们把这些小九九收起来,不能让这些私心影响接下来端州的改革举措,这是最重要的!
只从那晚宴会之后,这些大大小小的官吏除了晨起点卯之外就很难看到府尊大人,他都在文书处那里整理着他带来的相关文札。
通判陆明总算是把那些难民安置妥当了,暂时不会再有死人的情况,但后续仍需要给他们修建居所迁移,这需要时间。溧阳的民众似乎从中看到了新任知府大人的作为,但依旧怀疑文告上的内容是否能够兑现!下属六县中有受灾的那几个县的知县乃是和苛青阳一样的新科士子,这批人显然回应自然是极快的,毕竟都是年轻人,对于整肃没有切身利益阻隔。而另外的三县中墨余和漳河本身较为贫弱,因此本地县府也都希望看到改变的到来,而至于屯溪县的阻力比较大,那里富庶望族较多,且多为制茶经营所在,因此仍在观望。
但他们基本上都把当地的情况核实上报上来,只是对比苛青阳夫妇收集到的情况就相对匮乏了许多,有些县只是简单上报了运作事务,而对于知府文告上提及的所有详细事务只字不提,苛青阳也就权且当做是补充。
现在把端州一府所有情况汇总起来看,首先要做的就是稳定民本!民本是什么?那就是农者有耕,商者有营,学者有所,刑狱有序,河工有固,这些都是民本指望。如果这些东西做不到优先稳定,则天子想要的改革推动根本都是不牢靠的。
现在灾后刚刚实现域内安宁,百姓尚且还有流离失所的情况,加上上一季的粮食补种不得天时,因此成活率并不高,今年不要说压仓增粮了,就连维持治下百姓生存都有困难,以往的赈灾都是一旦灾情平稳就任由地方百姓自行生息,这中间又有多少是死在这个自行上的?官府的不作为是导致整个地方灾后恢复极差的重要原因,苛青阳终于想通皇上和先生交代的与民生息到底是什么了!
在躲在文书处十几日之后,府衙众人终于再次见到了他们的大人,这一次他们年轻的府尊除了眼中略带疲惫,但整个人都显得神采飞扬,他的手里有一册厚厚的文扎。
这次召集不仅包含了本地属衙官吏,下属六县县令也全部到齐了,因此这注定是端州一府志上浓墨重彩的一页。
“本府清楚诸位同僚都想知道,本大人最近到底在干什么,是这个东西!”苛青阳拿起手上厚厚的文札,说道:“这是诸位未来数月在端州府治下需要执行的事务总纲,其中细化到了每个人需要做到的事情、标准、原则、评估以及奖惩举措,这些都是原本在诸位职责范围内的事,只是本府也知道原来的官场是非众多,你们无暇顾及,从今日开始做事和做官要紧密结合在一起,否则本府会以这个总纲要求上的品定给诸位大人下考察评语,季度总结,年度上报吏部清单!除此之外六县所有情况,本府都将派人核实督查,不得弄虚作假,否则严惩不贷!文书处负责誊抄记录,统一归档!这本文扎本府会令人誊写分发给诸位大人!”
苛青阳环视了一群底下的官员,他们一个个都面面相觑,议论纷纷,开口提醒到:“诸位有什么疑问但说无妨,本府今日允许你们有所质疑,但是过了今日之后你们都要不折不扣的执行!”
杜之番作为同知副职,其下辖职责是整个府衙中最多的,听到苛青阳说所有事项尽皆务实细化,一下子就稳不住了,这是要累死自己的节奏!
“大人,卑职所属副职同知,所领事务繁杂,如按大人方才所言事皆归责,那属下就是跑断腿也忙不过来啊!望大人体谅!”
“杜大人不必如此慌张,你之所言本府并非没有参详,职多兼顾者,如杜大人和陆大人,可按主次急缓处理,且府衙有对应执事与知事可供驱使分担,另外实在事情无法兼顾可及时禀告本府,自会安排协调。还有疑问吗?”
“是,大人,卑职没有了!”知道没有办法改变,杜之番只好拱手退下。
“大人,卑职乃新安县令胡多贵,与大人一样是刚刚到任,下属诸多情况尚未摸清,卑职恐怕无法及时做到要求!”
“胡大人,知道本府为何前些日子让你们择况报告吗?那就是希望你们熟悉情况用的,可是你们上报给本府的是什么?你们沿河这几个县都是和本府一样新任官职,但这不是你们无法驾驭本县实情的借口!来人,将文书处的文札搬来大堂,给诸位大人看看本府在各县收集到的情况!”
衙役们的动作很快,那些记录文札已经远远不止当初那半马车了,苛青阳在最近这几日因为要制定举措,又将它们分类汇总,详实修定。这些资料摆在大堂前有足足半人高,把这些属下都惊呆了!
“来,胡大人,你且找一找你们新安县的资料先,看看本大人有没有给你们胡编乱造!”
胡多贵看了一眼府尊,似乎并不是生气的神色,他走上前去翻找出上面写着新安县的文札,上面不仅殷实的记录着相关人口、区位、地理条件、风土人情,还有县衙人员以及本次受灾损毁的情况,所有的东西都有相关分类指引!
“如何?”苛青阳面无表情的问了一句。
“卑职惭愧,不成想大人勤奋如斯,乃我等楷模!卑职回去一定遵照府尊大人指令,踏实用心管理地方!”胡多贵再也没有话说了。
“诸位,不是本府苛刻,既食君禄,忠君之事。治下百姓,乃北陵江山社稷基石,如今一府受难动摇国本,端州本是北陵东南赋税重地,如今反成累赘。本府乃皇上亲简特旨下放的官职,临行前皇上期许深重,如今我等不为,何以上报天恩下馈黎民!”苛青阳顿了顿,接着说道:“你们不要看这本文纲繁碎,其意乃是为了稳民之本,农者有耕,商者有营、学者有所、刑名有序、河工有固,这些要求需要诸位与本府一同努力方可,明白吗?”
“是,卑职等定当努力,不负大人教诲!”
“还有,这些资料全部都在县衙文书处存档,如果需要借阅的情况可自行参考,当然这些情况还是不如诸位时下各领详情的,那才是最可贵的标准,因此在处理事务的过程中,不断改善和深入才是诸君能力!好了,这就各自散去吧,如下属各县还有疑问,可呈文本府自会回复!”
“是,大人!”
看着这群人三三两两走出大堂,苛青阳知道他们对于自己的话肯定没有全部听进去,至少需要时间去验证一下,否则这些人还是会停留在敷衍的层面的。
只不过苛青阳没有想到,有一件事的突发彻底改变了这些下属对于苛青阳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