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临危受命
“臣告退。”李崇阿离开后,郑通和郑运又商量了很久。
“王兄,那羽牙虽然是公主的救命恩人,但是底细真的如公主所说的那样吗?倘若公主遇人不淑,对方善于隐藏,处心积虑,怎么办?”郑运说出心中的担忧。
郑通呷一口茶,缓缓道:“那陪伴一起来的老僧你怎么看?”
“佛法和功夫极高,倒是个真正的高僧。”
郑通笑道:“既然老僧是真,羽牙多半也是真。他们拼死保护齐齐,是出于内心的正义善良,并非是看重她公主的身份。”
郑运恍然大悟,点头表示赞同。郑通补充道:“用人不疑。如果这羽牙是可造之才,也权当像李崇阿一样,留给你好好任用。”郑运知道了哥哥的良苦用心,当即起身向郑通深深一拜。
因为战争,王宫半夜必须紧锁宫门。公主带着羽牙圆融早早返回王宫,劳累了一天,自然舒舒服服的洗了个热水澡。一众婢女的簇拥下,公主的华服滑落,步履款款,走入装满清水洒满花瓣的池中。而圆融和羽牙并不习惯有人伺候,果断拒绝了婢女们的再三请求,自己在房间里,躺在倒满热水的木桶中,自在的泡了一番。
热气蒸腾,让人忘却了平常的烦恼,只觉得全身酥软,飘飘欲仙。羽牙躺在水池中,浑身都洋溢着暖流。“真快活。”他不由的赞叹。
沐浴更衣完,郑通邀请羽牙圆融一起共进晚餐。公主换上了一身更显华贵的服装,羽牙和圆融却继续身穿自己的粗布衣。国王的宴会厅宽敞极了,羽牙觉得比他们搭建的小屋子还要大。各处都伴随有精致的雕刻,让人感受到其中的奢华。
国王坐在正中,左侧坐着郑运、郑齐齐,右侧坐着圆融和羽牙。郑通端起酒杯,祝酒道:“让我们感谢我们的朋友不辞辛劳送我的公主回家,也庆祝公主平安归来!”
羽牙从来没有饮过酒,浅尝辄止,小小的抿了一口。圆融则潇洒大度,举起酒杯向国王致意,一饮而尽。郑通非常吃惊,僧人也好饮酒。按照圆融的话来说,酒并非大恶之物,醉者行祸事才是大恶,自己饮酒反而能助长自我感应。
郑齐齐因为与国王久别重逢,同样心情欢快,加上心上人在对面,于是小酌几杯,不一会酒劲上头,面色潮红,有些醉醺醺。郑通哈哈大笑,对女儿喝醉毫不在意,打趣道:“公主不胜酒力,你们将她带回房间就寝吧。记住弄些醒酒汤,否则她醒来会不舒服。”
“是。”公主的几名贴身婢女把公主带了下去。
“羽牙小兄弟和圆融大师,你们的恩情我和齐齐都会铭记在心。这次你们来一定要多玩几日,让我们表达谢意。”郑通说。
“多谢陛下的美意。可惜贫僧过不了几天就会继续云游四方去了。”
“哦?”郑通流露出惋惜之色,“那真是可惜了,本王还想请教大师佛法上的一些见解。”
“贫僧在此必当尽心竭力为陛下解惑。”
郑通转而问像羽牙:“羽牙小兄弟有何打算。”
羽牙说道:“我还有三位好兄弟在莫兰山居住,我打算不日返回莫兰山。”羽牙起初也是想和当初约定好的一样,帮完郑齐齐,就回到莫兰山,和兄弟们一起过避世的生活。而现在,他的志向非比从前,对郑齐齐也在不知不觉间产生了情愫。这种矛盾让他自己十分为难。
听完回答的郑通面露难色,郑运连忙搭话:“小兄弟为什么非要去过那清贫的日子,不如带着一众兄弟来莫汉,我王圣明,定然会唯才是举,让你的才智报复得以施展。”
同时圆融也看向羽牙,他知道郑通亲王的一番话正中羽牙下怀,但羽牙迟迟不答话,显然是在两个抉择间来回摇摆。“这并非算不上一次机缘,待我助他一臂之力。”圆融开口道:“羽牙兄弟是胸怀壮志,多半是担心家中兄弟不同意入仕为官,因此不敢贸然拒绝。他的三位兄弟一心向往田园野居,多半不会出山。不妨让我回去告诉他们,留羽牙兄弟王前听用。”
羽牙侧目看向圆融,只见老和尚光头上的微微点动,他知道圆融已经替自己做出选择。郑通心花怒放,笑道:“大丈夫当带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小兄弟德才兼备,加上又有恩于我和公主,本王一定会重重提拔你。”
无奈的羽牙长叹一声,然而想到郑齐齐的笑靥,感觉这样的决定更像出于本心。他点点头,无声的答应下来。
达到目的的郑通兄弟自然喜笑颜开,与羽牙、圆融把酒言欢。圆融作为僧人却是海量,羽牙则只喝了一点。
夜晚,羽牙在床上辗转反侧,感觉心中燥热难安。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铺,如此舒适反倒让他感觉不自在。“不如出去走走。”嘴上说着,穿好一副,打开房门,皎洁的月光让王宫不那么黑暗。
他并没有走多远,只是在客房的周围徘徊。觉得累了,正好前面有一座凉亭,他于是快步上前,坐在凉亭的石凳上,抬起头仰望明月。草木当中传来阵阵虫鸣,他悠然自得,闭上双眼享受宁静。
这时,远处一道身影缓缓向他走来。羽牙尽管闭上双眼,但是听觉不弱,睁眼看向来人,是国王陛下。羽牙连忙站起身行礼:“拜见国王陛下。”
郑通笑道:“羽兄弟不必多礼。本王因为公主回来高兴的睡不着觉,所以出来走走,透透气。”他一边说,一边在凉亭当中找了一座石凳坐下,招手道:“快坐快坐。”
二人入座。羽牙觉得郑通并非类似他想象的国王,反而是亲切慈祥的,给人温和的感觉。郑通率先开口道:“你是个罕见的人才,从公主给我讲的事情当中,我就知道你非同一般,有担当,有勇气,重情义,并且能力不弱。”
“陛下谬赞了。兴许是公主觉得我救了她,主观上美化了我。”
郑通摇摇头,双眼注视着对面的少年:“李崇阿同样认为如此。他是少年将军,眼光却和他父亲一样老辣。我从看到你的第一眼就察觉到你的不凡。金陵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本王想给你施展抱负的平台。”
对方目光如炬,似乎想从羽牙的眼中看出什么。二人相顾无言,四周只有蝉悠长的叫声。少年深吸一口气,又将它吐出,坦言道:“陛下为什么非要我留在这里为您效命?”
诚然,羽牙想留在这里一部分是郑齐齐,还有一部分是自己不想在深山虚度年华。但是,他也希望郑通能对他开诚布公。
国王整理衣衫,长叹一声,解释道:“李崇阿的父亲是我莫汉王国最强大的军队渔猎军的统领,统帅所有渔猎军。而渔猎军是由初代莫汉国王组建,专门抵御东海鲛人入侵的特备军。但是马龙王国的侵略迫在眉睫,我不得已调集渔猎军戍守边关。鲛人此时趁虚而入,而李崇阿父子二人都应付在前线战事,朝中无一人有能力去应付鲛人。”
“所以陛下是希望我去是吗?”
郑通点了点头,补充道:“我只会分派给你一千渔猎军随你前往东海岸。你只能自行在东海组建军团,吸收当地乡勇和退伍渔猎军来抗衡敌人。”他望着羽牙的双眼,心悬在半空,觉得对方随时会拒绝自己。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羽牙接受了。“我可以答应陛下,不过我希望陛下能够答应我一个请求。”
“什么请求?”
“暂时没想好,如后再告诉陛下吧。”羽牙的眼中闪着精光。
“如此,有劳爱卿了。”知道羽牙的决意,郑通旋即改口道。
“什么时候出发?”
“越快越好。本王明天就会封爱卿为征虏将军,即日启程平定鲛人之乱。”
又过了许久,二人在夜晚的凉亭中陷入一阵尴尬的沉默,似乎不知道说什么才好。郑通左右都是借报恩之名利用羽牙去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而羽牙心里也在盘算着什么,对后来逐渐有了规划。二人互相利用却不自知,只觉得愧疚。
“本王就不在这打扰你了。爱卿早点回去休息吧。”郑通率先坐不住了,站起身,走回自己的寝宫。
羽牙站起身,躬身行礼:“恭送陛下。”逗留片刻后也自然回去了。
翌日早晨,众臣朝议。郑运宣布道:“东海鲛人趁渔猎军西进御敌,扰乱我莫汉东海沿岸,陛下今日将选定一人,前去平定鲛人。”众臣议论纷纷,有的人认为此人当李崇阿莫属,也有的人反对,李崇阿一走,王城空虚,危如累卵。
郑运站在阶上,扫视众臣,朗声道:“宣羽牙进殿。”
羽牙迈着矫健的步伐向大殿走来,跪伏在阶下。
亲王继续说道:“布衣羽牙,救护公主有功,国王陛下观其德才兼备,决议封其为征虏将军,率领一千渔猎军前去东海,讨伐作乱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