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经验:驾驭人生,为自己赢得最大的胜算 - 影响中国人的老经验全集 - 关丽莹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博弈经验:驾驭人生,为自己赢得最大的胜算

活用博弈,创造辉煌人生越聪明,得到的越少

博弈论本来是想告诉人们怎样变得更“聪明”,如何判断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和作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但恰恰是这个教人“聪明”的学问却告诫大家,做人不能太“精明”了,否则得不偿失,聪明反被聪明误,弄巧成拙。

假设有两个美丽的女大学生,一个叫雨荷,一个叫飘雪,她们互不认识,却各自在某旅游景点购买了一个一模一样的玻璃工艺品,经过几个小时的航空旅行,她们从云端降落在某国际机场,在检查行李的时候,她们发现行李中的工艺品由于运输途中的意外而遭到损坏,于是她们随即向航空公司提出索赔。因为物品没有发票等证明价格的凭证,所以,航空公司无法确定该工艺品的确切价格,公司内部的评估人员只能估计出其价值在1000元以内。后来,航空公司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分别告诉这两位漂亮的小姐,让她们把该瓷器当时购买的价格分别写下来,然后告诉航空公司,如果她们写出的价格不一样的,公司将按照较低的价格进行赔偿,并给予那个给出更低价格的诚实小姐以200元的奖励。

航空公司的做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如果这两个小姐都是诚实可信的老实人的话,那么她们写下来的价格应该是一样,如果不一样的话,则必然有人说谎,可以认为申报瓷器价格较低的那个小姐应该相对更加可信。

但这却给两个小姐出了一道难题:她们可能都会这样想,航空公司认为这个瓷器价值在1000元以内,而且如果自己给出的损失价格比另一个人低的话,就可以额外再得到200元。

雨荷想,航空公司不知道具体价格,那么另一位小姐肯定认为多报损失多得益,只要不超过1000元即可,那么她最有可能报的价格是900元到1000元之间的某一个价格。那么我就报890元,这样航空公司肯定认为我是诚实的好姑娘,奖励我200元,这样我实际就可以获得1090元。

而飘雪也想,有句话说得好,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她有可能算计我,写低于900元的价格,那么我也要报复,就填888元。

而雨荷也进一步想了下去:估计她会算到我要写890元,她可能就填真实价格888元了,我要来个更绝的,我来个以退为攻的战略,我填880元,低于真实价格,这下她肯定想不到了吧!

接下来她们的想法就像下棋一样,关键是要能算得比对方更远,于是这两个极其精明的人相互算计,最后,她们可能都会填689元,她们都认为,原价是888元,而自己填689元肯定是最低了,加上奖励的200元,就是889元,还能赚了1元。

这两个人算计别人的本事是旗鼓相当的,她们都暗自为自己最终填了689元而感到兴奋不已。最后,航空公司收到她们的申报损失,发现两个人都填了689元,料想这两个人都是诚实守信的好姑娘,航空公司本来预算的2199元的赔偿金现在只要赔偿1378元就行了。

而两个人各自只能拿到689元,还不足以弥补瓷器本来的损失!本来她们俩可以商量好都填1000元,这样她们各自都可以拿到1000元的赔偿金,而就是因为互相都要算计对方,要拿的比对方多,最后搞得大家都不得益。

这个就是著名的“旅行者困境”博弈模型。

这个模型告诉我们一个博弈思想,做人不能够过于“精明”,太精明的人未必是真的聪明,有时精明过头了往往会变得更糟糕。当然现实生活中未必会真的出现这种超级精明的人,可以算到几十步以外,而作出自认为最终的最优策略。可能人们往往只能算计到中间某个价格,不至于会这么低,但其实道理是一样的。

真诚不等于轻信

有一位慈祥的师父,把全身之术尽数传给了一个性情暴戾的恶徒,恶徒学艺出师,不思图报,反倒认为留着师父就多了一个竞争对手,于是凭着年少力勇跟师父决斗,最后达到了自己罪恶的目的。

这个故事还有一个寓言版的,讲的是另一种结局。

传说猫曾做过老虎的老师,教它诸如发威、怒吼、卷尾、剪、扑之技,但猫思虑老虎比自己庞大,若日后它欲反扑于我该怎么办,遂保留了一手爬树的技巧,果然老虎不久就翻脸了,怒欲扑食猫老师,猫老师“嗖”的蹿上树顶,老虎抬头张望无计可施。

第一个版本中的师傅将全身十八般武艺都教给徒弟,却反过来被自己的徒弟杀害。而寓言版中的猫就聪明很多,因为它懂得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合作固然可以带来正和博弈,但是不要忘记博弈的首要目的是保护自己,所以,在与对方真诚合作的同时一定不能轻信别人,凡事要给自己留条退路。

《红楼梦》中的平儿,是凤姐的心腹和左右手,同时她也是一个博弈的高手。在为人处世方面,她并不唯凤姐马首是瞻,或者倚仗凤姐,把其他人统统不放进眼里。她始终注意为自己留余地、留退路,绝没有犯凤姐所说的“心里头只有我,一概没有别人”的错误,更不像凤姐那样把事做绝。平儿对下人从不依权仗势,趁火打劫,而是经常私下进行安抚,加以保护。一方面缓和化解众人与凤姐的矛盾,另一方面顺势做了好人,使众人在凤姐和她的对比之中,对她更有感激之情,为自己留了退路。凤姐死后,大观园一片败落,本是凤姐“党羽”的平儿却多次获得众人帮助渡过难关,终得回报。

《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尤其是与人合作,更不可忘记这一深刻的古训。与对方合作的同时要永远对其保持警惕和戒备,随时随地密切注视对方的情况。如果以为合作万事休,只要与对方合作了就没必要操心了,那将是十分危险的。据资深的厨师讲,每条鱼的纹路都不一样,从鱼的外观可以分辨出鱼的味道,而我们多数人在同对手打交道很长时间后,仍然对对手的情况知之甚少,而且我们还缺少对他们了解的好奇心,这样粗枝大叶,又怎么能指望获得全面的胜利呢?

孙子兵法还说:“兵不厌诈。”有心机的人和高明的骗子都知道这个道理,他们刚开始在你面前显示的几次信用不过是诱你走向深渊的一个诈术。

即使成功地与对方合作了一次,并不意味着下一次就有保证,人家不一定会因此信任你,你不必指望它会给你带来多大的好处;同时,你也不能因此就永远信任对方。

理性分析,避免一方吃掉另一方的局面

有这样一个诉讼案件:

李先生向王先生借了三万元钱,后来,王先生由于家人有病,等着用钱,于是,便向李先生讨要。由于王先生多次找李先生,都被其用各种理由推脱了,王先生十分着急,便发火了。李先生见状,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一把抢过借条,撕得粉碎,从窗口扔了下去,并对王先生说,现在好了,谁也不欠谁的钱了。王先生知道李先生想赖账,便急忙跑到楼下,拾起了那些已经被撕碎的借条,并一片一片对了起来。可是,李先生根本不认账,最后,王先生只好把李先生告到了法院。可是,在法庭上,李先生却说,自己已经把钱还给了王先生,所以才撕了借条的,弄得王先生百口难辩,法庭一时也无法判断到底是谁在讹诈谁,因为李先生说得也有道理,如果不给对方钱,王先生怎么会让他将借条撕掉呢?后来,法庭觉得李先生的理由虽然有合理之处,但毕竟还有许多疑点,所以又做了大量调查。最后,王先生又提供了一通录音电话作为证据,说明王先生曾在向李先生讨要欠款时发生过争吵,再加上李先生夫妻俩在说什么情况下给钱时口径并不一致,最后判李先生败诉,并归还王先生的钱。

可以说,像李先生这样的人,本来就不是善良之辈,他在人际关系博弈中,本来就想赖账不还,达到把别人的财产归自己零和博弈的目的,是令人不齿的。不过,最终他还是让法庭抓住了狐狸尾巴。

所以,面对博弈中的人际关系,一定要理性地分析,不可为了一己之利,或一时的胜利而使良好的人际关系呈现出一种吃掉一方的“零和博弈”的现象。

正和博弈:你好我好大家好

在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如果人们能从对方的利益出发,能从良好的愿望出发,便能使人际交往达到互利互惠的正和博弈状态。就是说,在人际交往中,要达到利益最大化,就不能以自己的意志作为和别人交往的准则,而应该在取长补短、相互谅解中达成统一,达到双赢的效果。

夫妻之间的互利互惠,可以使彼此间的感情更亲密。

曾有一对夫妻,妻子是个瘫子,丈夫是聋哑人,在外人看来他们很不幸,但他们却生活得很幸福。譬如他们要去镇上买一些日用品,由于丈夫不会说话,当然不好交际,所以,去镇上买东西的时候,这个聋哑丈夫一定会骑着三轮车,让妻子坐上,到了要买东西的地方,妻子便坐在三轮车上谈价钱购货物。更可贵的是,他们从来没有因为某件事情而发生过争吵,为什么呢?这倒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大本领,而是因为他们能互相弥补彼此之间的缺陷:妻子走路不方便,丈夫却有强健的身体;丈夫不会说话,妻子却有很好的口才。由于他们能取长补短,所以他们在一起仍生活得十分美满。

这种在交际中能互利互惠的情况,便是正和博弈。

有这样一对夫妇,他们一生都没激烈地争论过,更不用说吵架了,在生活中他们更是默契、和谐。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习惯,就是每天都要煮鸡蛋吃。不过,奇怪的是妻子在煮鸡蛋时,每次都是自己先吃了蛋白,而把蛋黄留给丈夫;而丈夫每次煮鸡蛋时,便吃了蛋黄,把蛋白留给妻子。这似乎成了习惯,直到丈夫去世前,说自己想吃鸡蛋时,妻子便煮好了鸡蛋,首先剥掉了蛋白,将蛋黄给了丈夫,丈夫说,他想吃一次蛋白。妻子说,你不是喜欢吃蛋黄吗?丈夫摇摇头说,其实他并不喜欢吃蛋黄,只是看妻子爱吃蛋白,所以才每次都吃蛋黄的。这时,妻子也告诉了丈夫,其实,她本来爱吃的是蛋黄,只是因为见丈夫每次都愿意吃蛋黄,所以她每次才吃蛋白的。

这个故事的确很美丽,读后让人为夫妻间的相敬如宾而动容。其实,在交际中,如果遇到与交际对象发生冲突的时候,互相之间若能为对方着想,采取一种双方合作的态度,那么,就一定能避免交际中的对抗性博弈发生。

所以,为了短期胜利,建立共同利益,为了长远成功,建立良好关系,也就是拥有博弈中的双赢思维,拥有平等、互惠的思想,采取合作的态度,这样才能使人际关系呈现“正和”状态,并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收到良好的交际效果。

与对方共赢,让人际关系健康发展

与对方共赢是使人际关系健康发展的唯一做法。

在小溪的旁边有三丛花草,并且每丛花草中都居住着一群蜜蜂。一天,小伙子看着这些花草,总觉得没有多大的用处,于是,便决定把它们除掉。

当小伙子动手除第一丛花草的时候,住在里面的蜜蜂苦苦地哀求小伙子说:“善良的主人,看在我们每天为您的农田传播花粉的情分上,求求您放过我们的家吧。”小伙子看看这些无用的花草,摇了摇头说:“没有你们,别的蜜蜂也会传播花粉的。”很快,小伙子就毁掉了第一群蜜蜂的小家。

没过几天,小伙子又来砍第二丛花草,这个时候冲出来一大群蜜蜂,对小伙子嗡嗡大叫道:“残暴的地主,你要敢毁坏我们的家园,我们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小伙子的脸上被蜜蜂蜇了好几下,他一怒之下,一把火把整丛花草烧得干干净净。

当小伙子把目标锁定在第三丛花草的时候,蜂窝里的蜂王飞了出来,它对小伙子柔声说道:“睿智的投资者啊,请您看看这丛花草给您带来的利益吧!您看看我们的蜂窝,每年我们都能生产出很多的蜂蜜,还有最有营养价值的蜂王浆,这可都能给您带来很多经济效益啊,如果您把这些花草给除了,您将什么也得不到,您想想吧!”小伙子听了蜂王的介绍,忍不住吞了一口口水,于是,他心甘情愿地放下了斧头,与蜂王合作,做起了经营蜂蜜的生意。

在这场人与蜂的博弈中,面对小伙子,三群蜜蜂作出了三种选择:恳求、对抗、与其合作,只有第三群蜜蜂达到了最终的目的。

上面的例子告诉我们,如果博弈的结果是“零和”或“负和”,那么,对方得益就意味着自己受损或双方都受损,这样做的结果也只能是两败俱伤。因此,为了生存,人与人之间必须学会与对方共赢,把人际关系变成是一场双方得益的正和博弈,与对方寻求共赢,而这样也是使人际关系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的唯一做法。

真正聪明的“自利”都应该是前瞻性的

每当秋天,当你见到雁群为过冬而朝南方,沿途以“v”字队形飞行时,你也许想到某种科学论点已经可以说明它们为什么如此飞。当每一只雁展翅拍打时,造成其他的雁立刻跟进,整个雁群抬升。借着“v”字队形,整个雁群比每只雁单飞时,至少增加了71%的飞升能力。

当一只大雁脱队时,它立刻感到独自飞行时的迟缓、拖拉与吃力,所以很快又回到队形中,继续利用前一只雁所造成的浮力。

当领队的雁疲倦了,它会退到侧翼,另一只大雁则接替飞在队形的最前端。这些雁定期变换领导者,因为为首的雁在前头开路,能帮助它左右两边的雁造成局部的真空。科学家曾在风洞试验中发现,成群的雁以“v”字形飞行,比一只雁单独飞行能多飞12%的距离。

布莱克说过:“没有一只鸟会升得太高,如果它只用自己的翅膀飞升。”人类也是一样,如果懂得跟同伴合作而不是彼此争斗的话,往往能飞得更高、更远,而且更快。

一位没有双腿的男子,遇见了一位瞎子,就向这位瞎子提议,两人联合起来,可以给双方带来莫大的好处。他对瞎子说:“你让我趴到你的背上去,这样我可以利用你的腿,而你可以利用我的眼睛。我们两人合作,做起事来可以更快一点。”

不幸的是,许多年轻人没有这位缺腿男子的远见,他们被灌输了垃圾式的思想,那就是必须践踏别人、糟蹋别人、利用别人才能达到高峰。这些问题值得每个人、每个企业深思。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