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同进同出 ...
第二日戚景思睁眼时,跟除夕那夜一样,身边的人已经离开了。
不知是不是自己连日奔波劳累,睡过了头,言斐可能离开了;虽然言斐说过会回来,但不知为什么,他看着身边空着的床榻,心里还是空了一块。
他揉揉眼睛起身走出房门,看到一个人影正把一碗冒着热气的豆浆放在桌子上。
言斐身上裹着戚景思之前搭在门边的那间厚实的斗篷,那么瘦的一个人,裹在那么大一件斗篷里,显得更可怜了。
他放下冒着热气土瓷碗,烫得手忙脚乱的捏住自己的耳垂,听见开门的声音,抬头对戚景思露了个笑,眉眼弯弯。
戚景思瞧着桌上冒着热气的豆浆和包子。
他在除夕那晚见识过言斐的“本事”了,这显然不是对方的手艺。
“这一大清早的……”他看着言斐冻得发红的鼻尖哈出白气,有些心疼地埋怨道:“你跑哪儿去了!”
“早饭。”言斐早就习惯了戚景思的性子,也不跟他计较,笑眯眯地把人拽到桌边,“尝尝?”
言斐牵着自己的手冰冰凉凉的,戚景思马上就心软了,他坐在桌边看着一桌子饭食叹了口气,“乡下地方哪儿有卖这些的,你跑了多远啊?”
“没多远。”言斐一边说着一边将吃的往戚景思面前推,“你带我来前儿我瞧见附近也有个小院,算来也是邻居了。”
“我这厨艺也不是一天两天能精进的,就想着去跟新邻居问个好,顺便碰碰运气。”
邻居?
这个词有一瞬让戚景思觉得有些陌生。
因为敏感地发觉身边的人可能都不喜欢自己,他也本能的不愿意接近身边的人,现在让他回忆一下自己身边住了十几年的邻居是谁,他似乎都没有什么印象。
“赶巧了那院儿里住着位婆婆,儿女都不在身旁。”言斐一勺勺舀起豆浆吹凉,自己及念叨着:“现在天儿冷东西放不坏,婆婆说一般会多做些放着,热一热就能吃,我就留了银子跟她讨了些。”
“你……”戚景思不解地看着言斐,“总对谁都这么热络吗?”
“也不是,我跟常浩轩就不好。”言斐开罢玩笑,“噗嗤”一下笑出声来,“其实我娘说过,当你预设一个人对你有恶意时,对方也会感受到你的恶意。”
“景思――”他轻轻把碗推到戚景思面前,抬眸间目光柔浅,“别总把自己裹那么严,多累啊。”
戚景思怔怔地盯着面前的土瓷碗,“可是小叔叔从来没有跟我说过这些。”
言斐并没有想勾起戚景思的伤心事,一时语塞。
倒是戚景思,无奈地笑笑,“可能小叔叔也未必懂这些罢。”
“若是他从小有父母怜惜,兄弟友爱,朋友成群,又怎会被戚同甫骗了那么多年。”
言斐跟着点了点头,神色恹恹,“光霁公子是文曲星下凡,他不是着凡间的人;阳春白雪,自然是曲高和寡。”
“吃饭罢。”他望着戚景思温柔道。
戚景思点点头接过言斐手里的勺子,肌肤触碰间发现二人坐着说了这么久的话,言斐的手却一点儿没暖和起来。
他握住言斐的手,哈了口气问道:“很冷吗?”
言斐的脸微微一红,刚本能地摇了摇头,瞧见戚景思马上脸色一黑就要松手,立马改口道:“冷!”
他讨好地将人抱住,悄悄把手塞进戚景思衣服里,乖巧地靠在对方的肩头,“都吹凉了,你快吃罢,我自己捂着就行。”
戚景思偏头看着身旁的人,无奈地笑笑,“你这样等着我喂你啊?”
言斐的脑袋在戚景思肩头蹭了蹭,“我在婆婆家吃过回来的。”
*****
院里只有从沛县骑来的一匹马,若戚景思还在头里牵马,那速度也不比言斐自己走着去快多少;两人一马走在人烟稀少的近郊还好,一旦进了城,人来人往,难免打眼。
言斐坐在戚景思身前,对方的手从他腰间穿过,拽着马缰;他不会骑马,一路上都紧张地扒着戚景思的手臂。
“这么多人……”戚景思的身体有不自然地朝后躲了躲,象征性地和言斐拉开了些距离,“你松开我罢,我下去给你牵马。”
言斐没有说话,回头看了眼戚景思,一把拽住对方的斗篷,把自己也罩了进去,摆明了就是不让戚景思走。
“喜欢瞧的便瞧着罢。”他打趣道:“都瞧清楚了才好,省得日后有姑娘哭着喊着要嫁你,没得让我伤心。”
戚景思无奈地笑笑,“要娶亲的不是状元郎吗?谁会嫁我一个穷小子。”
“都一样,反正你是要嫁我的。”言斐拍拍马脖子,“赶紧走罢,我不想第一天就迟了。”
戚景思一勒手中缰绳,胯/下黑马便温顺地迈开蹄子。
这一路或许难免引人侧目,但他勒紧缰绳没有再停下。
他好像突然明白了林煜在离开前说的那句话――
“景思,你不要害怕啊……”
一句“人言可畏”或许杀死了他的母亲,也束缚了林煜的一生,但他在这一刻好像突然就什么都不怕了。
因为与他娘和林煜不一样,他身边还有另外一个人。
人言虽可谓,但爱亦无畏。
*****
送走言斐后他没有马上回到破院儿去,人群诧异的目光他虽然已经可以视而不见,但有些东西他不得不防。
方才恍惚里有几个瞬间,他余光好像瞥见几个略带熟悉的面孔朝自己的方向张望,但只要他定睛一瞧,总也找不见人。
无论是否只是他多疑,这都提醒着他,脚下踩着的土地是晟京,不再是单纯的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