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第223章 绣错却是实诚的人,既然小姐吩咐了,她便时时与清月说话,教导她怎么抹桌子,怎么擦椅子,怎么扫地。院里的丫鬟都不搭理清月,但见着绣错如此作为,也渐渐愿意帮清月小忙了。只不过清月还是没有好脸色,寻常都是板着脸,对绣错和绣檀还算缓和些。
“小姐,清月的性子着实与我们院不大合,几个丫鬟都不见与她有话说的。”绣错服侍王辞华用饭,在旁说些琐碎事,也好让王辞华多吃些。一般豪门世家的规矩,吃饭自然不能说话,不过王家在外很正经,在府内便不苛求了,只过得去就好。
王辞华慢慢喝完汤,闻言道:“也不必硬是撮合清月与丫头们的关系,只要不闹事也就罢了。她本就不是寻常的丫头。”这几日过来,从绣错几个丫鬟口中听到的,从王辞华自己看到的,已是能看出清月的性情。
王辞华笑了笑,道:“清月可是会做活了?”
绣错道:“勉强会了,再精细妥帖却是不能了。”说着又是感慨道,“小姐,你却是不知,清月竟连自己的衣裳都不会洗,好在梳头洗脸换衣裳倒是会的,不然我真以为她是邱先生的妹子了。”绣错倒是随口一说,也没放在心上,但王辞华却是听在耳里了,她暗暗想了想,便是记下了。
绣错又是说起一个笑话道:“清月的身子骨太弱了,前几日下了雨,又吹了一阵大风,清月撑着伞站在院里,竟是被吹得一个踉跄,险些倒下了。”
“这未免太瘦弱了,”绣错道,“寻常我们用饭,清月也只能吃半碗,就是遇着合口的菜也没有超过一碗饭的。”
“这可不行,清月的身量本就是偏向高挑的,并不是江南较小女子的身骨,再瘦下去,真是没肉了。”王辞华吩咐道,“令绣错多做些滋补的汤水,看着她喝下了去。到底是父亲亲自的吩咐,虽是待在我们院里当丫鬟,但也不能令她身子不佳。”
绣错应了,又是汇报了庄子的情形。她一脸喜色,又拿出一包果脯,拿给王辞华尝,她笑道:“这是刘嫂子的手艺,她将能吃的果子腌制成果干,邱先生吃了直说好呢,而且这果脯比果子存放时间久,又方便运输。邱先生直说要打出一个名号,将来一块运到外地去呢。”
王辞华尝了一块,也果真是不错。最朴实的手艺,只是将果子作了简单的腌制,原始的味道都是保存在其中。王辞华也是赞道:“确实极不错。改日让绣满也去学学手艺。”她说着又是笑道:“等到了秋季,果子大丰收的时候,果脯还真能卖钱了。”
绣错也跟着笑起来,道:“绣满已经去了,只说果脯虽然好吃爽口,但有些涩,她想通过腌制的手法将涩味变成有层次的味道,便真是没有缺陷了。”绣错想起绣满摸着圆润的下巴想事情的严肃表情,越发觉得有意思。
王辞华也是无奈地摇了摇头,却又是很尊敬绣满,能用尽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来支持自己的爱好,又旁若无人,不惧他人的眼光,这乃女中汉子是也。
绣错服侍了王辞华用餐便匆匆出门去了。现在绣错越发成了庄子的女管事,因邱三常年在落花河管着,绣错又不放心大牛行事,又遇上庄子有新的进展,她便常常往那儿跑了。且私心而言,绣错也更为喜爱在庄子里管事,她本就出身农家,对土地和庄家亲厚,大牛也在庄子里,管得还是王辞华最早的产业。
王辞华仍由她去,她早是有过安排,将来绣错就留在庄子里,与大牛一起管庄子,绣错也不必离开自小长大的地方和她的大牛哥。不过,眼下事业做得越发大了,光是落花河沿街的店铺已经需要邱三全力管着了。王辞华细想着,倒还真是缺了一位管账好手。
此事倒也不急,邱三与绣错两人相互合作,暂且还忙得过来。王辞华担忧的却是杭州城里的情形,李虎走后,衙门里忽然闲了下来,几位大人时常能抽空回府。王年昼并没有如此,仍旧是兢兢业业在衙门里,回府后就是进了书房。王年昼一贯是面上淡泊名利的,照理也该如其他大人一般,此回他却是举止有异。
王家的命运与她息息相关。王辞华早是参透这个道理,不必王年昼说,她就是明白的。眼下的情形,她已觉得不同寻常,比查家时还让人心惊胆战,而且院里还多了这么一位蹊跷的丫鬟。
王辞华已写信与成府问明情形,等了几日还没有等到,不禁是烦躁起来。她在屋里坐立不安,就听到屋外的吵嚷声,好似是绣秋与清月的声音。
“你又赖着不干活,自从你来了院里,活儿就多了一半。这么好吃的饭菜还糟蹋,你这样不爱惜粮食是要遭雷公打的。”绣秋手里还拿着一碗绿粳米。清月一早起来就厌厌的,也不想说话。绣秋见她如此也就作罢了,本也没指望她能干活,每回她干完活,其余丫鬟都要重新做一遍的。
这却是不打紧,院里的绿粳米有限,也是小姐疼惜他们,才分给丫鬟吃的。寻常府里,连小姐都不曾吃绿粳米的。绣秋的心眼却是不错,虽然很不满清月眼高于顶的摸样,但看着她食量小,也就绿粳米愿意吃几口,便将自己的分也给了清月,让她一日三餐都能吃到。
清月是个不领情的,饶是如此,还只吃了几口就放下了,又是不干活,反而是坐在院里,仰头看蓝天和阳光映到地上的树影,与她说话还一脸眼中无人。如此好几日,绣秋也是恼了,这才有了这一出。
清月总算是说话了,她微微转头,面上淡淡的,眼中还有繁花的影子,朱唇亲启,好似是在品味阳光的味道,只听清月道:“光阴甚好,新绿转瞬而逝,为何要计较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