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中毒
皇宫里,帝后屏退侍女,右手眉笔,左手粉黛,亲自为李青婉梳妆打扮。
看着铜镜中的绝世丽人,帝后想必是开心的,因为嘴角有笑;但她想必也是难过的,因为眼角有泪。
“母后——”
“嘘!”
帝后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然后用略带几分哽咽的声音,轻轻哼起一首歌谣。
“谁家有女,豆蔻年华,低眉浅笑,笑颜如花。口渴少年,前来讨茶,只此一眼,望断天涯。春风拂面,情根种下,秋雨来时,结果开花。迎亲那日,姑娘离家,父母含泪,送别了她。十五年前,风雨交加,呱呱坠地,啼哭的娃。十五年后,角色变化,喜的新人,悲的爸妈。从此以后,各一个家,带着祝愿,头盖蒙下。”
一曲唱毕,李青婉早已泣不成声,多亏红盖头挡住了她,不然新娘子就成了花脸猫。
帝后搀着李青婉,母女俩一路走到宫门,都没再说一句话。
帝后已经把想说的都藏在了歌谣里,李青婉是真的开不了口,她一开口,就想要哭。
甚至有那么一刻,她想掀下头上的红盖头,不嫁了,但帝后却紧紧按住了她那只想抬起的手。
一直走到宫门下,帝后才凑到李青婉耳边,用细微到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说道:“婉儿啊,这是你这一生的必经之路,也是母后的必经之路。母后当年出嫁时,比你还不舍十倍百倍,不照样挺过来了?如今也算和你父皇恩爱了半辈子。所以,去吧,别害怕,张阳明是个好孩子,你可不能把他给错过了。不然,你准得后悔一辈子!”
李青婉说不出话,只能无声的点点头,帝后见状,这才放下心来。
不多时,张阳明带着迎亲队伍抵达,又是诸多繁琐的仪式过后,惠帝与帝后一同牵着李青婉走到他面前。
“张阳明听旨!”
张阳明撩起裤腿,跪倒在地。
“从今往后,朕命你:若有三分荣华,便要拿出四分富贵来交予公主;若有十分真心,便要拿出十二分感情来对待公主。若是以后公主在你那儿受了半点委屈,朕绝饶不了你!你,听明白了吗?!”
张阳明神色庄重,口中答道:“臣,张阳明,叩谢陛下圣恩!”
接着,他朝惠帝与帝后深深一拜,这一拜,无关君臣,而是一个男人对他心爱女子的父母的浓浓感激。
惠帝亲自上前扶起张阳明,然后将李青婉的手郑重地放在他手心,又拍了拍他的肩膀,像是完成了某种神圣的交接仪式,转身离去。
在越过身后侍卫的那一刻,两滴热泪从惠帝眼中滑落,这位注定名垂青史的圣明之君,终究还是难逃为人父母的悲哀。
张阳明牵着李青婉来到花轿前,一只手掀起珠帘,另一只手小心翼翼地扶她坐好后,这才恋恋不舍地松开。
回到迎亲队伍前方,张阳明冲帝后一抱拳,待后者点了点头,便上马离去。
迎亲队伍在张阳明的带领下掉了个头,向着公主府邸的方向而去。
锣鼓声再响,欲传遍四方,今大喜之日,当普天同庆。
……
夜幕降临,热闹的气氛逐渐冷却,张阳明一身酒气,推开了婚房的大门。
李青婉坐在床边,两只手紧紧攥在一起,手心汗冒不停。饶是她见了不少风浪,但毕竟只是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在这种时候也难免紧张。
张阳明走到桌子边,先给自己倒了杯醒酒茶喝下,待脑中迷糊之感消散,才缓缓来到李青婉身边。
看着眼前朝思暮想的人儿,张阳明亦无法保持平静,他伸出手,想触碰这近在咫尺的幸福,然而下一刻,他仿佛触电了一般,倒在地上,双眼上翻,口吐白沫,抽搐不止。
李青婉听见这个动静,也顾不得什么礼数,一把扯下盖头,看见张阳明这副模样,一时间也慌了神。
“来人呐!快来人呐!”
……
一炷香后,前来诊治的太医号完脉象,站起身看向一脸焦急的李青婉,叹了口气。
“禀公主殿下,若我所料不错,驸马爷这是中了若陀国的奇毒,十日不灭散。若是能在十日里醒来,一切无事。若是醒不来……”
见太医欲言又止,李青婉忙问道:“若是醒不来会怎样?”
“若是醒不来,驸马爷可能这辈子都没法再苏醒了。”
李青婉闻言,只觉天旋地转,然后两眼一黑,晕了过去,幸好被身后的两名宫女及时扶住,才没有摔倒在地。
“放心,公主殿下只是惊吓过度,暂时晕了过去,扶她去休息休息就好了。”
太医吩咐完宫女,匆匆离开了公主府,出了这么大的事,他肯定要第一时间禀告惠帝。
惠帝此刻本已睡下,但太医说有十万火急之事,太监只好将惠帝唤起。
御书房里,太医将张阳明中毒之事悉数禀明。
惠帝听闻张阳明所中之毒是来自邻国若陀,顿时火冒三丈,怒道:“这个若陀王还真是贼心不死,前线大军被黄衎老将军挡住,寸步难行,竟然派细作来后方使这等下作手段!”
太医跪在地上,战战兢兢,不发一言。
惠帝平复心情,又问道:“此毒你可有法子解了?”
太医回道:“十日不灭散是用若陀十六种剧毒之物调制而成,除非能够知道每种毒物的调制比例,才有希望对症下药,配出解药。否则的话……”
太医没有再说下去,但惠帝也懂他的意思,就是束手无策。
“行了,朕知道了。你先回太医院,召集众太医集思广益,同时传朕旨意,向民间寻访能解此毒的高人,若是功成,荣华富贵少不了。”
太医叩首退下,惠帝拿出纸笔,修书一封,然后唤来一侍卫,命他以最快的速度将这封信送到收信人手里。
侍卫领命而去,惠帝轻叹一声,为这对本是上天注定,却一直命途多舛的恋人,暗自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