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自由
日子一晃进了二月,工地上终于有了近日开工的消息。开心耳听闻比谁都乐呵着。天天这样劳改犯一样被家里那人禁锢着的日子,终于有个解禁的盼头了。
收拾起过年剩下的一些零食,拿出他那个一直预备着的行李袋,伺机而发。去年腊月初回来,直到现在,两个多月的时间,料想他也该知足他自己这么多天来在家里如此天翻地覆的闹腾了。
白天,开心耳又能够去到自己久违的窝里。只有在这里,她才能找到自己。
专本连读的各个书面科目,开心耳全部一次性通过。尽管其中夹杂着三年疫情,开心耳积极备考,随时打探着开考信息,二十多门课,总算全部合格。且除却论文还没写,其余各科已完全具备拿学位证的资格。
英语二是开心耳出乎意料的收获。一边做生意一边听课的开心耳,思绪随时都可以被打断。
“在听歌吗?老板!”顾客进门,看到悬挂开心耳面前的白色耳机线自然就问。
“嗨,被你猜中了!”开心耳微笑着抬头对顾客点点头。
开心耳可不愿告诉他们自己在做什么,八十岁还学吹鼓手,人们都只认可功成名就,绝对不会认可功成名就的过程。
每一门课程开课都有直播,一般安排在晚上七点半到九点半。开心耳很想认真听完每一位讲师的每一堂课,因为那些讲师都太优秀了。都是三十岁左右留过洋的大伽,举一反三知识面广,思想新潮。听课时,开心耳喜欢拿出纸笔,边听课边记下点什么。有时本子只是那么摊着,什么也没写。
“记账那,老板!”熟识的顾客进门,总爱这样没话找话客气打个招呼。
“嗯,嗯,晚上也过来了。”开心耳连忙应酬起来。老顾客犹如良师益友,他们与你攀谈生活琐事,征求你的意见;他们也会给你出他们认为的生意上的好点子。
可惜开心耳没有那么多的账要记。前几年倒还有一些账目,你得适时整理抄腾好。顾客结账,账目摊开,字迹工整,日期明了,让顾客结账结得明明白白。那些年开心耳这边基本还没拆迁,也还没有“代劳”这个说法,做的工钱要到年底才能接到。过完年,口袋也空了,生活上的日常所需,包括烟酒,就去脾气相合的店铺赊欠。脾气不投,你拖也拖他不来。别小看这些庄稼人,八股经通,他们知道的不比读书人少。有些邪门歪道的生活妙招,也只有他们敢于想,也想得出来。
绣花针一枚就是钩,黑鱼甲鱼黄鳝,想钓啥就是啥,拿段钢丝一弯就是弓,麻雀野鸽锦鸡,想弹落什么就能捕获什么。两段细竹,一方纱布,就是虾兜,晚上出去一会儿,鲜亮鲜亮米虾就跳腾开了。
他们选择在你的店铺赊欠首先是一个信任。你就必须将每一笔账记得清楚明了,年底结账时,三头对六面,你必须一笔一笔还得出原委。尽管他们会大方的表示:“不会错!错不了!”这是一个原则问题。
现几年,左村右庄接连拆迁,大家手头都宽裕了,大多数人又代了劳,老夫老妻每个月都有退休金,买卖都是现付,基本也没有赊账的了。
英语二的直播,六节还是九节课,课不多,每堂课的信息量很多。应该是六节课,因为是按卷面大题来讲解课程的。五道大题,一节课讲解一大题,余一节课借助试卷来了个总复习。分析如何剖析题意,如何找关键词,如何按照先后顺序排除法。
讲师三十多岁,性格独特,教英语的方法也很独特。他说你们不可能每个单词都认识,也没那个时间去给你认出所有的单词,这时就需要借助那几个能认识的单词,脑海里急速揣摩这句话的意思,根据意思选择答案。切记不要试图读懂每句话,做不到的。
一篇短文,出题目的老师不会跳跃着,第三段出个题,又去第一段挑出个题,一般都是有顺序的。短文分析,第一道题目答案在第一自然段出现了,第二道题目就去第二自然段找,切记别翻来覆去试着阅读懂,还没那水平,你的目的是拿分,拿下自己能拿到的每一分,拿不到的放弃。
尽管开心耳每天熟背二三十个单词,如讲师所说,试卷摊在面前,真正认识的单词少得可怜。开心耳按照导师的建议,紧揪住认识的单词,思量、揣摩、排查,也就那么算是答完交的卷。
开心耳紧锣密鼓,继续起自己的单词速背,打算再来一次。分数出来那天,惊奇发现自己英语二,以七十二的成绩,完美过了。
学习这件事很难下定论。再勤奋好学的学子,遇不到那个指点迷津的良师,想要突破谈何容易;再教导有方的老师,遇到一个就是不开窍的学子,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开心耳高中时的英语老师,就是一个照本宣科的典型。所谓的讲课就是站讲桌上朗读课文,没有方法,没有技巧,教学生的唯一办法就是背单词。一堂课,要么听她朗诵,要么学生集体来念经,别想有课本外的一丁半点。直听得人超级厌烦,更令人厌烦的就是堂堂课都要喊一个阔少站起来回答问题。阔少根本回答不上来,照本宣科就满脸堆笑提示,提示也没有反应,阔少就那么没有表情的干杵着,足足五六分钟,也就那么整班人的注目里,照本宣科歪哈着腰虔诚笑对着阔少,阔少毫不领情一言不发直楞楞站着。
农历的二月,阳历已是三月份,开心耳的论文答辩安排在五月份,现在还没有半点准备。终于有了这短暂的自由,开心耳得赶紧备战论文。
开心耳去年本来是报名论文的,一切就绪只待支付。结果想起支付时,打开电脑,正好过了截止时间。开心耳别提有多懊悔。懊悔不起作用,谁让自己每一分钱都要考虑三遍,要不要花,可不可以延迟一点,说不定哪里就跳出来一笔支付,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