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一本书读完人类文学的历史》(11)
欧洲古代时期
古希腊文学是西方文学真正的开端。希腊文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氏族向奴隶社会过渡阶段,这时产生了神话和史诗;古典时期,即奴隶制全盛时期,产生了悲剧、喜剧、散文和文艺理论;希腊化时期,文学崇尚修辞技巧,内容贫乏,主要成就是新喜剧。古希腊文学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具有首创的性质,后世欧洲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方法都可以溯源到希腊。古希腊神话开启了欧洲文学的先河
在世界各民族的上古时期,都曾产生过本民族的神话,但是就流传至今的各民族神话来看,希腊神话无疑是最丰富多彩的。古希腊神话故事的形成时期很早,它乃是处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时期的远古人类借助想象征服自然力的产物,是古希腊一代代人集体创作的结晶。由此,古代神话必然包括神的故事和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和冲突的故事,即英雄传说两个方面。古希腊神话是欧洲最古老的文学,它的出现开启了欧洲文学的先河。
神的故事
古代希腊神话是欧洲最古老的文学,内容丰富、形象生动,具有很高的思想意义、认识价值和艺术成就。
文字记载的希腊神话最早见于荷马史诗,其后,诗人赫西俄德的长诗《神谱》对宇宙的起源和神的谱系作了最早的描述,成为后来希腊神话作品的底本。此后,我们在古希腊的诗歌、戏剧、哲学和历史著作中也可以看到有关神话的记述。现今看到的希腊神话故事,又是在上述记载的基础上经后人的整理形成的。
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
神的故事讲述的是诸如创世、诸神的产生、神的谱系、人的诞生、神与人的关系等等以神的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故事。赫西俄德告诉我们,宇宙最初的形态是混沌一团,混沌神的名字叫卡俄斯。混沌中首先出现地母该亚,该亚又生出代表天空的天神乌拉诺斯。天神与地母结合生出6男6女,总名叫做提坦。乌拉诺斯仇视自己的孩子,一出生就将他们关在了地下。被激怒的该亚鼓动孩子们起来造反,并帮助提坦神之一的克拉诺斯打败父亲,救出了其他兄弟姐妹,克拉诺斯自己当上了神王。克拉诺斯随后娶自己的妹妹瑞亚为妻,因为他听说将来自己的一个小儿子会把自己赶下王位,所以他也像父亲乌拉诺斯一样对待子女,将瑞亚所生的孩子一个个都吞进肚里。最小的儿子宙斯出生了,母亲瑞亚将他藏了起来。宙斯渐渐长大后,有勇有谋。宙斯设法让父亲吐出了所有的子女,然后与兄弟姐妹们一道发动了一场与父亲的战争。经过10年的奋战,克拉诺斯最终被推翻,新一代神王宙斯统治了世界。这样的神话显然是在人类蒙昧时代早期产生的,既带有原始社会血亲杂交的痕迹,也反映了母系社会的特征。
到了氏族社会后期,父权制代替了母权制,社会的进程也在神话中得到了反映,新的一组神话——“奥林匹斯神话系统”出现了。在这个系统中,与宙斯有血缘关系的12位亲属为主要神祗。主要的神有神王宙斯,神后赫拉,宙斯的哥哥冥王哈得斯、海神波塞冬,还有宙斯的儿子太阳神阿波罗、战神阿瑞斯、工匠之神赫菲斯托斯,智慧女神雅典娜、爱神和美神阿佛洛狄忒。此外,还有9个缪斯是文艺女神,3个摩伊勒是命运女神。诸神以这种组织化的形式共同居住在希腊北部的奥林匹斯山上。
英雄传说
英雄传说的主角是半人半神的英雄,源于古老的祖先崇拜观念。英雄传说带有一定的历史真实性,是对氏族首领和祖先的赞颂,但同时也是后人想象力创造的产物。人们将祖先与神的血缘相联系,他们是神与人结合所生的后代,个个都是智勇双全,有超人的力量。英雄们为民除害,披荆斩棘,为集体的利益不顾个人得失,建立了丰功伟绩,得到一代代后人的景仰和崇拜,久而久之,便被神化了。古希腊的英雄传说,最著名的有建立了12件功勋的大力士赫拉克勒斯的故事、伊阿宋率众英雄夺得金羊毛的故事、忒修斯的故事、俄狄浦斯的故事等等。
在古希腊人的想象中,神和英雄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他们认为神长着人一样的外貌形象,具有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和勇敢、机智、坚强、脆弱、狡猾、忌妒等品性,也参与人世的纷争,甚至神跟人之间还可以谈情说爱、生男育女。
希腊神话想象丰富,形象优美,情节曲折,富含哲理,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它对古代希腊的史诗、悲剧、喜剧、绘画、雕刻等各种文艺样式,对后代的罗马文学以及文艺复兴时期以后各个历史时期的欧美文学,都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表现古希腊神话内容的名画《春》
盲诗人荷马开始把希腊神话整理成《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史诗,它们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重要作品。相传史诗是由一个名叫荷马的盲诗人根据流传在小亚细亚一带的史诗短歌整理而成,故称荷马史诗。后来由学者用文字写定下来,成为欧洲英雄史诗的典范作品。
盲诗人荷马
荷马约生活于公元前9到前8世纪,古希腊盲诗人,生平和生卒年月不可考。相传记述公元前12世纪—前11世纪特洛伊战争及有关海上冒险故事的古希腊长篇叙事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即是他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
《荷马史诗》被称为“希腊的圣经”。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希腊史称作“荷马时代”,就是因荷马史诗而得名。荷马史诗是这一时期唯一的文字史料。
荷马史诗相传是由盲诗人荷马写成,实际上它是许多民间行吟歌手的集体口头创作。史诗包括了迈锡尼文明以来多少世纪的口头传说,到公元前6世纪才写成文字。它作为史料,不仅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社会情况,而且反映了迈锡尼文明。
▲荷马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全诗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结构严密,是古代世界一部伟大的作品。两部史诗都分成24卷,《伊利亚特》共有15693行,《奥德赛》共有12110行。
《伊利亚特》
《伊利亚特》属于战争史诗,描写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的故事。希腊联军主将阿喀琉斯因喜爱的一个女俘被统帅阿伽门农夺走,愤而退出战斗,特洛伊人乘机大破希腊联军。在危急关头,阿喀琉斯的好友帕特洛克罗斯穿上阿喀琉斯的盔甲上阵,被特洛伊大将赫克托耳杀死。阿喀琉斯悔恨至极,重上战场,杀死赫克托耳,特洛伊老王以重金赎还儿子尸体。史诗在赫克托耳的葬礼中结束。
《伊利亚特》的主题是赞美古代英雄的刚强威武、机智勇敢,讴歌他们在同异族战斗中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和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伊利亚特》塑造了一系列古代英雄形象。在他们身上,既集中了部落集体所要求的优良品德,又突出了各人的性格特征。阿喀琉斯英勇善战,每次上阵都使敌人望风披靡。他珍爱友谊,一听到好友阵亡的噩耗,悲痛欲绝,愤而奔向战场为友复仇。他对老人也有同情之心,允诺了白发苍苍的特洛伊老王要求归还赫克托耳尸体的请求。可是他又傲慢任性,为了一个女俘而和统帅闹翻,退出战斗,造成联军的惨败。他暴躁凶狠,为了泄愤,竟将赫克托耳的尸体拴上战车绕城三圈。与之相比,特洛伊统帅赫克托耳则是一个更加完美的古代英雄形象。他身先士卒,成熟持重,自觉担负起保卫家园和部落集体的重任。他追求荣誉,不畏强敌,在敌我力量悬殊的危急关头,仍然毫无惧色,出城迎敌,奋勇厮杀。他敬重父母,深爱妻儿,决战前告别亲人的动人场面,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感人的悲壮色彩。
▲反映《伊利亚特》内容的绘画
《奥德赛》
如果说《伊利亚特》是部集体英雄主义的交响曲,《奥德赛》则是人征服自然的凯歌。如果说,《伊利亚特》展现了战争的恢弘场景,《奥德赛》则是以个人命运为主线的创作。如果说,《伊利亚特》金戈铁马,富于慷慨悲壮、激昂急促的阳刚之风,《奥德赛》则一波三折,满含浪漫旖旎、徐缓肃穆的阴柔之美。
《奥德赛》属于漂流史诗,描写战后奥德修斯回家时海上漂流历险的故事。他的漂流形成了西方最早描写个人经历作品的旅程文学传统。
阅读版本推荐
《奥德修纪》杨宪益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伊利亚特》罗念生、王焕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全诗讲述奥德修斯返家最后42天发生的事情。围绕奥德修斯返家,诗人展开两条并行的线索,一条以奥德修斯返乡为主线,一条以其妻在家乡被求婚者所纠缠、其子外出寻父为副线。两条线索时有交错,前后呼应。奥德修斯是伊萨卡岛之王,他聪明、勇敢、果断、坚毅。在特洛伊战争中,他多次使用计谋,屡建奇功,最后是他提出了木马计。使特洛伊人上当,攻破城池。在返家途中,他与惊涛骇浪和妖魔鬼怪博斗,战胜了无数次的惊险,克服了荣华富贵和爱情的诱惑,最终回到了家乡。但是面临他的是一场恢复王位和向求婚者复仇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奥德修斯的机智和果断发挥到了极致,他装扮成一个流浪乞丐试探妻子的忠诚,了解求婚者们的情况。最后他突如其来,在宴会上向毫无准备、枉自得意的求婚者反击,杀死了他的对手,夺回了财产,恢复了王位,最后与妻儿团聚。
▲反映《奥德赛》内容的绘画
史诗通过对奥德修斯海上历险的描写,讴歌了古代英雄在同自然力的抗争中所体现出来的机智勇敢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坚强意志,表达了主人公对部落集体和乡土的眷恋之情。在人物塑造上,史诗做到形象鲜明、个性突出。作者在赞美奥德修斯的机智善谋、勇敢坚强、热爱乡土的主导性格的同时,又写出他性格中狡猾多疑、贪财自私的一面,使人物形象丰满多样。《奥德赛》的艺术成就还在于首创倒叙手法,做到布局巧妙,节奏明快,充满浪漫主义幻想色彩,是欧洲第一部以个人的漂泊遭遇为主要内容的文学作品。
古希腊悲剧的产生
古希腊悲剧是古希腊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起源于古希腊的“酒神颂”。希腊悲剧直接起源于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的仪式。春天的酒神祭有歌队参加表演,歌队队员披着山羊皮扮演半羊半人神上场,一面唱着赞美酒神的颂歌,一面跳着简单的舞蹈,随后歌队队长站出来回答歌队的问话,讲述酒神在尘世的冒险、苦难和胜利的故事,后来又加进了表演动作的演员,悲剧便由此产生。古希腊悲剧宝库中的绝大部分作品已在中世纪结束前佚失。我们今天谈论的古希腊悲剧,实际是指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三人的得以幸存的作品。
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
埃斯库罗斯是雅典奴隶主民主国家形成时期的悲剧作家,被后人尊为“悲剧之父”。他流传下来的完整剧本有7部。
埃斯库罗斯最著名的作品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取材于古希腊神话。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给人间,激怒了嫉恨人类文明进步的宙斯。宙斯为了惩罚普罗米修斯,派威力神和暴力神将他用铁链锁起来,钉在高加索山上,让一只老鹰日复一日啄食他的心肝。懦弱的河神劝其向宙斯屈服,但被他拒绝。普罗米修斯知道宙斯会和某一女神结婚,将生下一个比他强大的儿子把他推翻。宙斯派神使赫耳默斯来逼迫他讲出这个秘密,他坚决拒绝,最后被雷电打入地狱。
诗人赋予这个古老的神话以崭新的意义,描绘了一个热爱人类,反抗暴君,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英雄形象。
▲埃斯库罗斯塑像
阅读版本推荐
《埃斯库罗斯悲剧集》陈中梅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索福克勒斯悲剧二种》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欧里庇得斯悲剧集》周作人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3年版
戏剧中的荷马
索福克勒斯是雅典奴隶主民主国家全盛时期的悲剧作家。他对古希腊的悲剧做出了杰出贡献,塑造的悲剧人物丰富多彩,悲剧形式也臻于完善,因此,他又有“戏剧中的荷马”之称。
索福克勒斯最著名的悲剧是《俄狄浦斯王》。取材于神话传说:太阳神曾谕示忒拜王拉伊俄斯必死于儿子之手。儿子一出生,国王便命令牧羊人将其抛弃荒山,但牧羊人将婴儿送给了科林索斯国王的仆人,该仆人抱回的孩子由其国王养大成人,取名俄狄浦斯。太阳神谕示俄狄浦斯将来要杀父娶母,为了逃避这个可怕的命运,他远走他乡,但在途中偶杀生父拉伊俄斯。在忒拜城郊他猜中司芬克斯之谜后被拥立为王,便娶王后(他不知道她正是自己的生母)为妻并生儿育女。当瘟疫流行后求太阳神神示,得到的回答是:必严惩杀前国王的凶手才可消除瘟疫。俄狄浦斯王于是认真查处,最后发现追查的对象正是他自己,便以戳瞎双目和自行流放作了自我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