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一本书读完特种作战的历史》(36) - 一本书读完人类的历史 - 崔佳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一十章《一本书读完特种作战的历史》(36)

波音737事件——一次伤亡惨重的尴尬营救

正在待命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一齐奔向了波音737。知道特种部队冲上来的劫机犯,向乘客中间投了3枚手榴弹,乘客一个接着一个倒在了血泊中。冲上来的埃及士兵向劫机犯开了火。但目标并不明确,无疑是盲目射击,导致大量的乘客死亡。有几名乘客在机场探照灯的照射中,跳出机外,夺路逃命,却被埃及士兵误认为是劫机犯,而向他们的后背开了枪。此时飞机也着了火,熊熊烈火燃烧长达几小时,还有不少乘客被封闭在飞机内,逃不出来……埃及737班机被劫持

1985年11月23日晚上8点,一架飞往开罗的埃及航空公司的648次波音737班机从希腊首都雅典机场起飞升空。机长是哈尼·加拉尔,乘客91人,机组成员6人。乘客当中包括公安人员在内,有埃及34人,菲律宾21人,希腊17人,美国3人。此外,还有法国人,加拿大人,澳大利亚人,以色列人,摩洛哥人等。

飞机起飞后过了20分钟,飞抵爱琴海米洛斯岛上空时,空中小姐开始给每个乘客分发报纸和杂志。正在这时,坐在前部的一位穿戴十分讲究的像是阿拉伯人的男子从座席上站了起来,从衣袋里掏出手枪,对准了服务员。在后部座席上的另一名男子也站了起来,高举着手榴弹大喊:“不要动,举起手来!”

乘客霎时间吓得骚动起来,不多时一个个都把身子缩在座位上,不敢出声。劫机犯收缴了每个人的护照,按不同的国籍,给他们指定座位,并一个一个地检查是否有人带武器。客机是被自称“埃及革命”的几个人劫持的。

十几分钟后,一名混在乘客当中的公安人员,猛地站起,向一个劫机犯开了枪,劫机犯立即应战,其他劫机犯赶来支援,公安人员倒了下去,二名乘客负伤。

子弹把机体穿了一个洞,气压急剧下降,每个人都给配备了氧气口罩。机长立即下降高度,并广播说:“大家请注意,劫机者说不再加害大家,请大家冷静!”

▲爱琴海米洛斯岛

劫机犯一开始曾命令机长飞往利比亚或突尼斯,但都被两国拒绝。10点因燃料不足,飞机决定降落在地中海马耳他岛瓦莱塔的卢卡机场。

在着陆的同时,劫机犯把一具死尸从飞机上扔到跑道上,并允许把负伤者送往瓦莱塔医院。

劫机犯没有透露去向,只是要求指挥塔给飞机加油,并扬言如不答应,每隔一个小时就杀死一名乘客,但是,指挥塔拒绝了这个要求。

机场漆黑一团,趁劫机犯离开驾驶室的机会,加拉尔机长向指挥塔报告说:“出入口的门是反锁着的,门开不开。”

马耳他总理博尼帝等政府官员坐阵指挥塔,开始同劫机犯谈判。另外,埃及、美国、利比亚大使,巴解组织(plo)的代表也前来支援。马耳他政府的方针是:只要劫机犯释放全部人质,就答应加油。

深夜时分,劫机犯释放了包括空中小姐在内的13名妇女,可是,马耳他政府还是不答应加油。

▲波音737

24日凌晨,十分恼火的劫机犯喊了声:“哪两个是以色列人?”把以色列人塔马尔·阿尔茨(女20岁)叫了出来。她一开始以为是要被释放。劫机犯把她拉到出入口处,用枪对准她的头,扣动了扳机。子弹从她左耳边擦过,她连滚带爬地下了扶梯。但后来她又被击中腿部,终于死亡。第二个以色列人尼兹安·梅德尔斯松(女,23岁)是阿尔茨的朋友。她被绑住双手,背部被击穿而死亡。此时的乘客都吓得掉了魂。

接着又点了三个美国人的名字。帕特利克·贝克(28岁),杰基·布拉格(30岁),斯克雷德·洛盖堪浦(38岁)。贝克还算幸运,子弹掠过他的头发,他装死滚下了扶梯,之后逃跑,幸免一死。布拉格被子弹打中头部,受重伤。洛盖堪浦负了致命伤。

劫机犯头目哼着小曲,胡乱踏着舞步,来回转悠,简直像个疯子。

机长报告说:“劫机者好像又杀死了一名乘客。”

马耳他政府虽然对劫机犯的残暴行为心急如焚,但又坚持不答应加油,耐着性子等待着。

根据以往的劫机事件,劫机犯总是要求释放关押在狱中的同伙,奇怪的是这些劫机犯却没有透露他们劫机的目的。

双方谈判进行10个小时仍没有进展。这时,埃及特种部队在24日的下午,乘2架c-130机到达卢卡机场,劫机犯们似乎觉察了特种部队的到来,通告指挥塔说:“如果部队突袭,我们就要炸机。”

据被释放的1名埃及妇女说,劫机犯带有机关枪、手榴弹,人数是3个人;但机长加拉尔报告说,包括4名巴基斯坦人,1名叙利亚人,总共是6人。

劫机犯除了讲英语外,还讲带着叙利亚、黎巴嫩、巴基斯坦调的阿拉伯语,据分析是阿拉伯人。

8月20日,在开罗市内,发生了杀害以色列大使馆官员事件。有人认为这些劫机犯和杀害以色列官员事件的暴徒同属一个组织,但暴徒至今还没有落入法网,正如埃及外长说的那样,“埃及革命”的存在值得怀疑。这个组织的真实情况,并不清楚。

埃及在阿拉伯国家当中是唯一和以色列恢复邦交的国家。劫机犯指责埃及这一举动,由此,据推测劫机犯是反对穆巴拉克体制和反对美国的一伙人。

埃及特种部队强硬“营救”

从降落在卢卡机场的c-130运输机上,首先下来了5名埃及士兵,靠近了被劫持的客机,担任警戒。

由阿蒂亚少将率领的25人的特种部队,是一支专门对付恐怖分子的王牌部队。这支部队曾经在美国接受过训练。其装备精良,不亚于美军。它的番号是战斗777部队。据说这支部队还有3名美国人同行,作技术顾问。

另外,为了防止利比亚的干扰,美国的预警机e-2c和攻击机f/a-18从第6舰队航空母舰“珊瑚海号”上起飞,进入了警戒位置。

在被劫持的客机内,劫机犯再三要求机长起飞,但机长始终没有答应。劫机犯不断地殴打着乘客,惨叫声连连不断。这些情况都被指挥塔监听到了。机长开始认为,解决手段除了突袭之外,别无良策。

阿蒂亚少将也在寻找着突袭的时机,少将认为,劫机犯杀害了不少人质,再不能坐视劫机犯杀害抵抗的机长了。少将果断地下达了作战命令。

晚上8点20分,特种部队突进了波音737机。因为刚才从加拉尔机长那儿传出了出入口的门被反锁的情报,特种部队决定从后面的货仓发起进攻。他们施放了烟幕,然后悄悄靠近了飞机的货物装卸口。

飞机内,这时劫机犯头目用手枪对准机长的头,顽强的加拉尔机长迅速拿起紧急逃出时用的手斧,把劫机犯头目劈倒在地,自己幸免一死。

旁边的副机长,当发现货仓门被打开的信号,在显示板上一闪一灭时,急忙打开驾驶室的窗户,把软索梯垂了下去,以便突袭部队登机使用。这时发觉后部有响声的劫机犯,已是惊恐万分。正在这时,突袭部队已炸开货物装卸口冲进机舱,一边投掷发烟弹,一边用自动步枪扫射,刹时间,机舱内硝烟滚滚,枪声大作,火光乱窜,乘客们也哀声连连。

正在待命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一齐奔向了波音737。知道特种部队冲上来的劫机犯,向乘客中间投了3枚手榴弹,乘客一个接着一个倒在了血泊中。

▲e-2c预警机

冲上来的埃及士兵向劫机犯开了火。但目标并不明确,无疑是盲目射击,导致大量的乘客死亡。有几名乘客在机场探照灯的照射中,跳出机外,夺路逃命,却被埃及士兵误认为是劫机犯,而向他们的后背开了枪,人们发出了凄惨的哀鸣声。此时飞机也着了火,熊熊烈火燃烧长达几小时,还有不少乘客被封闭在飞机内,逃不出来。

马耳他政府将正在休班的医生、护士全部召集到国立医院,并暂时封锁了机场至医院的通道,供救护车专用,但是据说救护车运送的幸存者只有20人,50多人死亡。

据后来的公布,在飞机上被杀害的只有3人,枪战中死亡者是57人,负伤而接受治疗者是34人。

关于士兵不分青红皂白胡乱射击一事,阿蒂亚少将说:“我的部下只打了6发手枪子弹。”原以为烟幕会使很多人窒息而死,但验尸结果表明,大部分乘客是中弹死亡。两种说法出入很大。这充分说明了情报的不准。

开始时,据说劫机犯全部死亡,但后来又宣布1名劫机犯负伤,被收容在瓦莱塔的医院里,幸存的劫机犯,据说名叫奥马尔·马尔兹基(20岁),持有突尼斯护照,正在康复。

埃及政府强烈要求马耳他政府引渡罪犯,但是,马耳他政府以保护主权为由,拒绝了埃及政府的要求。12月4日,马耳他政府声明说,同埃及政府之间没有引渡罪犯的协定,所以要在国内审判。另外,政府发言人说:“罪犯是3名巴勒斯坦人。”

马耳他政府12月6日又公布:唯一幸存的劫机犯马尔兹基说,他是黎巴嫩出生的巴勒斯坦人,叫阿里·莱萨克,今年22岁,希望去利比亚。据他说,劫机犯同伙是3个人,另外2个持摩洛哥护照,头目在和埃及公安员搏斗中死亡。另有一种说法认为马尔兹基是头目,情报非常矛盾。

埃及的动向和利比亚的反应

埃及总统穆巴拉克,12月24日早晨,突然改变了外长访问西欧的安排,召开了紧急内阁会议,研究了对策。

10日,在埃及近海,刚刚发生了“阿基利·劳罗号”被劫事件,这次又被卷入地中海事件,因此埃及政府对如何处理这次事件,确实煞费了苦心。会后埃及外长说:“埃及政府反对包括劫持在内的一切恐怖活动。痛斥这种影响中东和平的行为。”这次会议决定为解救人质,而派遣特种部队。派遣特种部队,是1978年2月发生的杀害塞巴伊事件以来的第一次。那一次是在纳拉卡机场动用特种部队冲进dc-8客机。

埃及之所以采取强硬措施,是认为这样可以向反穆巴拉克政权派显示坚决迎接挑战的恣态,认为逮住罪犯可以自行审判,并处于极刑。

马耳他政府表示了默认。

埃及政府事后没有直接回答人们对作战失败提出的批评,只解释说:为严惩罪犯的残暴,不得不采取强硬措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