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一本书读完人类一战的历史》(6) - 一本书读完人类的历史 - 崔佳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五十七章《一本书读完人类一战的历史》(6)

第五篇海战与空战“一战”中发生了多次海战,比较著名的有地中海海战和索切角海战,真正称得上大规模的主力舰队决战的,当数“日德兰大海战”。海战中最值得一提的,是1917年年初,德国恢复了无限制潜艇战来对付英国,此后德国潜艇多次击伤、击沉美国的海上运输船,导致德美关系恶化,德国由此引火上身,最终使美国做出对德宣战的决定。

空战方面,“一战”初期时,飞机虽参与了作战,但都不能称为空军,直到英国空军对德国飞艇的猎杀,才是严格意义上的空中作战的开始,后来发展起来的空战格斗,使战争从平面走向立体。由此之后的战斗中,交战双方都出现了空战英雄。

英法海军地中海之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实质上就是欧洲新老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划分世界势力范围的战争。在海洋贸易兴盛的年代,要想争夺世界霸权,就必须控制海洋。英国皇家海军号称世界第一,但是德国海军作为后起之秀,发展很快。如果让德军海军再继续发展下去,英国的海上霸权地位将被德国取代,英国人对此是无法忍受的,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之一。

▲不可一世的英国皇家海军

英国海上霸权受到威胁

在“一战”爆发前,德国海军凭借着德国强大的经济后盾,大力发展海军。对此,英国觉得受到威胁,但德国却觉得是理所当然,因为德国的钢和煤炭的产量都超过英国,是名副其实的工业强国,所以,德军就不应仅是只有陆军的“独臂大侠”,而且必须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海军力量。当然,德军大力发展海军,其实就是为了瓜分世界,企图争夺英国的海外殖民地。

德国的海军发展速度很快,原来德国海军只是一支海岸警卫队,根本无法与英国皇家海军相提并论,到“一战”爆发前,德国海军的总吨位仅次于英国皇家海军,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的海军力量了。

▲德国的舰队

到1914年底,与英国皇家海军的舰艇吨位对比,德国海军已经能与之不差上下了。英国皇家海军有21艘无畏级巡洋舰,德国拥有的数量是15艘;英国拥有9艘战列舰,德国拥有5艘;英国拥有无畏级巡洋舰40艘,德国无畏级巡洋舰的数量是22艘。当然,总吨位方面,德国海军的势力与英国还有些差距,但是,德军海军的发展势头很猛,很快就可以追上英国海军。相比较于其他的国家,如美国、法国和奥地利的海军,德军海军的战列舰数量是这些国家的总和。而战列巡洋舰这样的大吨位远程作战舰艇,只有德国和英国两国拥有,美国、法国和奥地利因为无法制造或者供养不起战列巡洋舰,在他们国家的海军中,都没有配备。

德国人挑战英国的海上霸权,另一方面原因,就是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他的殖民地遍及世界,要保证这么多殖民地的安全,英国皇家海军必须在世界各大海域巡航,保证在各大海域,英国皇家海军都具有绝对优势。而德军海军却没有这么多累赘。简单地说,在英德海上争霸中,英国是处于守势,兵力虽多,但兵力分散,无法形成集中优势,而德国处于攻势,可以集中德国海军的兵力,攻击英国的海军防线的某一个点。但是德国海军也有自身的劣势,这种劣势体现在德国的地理位置不适宜发展海军,因为德国国土多在欧洲大陆,有限的港口多集中在波罗的海。而英国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英国皇家海军可以凭借地理优势,将德国海军全部封锁在北海之内,让其无法出海。所以德国海军要从近岸海军变成远洋海军,首要的条件就必须穿过英国皇家海军控制的各个海峡。而且,德国海军从外海回到本国港口,也必须经过英军舰队控制的海域。

▲“戈本”战列巡洋舰

“一战”爆发后,德国海军本应该把自己家门口的封锁线打垮,在北海地区开始军事行动,但是德国海军却舍近求远,在地中海地区开始了与英国海军的海战。这次海战与两艘德国军舰有关。这两艘军舰的桅杆上,一开始悬挂的是德意志帝国海军的军旗,后来,这两所军舰上挂上了土耳其帝国海军的军旗。其原因,还有一个小故事,这个小故事就跟德国舰队与协约国舰队的海上对决有关。最长寿的“戈本”号巡洋舰

要问世界上最长寿的军舰,就要数“戈本”号军舰了。“戈本”号巡洋舰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先后服役于德国海军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海军,服役时间长达六十余年,没有一艘战列巡洋舰能够打破它的长寿纪录。

这艘“戈本”号战列巡洋舰曾经是一艘令敌人胆寒的巨舰,它满载排水量达到25399吨,航行速度达到25.5节,有1150名舰员。德国海军在这艘巨舰上配备了280毫米主炮10门、12门150毫米副炮。除此以外,它还装备了大量的重炮,仅100毫米以上的重炮就多达34门,在一分钟时间内,它能向23公里半径的任何目标就像倾盆大雨一样投下超过半吨的炸药。

德国祖雄将军与“戈本”号

“戈本”号军舰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先后为德国海军和土耳其海军服务,它是一艘战列巡洋舰。战列巡洋舰兼具战列舰和巡洋舰的优点,它不但具有战列舰强悍火力,又具有巡洋舰的高速度和持久巡航能力,是海战中的制胜的保证,所以战列巡洋舰成为当时各国海军进行军备竞赛加紧发展的一种战舰,但真正配备到本国海军系统中的,只有英国和德国,其他国家却还都处在研究和制造的阶段。

“戈本”号于1912年正式服务德帝国的海军系统,迅速成为德国海军的主力战舰之一。“戈本”号服役可谓恰逢其时,当时的欧洲正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的前夕,各国之间矛盾重重,剑拔弩张,大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在“一战”爆发前夕,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为了冲破英国皇家海军对德国海军的封锁,也为了炫耀“戈本”号战列巡洋舰的军威,更为地中海地区的意大利鼓舞斗志,派出“戈本”号战列巡洋舰和“布里斯劳”号战舰,在德国海军传奇将领祖雄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地驶过大英帝国控制下的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

▲送给土耳其的“布里斯劳”号

“布里斯劳”号不同于“戈本”号战列巡洋舰,只是一艘小舰,吨位小,配备的大炮口径也很小。“布里斯劳”号排水量只有4750吨,拥有370舰员,只配有12门炮,而且大炮的口径也只有102毫米。在“布里斯劳”号和“戈本”号组成的德军地中海舰队中,“布里斯劳”号只是个小跟班,“戈本”号是绝对的舰队核心,是舰队的主力舰。

“戈本”号战列巡洋舰和“布里斯劳”号战舰这两艘军舰,成为德国在地中海地区的军事存在的象征,也是“一战”中德国海军在地中海仅有的两艘军舰。

1914年8月1日,德国海军地中海舰队司令祖雄在“戈本”号上收到了德国国内的绝密电报命令,在这封命令中,德国军方高层说:“德意志帝国在之前已经对俄罗斯帝国正式宣战,而且即将对法国宣战。”这意味着,俄国和法国都将成为德国的敌人,也就成为德国海军的敌人。其实对突然发生的一切,祖雄将军早已有心理准备,他在进入地中海之前,就被军事高层暗示,德国随时都会与法国擦枪走火,进而发生全面战争。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德国海军地中海舰队就要配合德军在欧洲战场对法军的进攻,于是祖雄将军的舰队对法国在北非的军事设施展开攻击。按照原来的计划,地中海舰队攻击完毕之后,即可后撤,穿越直布罗陀海峡,与德国海军的公海舰队会合。祖雄立刻指挥“戈本”号和“布里斯劳”号开往北非的法国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法军基地。

▲阿尔及利亚的海军港口

祖雄将军用“戈本”号上的大炮对阿尔及利亚的法军基地和军事设施进行了猛烈的轰击,但同时,法军对德国海军的炮击也进行了还击。就在双方打得难分难解的时,祖雄将军又接到了德军高层的命令,让德军的地中海舰队不再按照原计划西撤返回德国,而是继续东进前往地中海休整,然后开往土耳其帝国。土耳其此时正在“一战”中的两大阵营之间,即协约国阵营和同盟国阵营之间摇摆,但土耳其对德军的军事依赖一直很强,以德军为首的同盟国阵营希望祖雄将军带领德国地中海舰队前往土耳其,以实际的军事支持,努力使土耳其加入同盟国阵营,从而成为德国的盟国。

▲“不屈”号战列巡洋舰

地中海之战

祖雄将军依据德国高层的命令,想逐步脱离轰击的法军,向东面的土耳其驶去。这时,祖雄将军发现,德军地中海舰队的形势十分不利。首先,地中海舰队的主力舰“戈本”出现了事故,其主机和高压锅炉都无法正常运转,需要立即抢修,另外,随之而来的对手英国皇家海军一直紧盯着“戈本”号。“戈本”号要进入地中海,是一直试图掌控地中海地区的英国不愿意看到的,英国皇家海军司令米尔内上将早就派出了一支舰队来追击德国海军的地中海舰队。米尔内上将的计划是死死地咬住“戈本”号,等到英国向德国宣战后的,英国皇家海军就第一时间消灭掉“戈本”号战舰,让德国地中海舰队从地中海彻底消失。

米尔内上将之所以能够如此自信,是因为他率领下的大英帝国地中海舰队阵容庞大,其舰船众多,火力强大,在数量、排水量、火炮配备等方面都远远超过德国地中海舰队。

英国地中海舰队的主力舰是两艘战列巡洋舰,而德国地中海舰队仅有一艘“戈本”号战列巡洋舰。英国的这两首战列巡洋舰分别是“不饶”号与“不屈”号,排水量分别是20200吨和22400吨,虽然每一艘英国战列巡洋舰的排水量都比“戈本”号战列巡洋舰的25399吨的排水量小,但两艘加起来的规模远远大于“戈本”号战列巡洋舰。而且,“不饶”号与“不屈”号配备的火炮口径达到了305毫米,比“戈本”号配备火炮的280毫米的口径大,其威力就更大,射程也更远。“不饶”号与“不屈”号都配有这种305毫米的火炮8门。另外,英国的地中海舰队还配有许多巡洋舰和驱逐舰,而德国地中海舰队仅仅有两艘战舰,除了“戈本”号能与英国地中海舰队相提并论外,“布里斯劳”号在排水量和火炮的口径方面根本不值一提。

▲强大的英国舰队油画

祖雄知道,为了顺利率领德国地中海舰队到达土耳其的港口,就必须避免与英国地中海舰队正面冲突。于是乎,祖雄开始与英国地中海舰队玩起了“捉迷藏”。虽然“戈本”号出了故障,但英国地中海舰队也有舰船发生事故,这就在关键时刻错过了追上德国地中海舰队的机会。祖雄指挥德国地中海舰队迅速赶到意大利的港口。他迅速调集人员对“戈本”号进行检修,确保“戈本”号不再出现事故,并且给这两艘战舰加满了燃料,确保能够持续航行到土耳其。

此刻,英国的地中海舰队已经追击到意大利的港口了。本来,英国舰队可以直接进入港口炮击德国舰队,但因为英国尚在“一战”中保持中立,没有正式向德国宣战,英国地中海舰队司令米尔内只得眼看着德国的地中海舰队近在眼前不能攻击。不过米尔内并没有消极等待,他已经在意大利外的公海上布下了阵线,监视着德国地中海舰队进入。只等英国政府正式宣战,米尔内就能瞬间消灭德国地中海舰队。

▲油画中的意大利港口

祖雄作为德国地中海舰队的司令,对米尔内的想法十分了解,他知道英国人随时都会对德国宣战,他的舰队也随时成为英国地中海舰队的靶子。面对如此严峻形势,他不愿意坐以待毙,他决定在尽量不与英国舰队硬碰硬的基础上,杀出一条血路,带领德国地中海舰队不惜一切代价,逃离意大利的港口,驶到土耳其。祖雄将军对双方舰队对比分析一番。祖雄将军发现,在理论上,英国海军的战列巡洋舰的速度比德国的“戈本”号巡洋舰的速度快。但是,这场战争的主动权在德国人手里,英国的地中海舰队虽然以逸待劳,但总有漏洞的地方,德国地中海舰队可以出敌不意,趁着英国人不注意,开动“戈本”号超出英国海军的舰队阵线。这样“戈本”号就赢得了时间。一旦与英国战略巡洋舰拼航速,“戈本”号未必是手下败将,虽然“戈本”号设计的航速是25.5节,但是“戈本”号的航速达到28节是没问题的。这样“戈本”号的航速就超过了英国战略巡洋舰的航速,“戈本”号驶到土耳其就是完全有可能的。

▲意大利外海

1912年8月5日夜,祖雄将军悄悄地带着“戈本”号出发,准备突破英国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的封锁线,直赴土耳其。也就是在此时,英国宣布对德国开战。

意大利外海的英国地中海舰队为了将“戈本”号俘获,包括2艘战列巡洋舰在内的10艘战舰一字排开,布下了口袋阵,只等着祖雄的德国地中海舰队往里面钻了。幸运的是,米尔内太过于自信,他没想到祖雄竟然会带着“戈本”号在内的德国地中海舰队会向东突围,驶往土耳其,在他眼里,弱小的德国地中海舰队面对大英帝国皇家海军,只会拼命地逃回德国本土。因此,米尔内在意大利外海以西,在前往德国的海域设下了口袋阵,而前往土耳其的东面海域只安排了一艘巡洋舰。

米尔内的错误,再加上祖雄将军的机智英勇,德国地中海舰队都顺利地突围。英国人发现祖雄的真实意图后,米尔内发疯地指挥英国地中海舰队的所有舰队都朝东驶去,企图追上德国地中海舰队,将其一举歼灭。留在东面海域的那条英国巡洋舰发现德国地中海舰队后,不顾一切地追赶德国地中海舰队,死死咬住不放。其实德国地中海舰队早就发现了这艘英国巡洋舰,但祖雄一直遵循避开英国海军的原则,没有对这艘英国巡洋舰开炮。

▲土耳其士兵在港口巡逻

第二天早晨,这艘英国巡洋舰不顾双方实力悬殊,追上了德国地中海舰队的“戈本”号。这艘英国巡洋舰首先对“戈本”号开炮了,“戈本”号也开炮还击,一场炮战就此爆发。这场英法海军的在地中海的海战也从此开始。

“戈本”号的使命是前往土耳其,所以它无心恋战。英德双方海军的炮战,只是互相远远地开炮,谁也没有命中谁。就在此时,英军地中海舰队的另外4艘军舰也追了上来。从数量上看,英国海军占据了优势,但总吨位上看,英国海军的5艘军舰都是巡洋舰和驱逐舰,根本无法与“戈本”号相提并论。如果双方真正摆开架势展开海战,“戈本”号完全可以以一敌五,而且“戈本”号的大炮射程比这些英国战舰都远。

“戈本”号始终没有停下来与英国战舰正面交战,而是边打边跑。最终,在8月10日,祖雄率领“戈本”号以及“布里斯劳”号组成的德国海军地中海舰队,经过长途跋涉,克服艰难险阻,终于来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海域。由于土耳其国在此时尚且保持中立,德国地中海舰队进入其海域后就安全了,因为英国海军不经土耳其的允许,是不能进入土耳其海域攻击德土耳其人从没有国军舰的。

▲“戈本”号进入土耳其港口

土耳其人从没有见过“戈本”号这样雄伟,如此先进的战列巡洋舰,他们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欢迎德国的地中海舰队进入土耳其海域。祖雄率领“戈本”号和“布里斯劳”号组成的德国地中海舰队浩浩荡荡地穿越博斯普鲁斯海峡,在土耳其人的注视下,进入伊斯坦布尔港口。

也就是从这时开始,“戈本”号战列巡洋舰成为土耳其人谈论的话题,都给予这艘军舰正面的评价,而且他们都希望土耳其也拥有这样一艘巨大的战舰,以重振土耳其帝国日暮西山的状况。

祖雄此行,可不是带着德国地中海舰队到土耳其避难的,他千里迢迢地赶到这里,是带有艰巨的政治目的,就是说服土耳其放弃对英国的幻想,投向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阵营。

此刻的土耳其已不是历史上那个辉煌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已是行将就木的老病之躯,它在中东、北非的领土纷纷被其他大国蚕食,在北方,如今又面临俄罗斯帝国的威胁。

“一战”爆发后,土耳其的友国和宿敌都纷纷加入战局,土耳其也面临了重大的抉择,是参加英法俄组成的协约国阵营,还是参加德国和奥匈帝国组成的同盟国阵营?土耳其人本来和英国是友好国家,在土耳其人的克里米亚战争期间,英国不惜一切代价帮助土耳其,土耳其人深受感动,所以,土耳其倾向于加入英国人占主导的协约国集团,可是英国人却让土耳其的宿敌俄国加入协约国,并且没有事先把这个消息通报给土耳其,土耳其人对此很是愤慨,开始犹豫是否追随英国加入协约国阵营了。而这时,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又干了一件伤害土耳其感情的事情,那就是将土耳其人在英国定做的,已经付款了的一艘超无畏级军舰,以英国皇家海军的战时需要的名义,扣留在英国的造船厂。这艘军舰可是全体土耳其人捐款定做的,寄托了土耳其人恢复大国荣光的梦想。丘吉尔此举,让土耳其人对英国彻底失望了。这也是土耳其人为什么在此刻不惜与英国人翻脸,迎接被英国人追赶的德国地中海舰队的原因。

▲土耳其苏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