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一本书读完人类一战的历史》(5)
第四篇其他战场
“一战”的其他战线指的是南线、意大利战线、中东战线与远东战线。南线又称巴尔干战线,在巴尔干战线主要作战方是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对阵奥匈帝国,意大利战线中的意大利本是同盟国的一员,后站到了协约国的作战行列中。在中东战线上,爆发了西奈与巴勒斯坦战役、美索不达米亚战役、高加索战役、波斯战役和加里波利战役五场战役。在远东战线则发生了青岛战役,日军通过这次战役打败了德军。烧到非洲的战火
“一战”前,德国在东非有自己的殖民地,而且建立了殖民政府,“一战”爆发后,协约国一方的英国、比利时和葡萄牙都准备得这块殖民地,但是一直到“一战”结束,德国政府正式投降了,协约国也没有占领这块德国殖民地。这是因为,这块殖民地的守卫者是福尔贝克,他的一生,就从来没打过一场败仗。
福尔贝克的部队
1914年2月,福尔贝克担任德属东非的殖民部队司令官。他的这支部队是一个拼凑起来的部队,包括几百名德国本土派来的军官和预备军官,还有少数欧洲志愿者。但是福尔贝克这支部队中的大多数作战的士兵是在德军中服役的非洲土著组成的“阿斯卡里”部队。
不同于英军对殖民地士兵的歧视态度,福尔贝克对这些非洲土著士兵的,就像对德国士兵一样关心。福尔贝克对这些土著民兵依照同样的普鲁士标准进行训练,而且,福尔贝克在战争中身先士卒的英勇行为,也赢得了这些土著士兵的爱戴。在福尔贝克的指挥中,也看不出他对于黑人和白人有着任何的区别对待。
福尔贝克欣慰地看到,这些土著民兵经过他系统化的训练后,在战斗中和他们的欧洲同伴一样拥有巨大的战斗力。有些土著士兵甚至比德军还要勇敢、还要有战斗力。福尔贝克在他的回忆录中还不忘赞扬这些土著士兵,他怀着极大的骄傲写道:这些土著士兵的自信随着每次对英军的成功作战而得到增长。福尔贝克其人
福尔贝克,1870年3月20日出生于普鲁士王国的萨尔路易,父祖辈都是军人,他的祖先在七年战争和反抗拿破仑的战争中就参加了普鲁士军队,在战争中表现勇猛,获得功勋。他的家庭可谓军人世家。他的父亲也是普鲁士陆军军官,后来晋升成为上将。
1899年,福尔贝克在军事学院毕业,进入部队,成为炮兵军官。1904年到1908年,福尔贝克在德属西南非任职,参与镇压霍屯督人和赫雷罗人起义,在这期间,他了解到在丛林进行战争的困难性和当地部队的作战能力。
1914年2月,一纸任命状下来,晋升福尔贝克为中校,并任命他为德属东非的殖民部队司令官。在此后的1914年至1918年的四年当中,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据守的德属东非殖民地遭到了协约国一方的英国,还有比利时和葡萄牙的争夺,但是,他率领不到15000人的军队,用游击战的方式,与英国、比利时、葡萄牙三国在非洲的30万人周旋,这期间,他从来没有打过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败仗。他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唯一没有尝过败绩的德军司令。
“一战”前期
1914年8月,“一战”爆发。德国在海外的殖民地距离德国本土遥远,实际上被强大的英国海军同德国本土隔离开来。在这些殖民地,只有相当少的德国卫戍部队防御。英国人非常乐观地预计,德国这些孤立的殖民地将不会保有,将会被英国人轻易地握在手中。英国人已经做好了计划,打算以最低成本,将这些殖民地合并到他们的殖民帝国中。但是,英国的这个美好计划,就像大多数战前的计划一样,只是个海市蜃楼,这个计划被证明是错误的。
在英国的努力下,一些德国的非洲殖民地还有南太平洋殖民地迅速被英国占领,成为大英帝国的殖民地,但是德属东非却始终控制在德国手里,准确地说是控制在德属东非的指挥官福尔贝克的手里。英军在东非对德军的这场战役,事后被证明,对英帝国来说,是一场完全的灾难。福尔贝克的才华和英雄品质,是这场持久的战役成功的关键。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和德军在欧洲战场纵横捭阖一样,福尔贝克也没有因为他手头上的兵力弱小采取消极态度。在1914年8月间,福尔贝克带领他手下的德军和土著军士兵主动攻击了英国在肯尼亚的铁路。就是从这场战役开始,福尔贝克开始了他在东非大地上的战争。1914年9月,他又发起了一次大的进攻,试图夺取蒙巴萨。但是,这次进攻的战果并不大,福尔贝克尽管有“柯尼斯堡”号巡洋舰的火力支援,他最终还是没有夺取蒙巴萨,但是给这里的驻军以极大的打击。
为了占领德属东非,英国开始向非洲增兵,1914年11月3日,一支大型的英国和印度入侵部队在坦噶登陆,这支协约军的规模很大,他们与德军比例达到了8:1。简而言之,福尔贝克凭借手头的那些兵力,是很难打败英军的。但是,就是从此刻起,福尔贝克却开始了他一个人的表演,他用积极的军事行动向世人展示了他伟大的战术素养。
▲福尔贝克戎装照
面对英军和印度部队的登陆,福尔贝克自知如果与之硬碰硬,是无法获得胜利的,他将自己的部队后撤了一段距离,以避开英军的锋芒,但他这并不是撤退,他早就做好了准备。但英军以为福尔贝克害怕了,在贸然追击的时候,才发现福尔贝克的撤退是将他们引入内陆的交叉火力网。原来福尔贝克利用地形,设置了一个“口袋阵”,他利用英军轻敌和不熟悉情况的特点,诱敌深入,然后在包围圈内对其施以了灾难性打击。最终,这支刚刚登陆的英国和印度部队返回了坦噶湾,他们没有敢在陆地停留,直接撤回到登陆船上。
▲尔贝克在非洲的部队
可是,英军和印度部队的噩梦并没有结束,当他们撤离海湾,登上舰船的时候,福尔贝克事先埋伏在这里的德军现身了,顿时间,英国船只成了德军的机枪和火炮的靶子。在德军的猛烈火力下,英国登陆舰队遭到了重创。这场战争结束后,英军战死了2000人,另外还有2000多人受伤,德军的损失却很小,仅仅只有15名德国人和45名民兵伤亡。此外,福尔贝克不仅因为赢得战争高兴,他高兴的是他还从这场胜利中缴获大量的武器和弹药。因为福尔贝克远离德国本土,无法得到本土的武器弹药以及后勤物资的补充,所以,他不得不靠缴获物资来支持手下部队的战斗。这是最为一边倒的一场胜利,让不可一世的英军尝到了彻底失败的滋味,事后,英国政府掩盖了这场羞辱,直到这场东非战役结束之后,也没有披露这次战斗。
▲福尔贝克在战壕里
英军因为这次失败,在东非的作战变得谨慎起来,在随后的18个月里,英军奉霍雷肖·赫伯特·基钦纳之命令采取了守势。但是福尔贝克并不是一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将领,他从来就没想让英国人平安度日。福尔贝克这次看上了临近的英国殖民地肯尼亚和罗得西亚,他又一次发动突袭,将当地的沿着铁路及运输线而建的要塞彻底摧毁。而且,他手下德军和土著士兵还摧毁了20辆火车,这些摧毁的物资中就包括一长段英国的铁路,英军却对此无可奈何。
当英国海军面对福尔贝克的攻击,不得不在鲁菲吉河迫使“柯尼斯堡”号自沉之后,福尔贝克将“柯尼斯堡”号的人员俘获,而且将其编入自己的部队,为己服务。他不满足于此,还设法打捞起“柯尼斯堡”号上的大部分火炮,发挥他工兵方面的才能,为这些火炮制造马车底座,然后用马车拉着这些火炮在陆地上使用,就这样,他的战地炮兵部队的实力大大地增强。
▲史末资
“一战”后期
英军再也无法容忍福尔贝克,痛定思痛,于1916年3月,决定对福尔贝克采取毁灭性的打击。英军将领扬·克里斯蒂安·史末资带领着一支45000人的军队从南非出发,在非洲大地上一路横扫过来,要对福尔贝克发动大规模攻击。福尔贝克自己知道,他的部下数量少,而且装备落后,不能和占据10:1这样绝对优势的英国部队正面交锋,于是,他决定避敌锋芒,率部缓慢的向南撤退。
英军看到福尔贝克撤退,又以为他害怕了要逃跑,赶紧不顾一切地追上去,但英军穿越复杂的地形时,福尔贝克毫不犹豫,调头向英国人发动诡计多端的奇袭。这次奇袭让英军措手不及,史末资不知道如何应对,英军行动迟缓,完全被福尔贝克牵着鼻子走,损失惨重。再加上非洲恶劣的气候、崎岖的地形以及无处不在的热带病。英军面对福尔贝克的每一次袭击都会有损失,都被迫停顿数个星期乃至数月以恢复、整顿和补给。史末资率领的英军没有打败福尔贝克,就消耗殆尽了,最后不得不放弃这次进攻,但他对他的对手福尔贝克的勇气、荣誉和正直表示了自己的钦佩和尊敬。
▲比利时军队
1917年,协约国以英军为首的联军再次加大对福尔贝克的攻击力度,他们不能容忍一个远离德国本土的德军孤军在非洲大地肆无忌惮。福尔贝克带领这支孤军在非洲这个异国他乡又开始面对压倒性的敌军。英军从肯尼亚和罗得西亚、比利时军人从刚果、葡萄牙军从莫桑比克分别对福尔贝克发动进攻。福尔贝克一下子面对多方的围攻,而且围攻他的部队都是武器精良和后勤充足的部队,他自己却面临弹药、食物、和衣服等给养严重不足的困境,他决定轻装简行,不再据守某一个地区,放弃伤员和俘虏,展开完全的游击战。
福尔贝克是一位游击专家,他利用自己的军事知识,指导他拼凑起来的这支部队如何在这片土地上生存、如何制作衣服和药品,以及如何在没有后勤补给的情况下,靠自己的双手获得足够的食物。1917年10月15日到18日,福尔贝克率领这支游击队在马希瓦猛烈阻击英国将军比维斯所部,这支英军部队有4倍于福尔贝克兵力,但是,在福尔贝克的打击下,英军伤亡1500人,而福尔贝克的“杂牌军”仅伤亡100人。此战后,福尔贝克因为他的游击队缺乏后勤补给、弹药、步枪和炮火的匮乏,这给福尔贝克的作战带来了极大困难。到1917年12月,因为缺乏补给,他的这支游击队出现了生存危机,几乎要被英军逐出德属东非。这时福尔贝克敏锐地发现到葡萄牙人在莫桑比克边界处的要塞群拥有充足的给养。福尔贝克是不会放过这些给养的,他带领他的游击队发动了一系列令人惊讶的攻击,结果,福尔贝克没有损失一个人就占领了这些要塞。福尔贝克在这些要塞成功的夺取了他的4000人部队所需要的所有军需品。
▲福尔贝克在行军中
有了军需品补给,福尔贝克的游击队实力大增,他不再撤退,而是决定全面转入反攻。福尔贝克随后率部于1918年7月1日挺进到沿海的克利马内,打败了据守在这里的英军后,并于9月末返回德属东非。接着他攻入协约国控制的罗德里亚要塞群,这次他采用各个击破的战术,将要塞群的敌军逐个打败,并攻陷了全部要塞。11月13日,他率部夺取了卡萨马。
有了这一系列胜利作为积累,福尔贝克计划接下来对英军指挥中心发动一个大规模的攻势。这时候传来了不幸的消息,是从一个英国战俘那得知的,那就是德国已经承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与协约国已经签订了停战协议,而且这个停战协议已于1918年11月11日生效。福尔贝克苦苦支撑,本想能够得到德国本土的支援,可是他听到的却是德国战败的消息,作为德属殖民地的总司令,他必须与德国国内保持一致,现在不得不仔细考虑他今后的道路。
受到对手的养老金资助
福尔贝克返回德国后,利用他的巨大声望,开始步入政坛,成为坚定的保守派。1929年5月到1930年7月期间,他担任德国的国会议员。他在任期内曾试图组织保守派在议会中反对纳粹政党,但未能成功。这次政治斗争的打击让他对政治失去了信心,不久后他决定退出政治,开始平常人的生活。他的战争回忆录《我的东非回忆录》,在他回到德国不久就很快以英文版的形式出版,畅销至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战败,福尔贝克已经被大部分德国人遗忘,已是风烛残年的他像大多数德国人一样,生活十分窘迫。这个时候,他以前的对手,被他在东非战场上打得一败涂地的史末资听说福尔贝克生活窘困的情况后,为了表示对曾经的对手的尊敬,他联络了以前的南非和英国军官为福尔贝克提供了一些养老金。史末资这份养老金一直支付到35年后,即福尔贝克以94岁高龄在汉堡去世为止,福尔贝克逝世的时间是1964年3月9日。
福尔贝克纵观他手下的这支部队,他拥有至少维持对英继续作战2年到3年的物资,而且他手下还有3000名作战经验的士兵,而且此时的英军等协约国军队是难以对他发起有效的攻击的。但是他是一名德国军人,是一名服从命令的军人,他觉得有义务对德国签订的停战协议表示尊重。11月23日,这位从来没有败仗的福尔贝克在阿伯康正式向英军投降。英军也给予了这名著名的对手以尊重。
投降后,福尔贝克没有立即回德国,而是仍然留在非洲,安排德军士兵和战俘的遣返工作,他必须对他的士兵负责,也必须对他的战俘负责。1919年1月,他才返回德国,但他抵达德国后才发现自己已经被提升为少将,可是因为消息隔绝,他根本不知道这个消息,他在德国被当作民族英雄来纪念。
在东非的战争中,福尔贝克从来没有指挥超过12000人的兵力。但是,总计30万人的英国军队和130名将军,都被他成功地击败,都成为他的手下败将,他造成了敌军60,000名人员伤亡,其中战死者包括20,000人。
英军在对福尔贝克的战斗中,不仅人员伤亡很大,而且花费巨大,按今天的物价标准,英军为了打败福尔贝克花费了英国150亿英镑,但是英国人却没有获得什么有意义的战果,因为英军从来没有能够在战斗中抓住或者击败福尔贝克。
福尔贝克留下的经验
福尔贝克在军事史上是一位非常成功的、极具天赋的游击战指战员之一。在任何时候,他都能够反败为胜,打败实力远远超过己方的敌人。同时,他也是一位纯粹的职业军官,他有着军人的素养,同时他又极为灵活和机智,作战从来不拘一格,他经常使正规而保守的英军对手惊慌失措。他面对20倍左右的敌军,毫不畏惧,而且将这些敌军打败,只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正式结束,他不得不投降。
可以说,福尔贝克从未在战场上被征服过。他和压倒性的优势敌人作战,将这些敌人打得一败涂地,他获得了他的战士——无论黑人和白人——的一致热爱,而且他的敌人对他尤为尊敬和钦佩,虽然他态度严肃,有时冷淡而不易接近,但是他手下士兵对他绝对忠诚。第一世界大战结束多年后,他访问非洲,他的数百名非洲老部下仍然集合列队欢迎他。
▲常胜将军福尔贝克
罗马尼亚战争,令人反思
罗马尼亚于1916年8月27日参战,首都布加勒斯特就在同年12月6日陷落,并迅速被灭国。这段短暂的战争,却给世人一个可以引以为鉴的教训,即军队的数量不如组织人员的素质重要,优秀的组织工作加上能干的指挥官,就会降低对方“数量优势”的价值。
“一战”开战前一年,罗马尼亚民众参战的民意逐渐整合。他们一致希望参加协约国这
一支先天不足的军队
一方。到了1916年夏天,协约国一方的俄军在布鲁西洛夫率领下战果丰硕,鼓舞了罗马尼亚人踏出重要的一步,即参与协约国作战。就是这一步,几乎使罗马尼亚陷于永不见天日的深渊。
罗马尼亚的军队在为期2年的准备中,数量虽已倍增,但实质上军事素质却大为降低。即德奥军队在艰难困苦的实战经验中,已壮大了他们的火力与装备;相反,罗马尼亚由于与外界的绝缘,军事将领的无能,军队一直无法从粗陋的民兵形态转型为现代化劲旅。
罗马尼亚步兵既无自动步枪、毒气装备、战壕迫击炮,又缺少机关枪。罗马尼亚10个现役师中,每一营仅2挺机关枪;而新成军的13个师中,8个师完全没有机枪。罗马尼亚的炮兵也不足,空军简直微不足道。罗马尼亚开战时仅储备了6个星期的弹药。而在布加勒斯特的一次兵工厂爆炸中,又有900万发小型武器弹药被摧毁。其盟友则无法履行维持每日300吨补给的承诺。罗马尼亚的后勤补给堪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