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过年(三) - 穿越之齐女之福 - 云外的云外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54章过年(三)

第54章过年(三)张甫祯想想道:“要不你带着胡广胡敞一起,年初一早上去拜年吧。”

这里的风俗是,年初一早上,小孩子们成群结队挨家挨户去拜年,往每家大门口一站,说声:“到你家拜个年罗,新年好!”主人家就会拿出糖果糕点出来分发给每个孩子,和欧美万圣节晚上,孩子们敲门说“不给糖就捣蛋”类似。只是一定要等人家开了门放了开门炮之后才能去拜年,绝不可去敲门就是。双胞过年八岁,正是玩乐的好时候,杨菲尔过年十一,好在身量不高,勉强也可搭个伴。

杨菲尔道:“为何非叫我早去?”

张甫祯笑道:“我想在新年里早些看到你。”

杨菲尔道:“你这高来高去的张大侠,什么能阻止你来?何必清冷的天叫我早起?”

年初一早上的拜年在太阳升起后就结束,所以孩子们都起的很早。

张甫祯笑道:“好好,你若不愿早起,我便夜里来勤些罢了。”

杨菲尔有些夸张的倒抽了一口凉气,笑道:“张公子,体谅一下,我可不会你的那些可以不睡觉也能保持体力的功法。”

张甫祯看她一会,却道:“这也没什么稀奇,我教你就是。”

杨菲尔道:“难吗?别叫我太费脑子。”

“不是太难,你先学着试试。”说着,便先教了几句吐纳口诀,要杨菲尔背下来,又教杨菲尔按此方法呼吸数次,指点要领,讲解不明之处。

不觉夜深。

忽然外面一阵脚步声,又伴着说话声音过来,两人俱凝神细听,不知何事。

却原来不觉已将到子时,那两桌打牌守岁的几人出来,拿着八个儿臂粗的大彩(大炮竹)出来放关门炮。

只听八声“通通”巨响,代表欢送旧年的离去,震得几乎一片地动房摇,左邻右舍乃至整个安淮府,乃至整个泰朝天下也是一阵炮竹声起,举国欢庆,除旧迎新,紧接着,子时一到,跨入新年,讲究的人家又要将刚刚关上的大门打开,准备长鞭炮放开门炮迎接新年,到时将鞭炮长鸣,举国欢腾,彻夜不停。

此时,即便是张甫祯和杨菲尔对面而坐,也是听不到对方说话,两人只静静执手相望,互相借着微弱的雪光,在对方脸上流连,伴着门外的鞭炮齐鸣,从他们初识的美好的旧年跨入充满希冀的新年,感受着岁月流淌的静好。

此时此境,看着眼前这美好少年,杨菲尔一时心头热流翻涌,他的到来,解了她的乡愁,他的勇敢,伴着她在黑暗的洞穴里前行,他的热忱,让她在此立足,他对她的情感,让她看到茫茫异世里还有一丝幸福的曙光。

一直待到子时前后那鞭炮声的轰鸣稍缓,杨菲尔便催促张甫祯回去了,自己已是困极。

却堪堪只睡到卯时中,就被前面一阵接一阵的孩子们的拜年声吵醒,匆忙起床出去给长辈们拜早年,却在叠被子的时候发现枕下放着一条云片糕,大红的纸包着,上面写着“步步高升”,不知是王氏还是沈氏所放,不由心里暖暖的。

先去了厨房,见王氏周氏沈氏三人都在里面坐着,正吃早饭,便向几人先拜了年,王氏笑着将杨菲尔揽到怀里,笑道:“你那糕拿到了吧,祝我家秀儿步步高升,今年长得高高的。”杨菲尔笑着从怀里掏出那条糕来,借着动作,脱离了王氏的怀抱,将糕放在桌上,笑道:“谢谢奶奶。”

沈氏笑道:“快去擦脸刷牙,回来我给你盛枣子吃。”杨菲尔笑着应是,去了洗漱间,看自己的毛巾已然换成新的,刷牙的杨柳枝也是新的,来到这个异世,杨菲尔觉得其中一件变好的的事就是刷牙,把杨柳枝的一端嚼开保留纤维,蘸上细盐刷牙,用完之后,剪掉用过的纤维,下次用时,再用新嚼的纤维,如同次次都用新牙刷。

自从学会在这古代刷牙的方法,杨菲尔再看观世音像时,就不由脑补观音大士刷牙的样子,一手玉净瓶里装着水,一手拿着杨柳枝,多像是要刷牙啊。

重又回到厨房,半碗红糖炖红枣已然盛好放在桌上,“枣”与“早”谐音,喻意今年好运行的早。那枣子炖了多时,上面一层红皮绽开,露出里面蜜色的枣肉,香甜糯软,杨菲尔匆匆几口吃了,这边沈氏一直候在一旁,迅速又塞了半碗鸡汤挂面过来,里面两个印着蛋壳龟裂花纹的茶叶蛋和一只整鸡翅卧在上面,杨菲尔只得努力将之消灭,这才推了碗赶去大门去看孩子们拜年。

只见大门门房处,围了五六个孩子,正各自从胡老太爷和沈老太爷手中接过一块沙琪玛和两个果冻,喜滋滋的走了,然后又一群孩子过来,如此一批接着一批,也有三三两两的,还有少数单独行动的。

拜年拜到花生和糖果司空见惯,大方一点的人家会给四分之一条至半条云片糕,多半也是认识这孩子,和这孩子家里大人关系不错的,可能拜到沙琪玛和果冻的人家却只胡家一家,孩子们刚离了大门口几步远,便迫不及待的打开品尝,瞬间便迷醉在那前所未有的甜糯和软滑里。

巷子里家家户户早在昨日扫净了门前,早上的地面又上着冻,不见积雪,只见满地红英,一眼看去,一条巷子,一路辉煌。

渐渐的走街串巷的孩子们被衣帽齐整的大人们所替代,今日不走远亲,只贺近邻,一路上,哪怕只是面熟,也不管是否要好,见面总要点头道声新年好!新年大吉!要好的近邻却会进去稍坐片刻,给人家家里的老人拜年问好,这一日,老人们都不出门,在家里等着晚辈们和邻家隔壁来拜年,喝上几口茶,吃两颗瓜子花生红枣,便起身告辞,又跑下一家赶场,人人满面春风,喜气洋洋,将一切不顺心的不愉快的都丢到旧年,让它过去,新的一年要带着全新的面貌开始。

虽然胡宅新立,但这一条金鸣巷谁不认识胡家,几乎都在胡家铺子里做过生意,打过交到,都道胡家为人谦和,又老实本分,有同在胡家一条书院街做生意的,更是对胡家印象颇好,以前这些商家也只是做蜀山书院的生意罢了,如今竟然东西南北的人都涌到书院街来了,整条书院街的生意都被带动起来,今年的年底的生意明显好于往年,怎不要去感谢一下,说几句客套话?

是以,直到中饭前,胡家已总共接待数十批前来拜年的街坊,家里男人们负责陪聊,女眷们则负责反复得端茶撤茶,上各种零食点心茶叶蛋招待来客,虽然是累了些,但那心里可都乐滋滋喜欢的别提多美了。

与早上的热闹相比,年初一的下午便没什么事了,打牌的打牌,补眠的补眠,杨菲尔睡了一觉醒来,闲着无事,便领着双胞和小鱼儿将院子里的四堆积雪堆成了四大金刚,擎天柱、蓝霹雳、大黄蜂和艾丽塔,每堆一个,便将他们的故事说给三个弟弟听,三个傻孩子听得入迷,即便四个汽车人堆完了,也还缠着杨菲尔十万个为什么。

年初二回娘家,可这对于刚刚团聚在一起的胡沈两家来说,只需再做一顿大餐来享受便可解决。

连日来这样胡吃海塞,杨菲尔已经感觉自己明显变胖了,原来那海尔兄弟的身材,近日胸口那处也有渐渐鼓胀的趋势,杨菲尔在心中猛翻白眼,这是要她经历二次发育之痛的节奏啊。

年初三一早,胡永强便领着胡康和双胞回了汤家村,头天晚上问杨菲尔是否回去,杨菲尔说路远就不去了,胡永强也不勉强,别人家孩子时时盼着跟大人出去走亲访友,自己这女儿却处处与众不同,却也不足为奇。

到了汤家村,先去了汤章程家送了拜年的礼品,因他家有年高的父母在堂。又去了村长家拜年,中午叫上汤章程一家三口,便都在村长家留了饭,席上聊到在府城的生活,这才知道,胡家竟已在府城购置了宅院,十分惊奇,连道不容易不容易。

还没到晚上,汤章程家已经提前备好了酒席,又叫上村长一家过去喝酒,直喝至戌时中晚上快八点,才总算放人回去,好在雪地上映着月亮十分明亮,汤朝富套了牛车直送到南城门,眼看父子四人险险赶上关城门前进了城,这才调转牛头回去。

年初四早上,汤正福带着两个儿子和两个孙子同着汤章程一家三口,坐牛车去府城里找胡家拜年,按照胡永强描述的位置顺利找到胡宅。

被站在大门外等着他们的胡老太爷和胡永强领进新宅,进了一个宽宽整整一间四合院,介绍了沈家人,又领着铺子里瞧瞧,见过一众徒弟们,这两家人纷纷咋舌,直说如今这胡家可真是发达了。

两家在胡家留宿了一晚,直至年初五吃了晚饭后再出了城门回去。

年初六铺子里开门营业。这个年,胡家算正式过完。胡康和双胞收了心,每日在屋子里看书写字,杨菲尔见沈静沈心二人也是个读书的苗子,便将双胞们的西厢房东屋腾出来给他们俩人同住,从胡康那处拿了些书回来给他们学习,叫胡康每日给他们布置功课作业,准备正月十五过后让他们一起去考蜀山书院。

换沈方睿从里面搬出来,自觉去了倒座房里住下,沈氏虽觉不妥,可家里也就剩那处还有空房,犹豫再三,沈方睿又一再保证并无关系,只得暂且这样安排了事。

考虑到年后沈方睿也无所事事,也无一技之长,铺子那边又抽调出一个沈静,便安排沈方睿进去从头学起,父替子职,期望他年长稳重,有朝一日,能为众徒之长。

感谢书友20170913170832306连日来投的推荐票,感谢支持!

推荐作者新书《尘云记》,欢迎围观收藏~\(≧▽≦)/~啦啦啦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