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黄埔培训
出差培训结束,之前公司领导要求写的竞品课件也写的七七八八了。
六月,一年一度的公司全国新商培训开始了。公司命名叫黄埔培训。
六月的羊城,不在空调间待着的话,特别难受。这时候组织全国培训,简直要了那些西北东北的学员的半条命。
培训地点选择黄浦区的一座度假村。靠着海,还能看到军舰。
报名当天,大家都很兴奋。会议室还挺大,前前后后坐满了一百五十号人。
一共分了十个组。队名也是五花八门。什么“五湖四海队”“杀单队”勤售队”“闪电队”“地表我最强队”“跨越队”“山海队”“梦之队”“撸袖队”“铁拳队”。
队名队呼也是五花八门。比如“勤售勤售,勤奋销售”也是雷的没边了。
此情此景,感慨颇多。
于是做诗一首《江城子》
五湖四海同分享,勤销售,杀单王。闪电出击地表我最强。裂变思维共跨越,山海间,梦启航!
相识相知永难忘,共进退,齐成长。有家有爱,有你更闪亮!撸起袖子铁拳上,出黄埔,更辉煌!
这一篇文章融入了所有的队名,也成为了第一天最亮的闪光点。同时也让这个培训高级起来了。
第二天早上七点,公司聘请的拓展老师把大家叫起来集合,绕着山路跑了半个小时,各个累的半死,然后回去洗漱换统一的学习服去吃早餐。
八点,公司领导开场。然后各个队伍风采展示。展示结束。聘请的学习机构的老师上台分享销售课程。
上百人的大课培训是需要掌控节奏的。如果没有带动节奏的能力,下面绝对一片人睡觉给你看。
老师非常优秀,毕竟人家一节课8000块。一上午的课程,就讲了六页ppt。而且大家还都收获满满。
下午是终端实战课,也是聘请的外部老师。整体的节奏感和肢体语言都非常到位。这种现场参与的学习方式,才是最快的学习方式。
晚上安排的是演练,各个队队长组织搭配公司内部老师组队,相互配合演练。
学习这个东西,需要的就是氛围。当氛围起来以后,睡觉就显得非常多余。亢奋的状态,持续到凌晨两点多公司领导过来赶人。
第三天,终于轮到了我们内部产品培训啦。包括我的竞品分析课。
才入职半年不到,被安排讲竞品课件。其实是非常不合理的。但是,这种事情只能安排我这种新人来做。因为有点坑。
整个课程很难把握尺度,也不能刻意造假。没有完美的产品,何况这种差异化很小的墙纸。最后的结果就是博采众长的,似乎啥也没讲的度过了非常尴尬的一个小时。
其实当时就感觉我搞砸了,职业生涯差不多了。大领导坐在下面,看着我半天。
结束以后,我还是很激情的做了个结尾。出门以后,找到一个大树。坐在下面,慢慢点了根烟。
这时候,大领导走了过来。在我一脸懵的情况下,找我要了根烟。非常熟练的点着以后,来了一句,还不错。
领导懂与不懂,对于新人太重要了。那一刻,一个大老爷们,终于绷不住了,泪流满面。
领导的认可,意味着你进入了领导的干部储备池。
黄埔培训结束以后,东北大区和西北大区同时联系大领导,要求升调我去营销部,担任片区经理岗位。
领导也没有直接说让谁带我,大概率是等两个大区自己开条件。
我在重市做活动。这趟也是个填坑之旅。培训部领导自己答应老板,过来做联盟操盘执行。然后发现他自己做不了。
十四个大品牌的联盟落地,租了商场一楼中厅。各个品牌一起投钱,当地的主持一场的费用要3000元。我们的点将费去重市才700块。而且只点一天。
这种活,典型的事多钱少人累。所以,顶锅,填坑的事情,就安排我来了。
头一天到重市,想着早上到的,去店面培训一下,赚一天的钱。老板也坏的很,为了省点钱硬拉着你到处逛。一句都不让我讲。
因为要搞联盟主持,所以我说要熟悉一下各个品牌。老板拉着我转了一下,真正的蜻蜓点水。我说这样我没办法去讲呀。
于是乎,老板让各个品牌给我写了份简历。把我送回了酒店。
在酒店准备明天下午的联盟活动,苗大区打电话过来,说谈好了,安排我去西北,负责陕、甘省。并和我激情澎湃的聊了一个小时。总之就是:大好前程,赚钱满满,大有可为。
一顿鸡血打下来,我知道重市将是我最后一次培训师活动了。我本身就是一个感性的人,所以决定不和这个小格局的老板计较。专心给他做完这场活动。给自己的培训师生涯画个圆满的句号。
晚上对着镜子练习,拿着手机录音听自己的语气和措辞。直到能够熟练的掌握十四家品牌的大致优势和卖点。同时还要熟悉活动与客户互动的节奏。
第二天中午。舞台已经搭好。各个品牌提供的礼品也堆了个礼品堆头。礼品都很廉价,唯一比较不错的还是我们自己店面的一套刀具。
下午一点半开始,就开始有客户过来抽奖和领礼品。这个活动主要就是联单奖。签单品类越多,礼品越好。
所以客户陆陆续续来了以后,我的工作也就开始了。
维持现场秩序,采访获奖客户。组织大家抽奖。讲解各个品牌优势。
说实话,非常的累。加上头天晚上休息不足,只能喝红牛顶。就这样一直坚持到下午五点半。
连续四个小时的站台,还有宣讲,直接然后我腿都软了。好在整个流程出乎意料的好,老板和联盟评价也很高。不过只字不提加钱的事情。就这样700块,给他喊了一下午。
晚上吃火锅,是当地特色。还叫上了他们的联盟会长。一顿表扬下来,最后意思也很明显,这么便宜,下次再找你。
我赶紧打住,告诉他,这个是领导关照重市商场,平常这样的活动,至少2000元一场起。不然没人过来。
那个会长也比较有意思,拿起酒杯就要喝我不醉不归,似乎还要建立感情一样。
晚宴结束,回到酒店,拿起手机,梳理一下这段时间的经历,感慨万千。培训部待的一波三折,填坑背锅也是一种成长。人总是需要被逼一把的。
感慨万千的用微信发了培训活动中的九场高光照片,正式结束了一段培训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