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炀王府 - 上陵赋 - 鱼陇曼衍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上陵赋 >

南炀王府

南炀王府

含章宫,宝爵台。

此处是宫中制高点,乃陆朗处理常务和颐养休憩的处所,甚少召见过陆羡。往常他只有下朝往西邸时会路过此处。

陆羡入门时,对着周遭环境,颇有些陌生,不免眼观鼻,鼻观心。

陆朗放下一沓折子,等陆羡近前,方才开口。

“朕本欲细细择出皇子在南境建藩王府,替北霁掌着南疆的大小事宜。你既自请,朕便允奏。兹事体大,你可挑出几个称心的人,带过去助你开府。”

“儿臣全听父君差遣。”

“朕思来想去,若那个庾家儿郎还愿意跟着你,便带他去吧,与在京中的品位和俸禄相当,也不算怠慢。你当明白,朕在南境设藩镇,便是为了来日南北一战开路。上一回东瓯临阵避战,我数万大军往来平白折损,你有失察之责,朕没有罚你,是因为当初你本也是临危受命,朝中微词大抵不该你受。”

陆朗竟有些宽慰之辞,陆羡实在讶异。

“况预备好兵分几路,算准与东瓯的斥候卫迎面相对,实有先见之明,减轻了北霁军的损失,这一点,你做的,倒也不错。”

陆羡躬身插手而立,听闻出话中罕有的关怀之意,垂首间一时凝噎,未能及时回应。

半晌,陆朗又极突兀地附上一句。

“南境不似北地寒凉,你正好借着机会,调养调养身子,朕会从太医院拨一人跟着你过去立府。”

陆羡顿了一顿,应声称谢,“儿臣谢父君关怀。”

“至于王家的婚事,前日太尉下朝后不请自来,在宝爵台跟朕剖白,自认门楣有玷,配不上与宗室的这桩姻亲,倒也算是有自知之明。你且在南境安生待着,你的婚事,朕和葳蕤夫人会再替你瞧瞧。”

“儿臣遵旨,只是身兼重责,婚姻之事,儿臣以为不必太过紧迫。”

陆朗嗯了一声,便摆手要休憩,再无旁的话。

陆羡匆匆告退。因着陆朗这番话,中涓送陆羡出宝爵台时亦是格外客气。

*

陆羡当然明白,今日父君待他和煦,并非转性,实则借了他这柄刃,捅出王氏的疏漏,便能大大削弱朝中大皇子派系的势力。同时还一举试炼出一位纯臣——按察司使周勃。其身无背景,更好供陆朗在世家势力的夹缝中拔擢差遣。

陆朗近日最忌惮的,便是这位往常最放心的大皇子。其于朝野中的声望,这储位颇有非他不可的意思。陆朗自是不能让这种局面存在过久。

陆朗虽封了陆羡做南境藩王,还择了最富庶的南炀替他立府,但却并未划分藩国界限。

换句话说,他就是个有名无实的藩主,到了南境无一兵一卒,无食邑税收,如何拿捏的住地县的官员。

陆羡此番多的是无形的仗要打。

父君当真垂怜了么?好像他和大哥此番,都损失了不少。

陆羡复盘一番,不得不在心中敬服他这位父君的缜密心思。

他尚还差的远。

*

不日陆羡便携西邸府中众人轻车出长安,往南炀去。

陆羡掀帘望出去,此间正是仲夏时分,朱雀大街一线皆是榆树枝繁叶茂,如亭如席。

他没有太多不舍。

庾缗下朝换了常服,在四方馆前的出城必经之路上持柳枝而待。

“臣恭送南炀王殿下,此去山高水远,一路珍重。”

陆羡闻声,见是庾缗,便匆忙下了车。他朝身后略行一眼色,示意不要跟上前。

“庾大人杨柳之思,在下心领,不胜感激。”

“臣等着殿下归来的一日。”

陆羡听来莞尔,便想打趣一阵。

“这话听上去可无经纬注疏,大人是博士,何曾见前代外放的皇子有召回的一日?”

“若是南炀王殿下,臣,有这个信心。”

“好,孤借你吉言。”陆羡琅声笑得肆意

他二人谈话处离车队尚有一段距离,卫绾与周围的人皆面面相觑,不知何事令主子如此畅快。

*

临安城,宁宸宫,隐园。

“陛下,这酒莫要沾这么多,陛下这般喝又要发头风。明日还要早朝,若散不了酒,奴才又要被那帮大人参上个殃国的罪名。”

裴尚揽着李澹要夺过他的酒爵,年轻帝王正散发卧于几上,魂神恍惚。

为免口舌,裴尚转首使一眼色,屏退了其余宫人。

李澹半睁着,眼底浑浊,见眼前少年的笼冠下面容清婉白净,又一幅扭捏样子,似想起了什么趣事,一面含笑,只口中喃喃。

“放肆,你哪里有这么大的能耐,前日在园中引筝,风分明往东面吹,朕反让你往东行t,你都不敢偏西半毫。谁会怪到你这么个怂胆子上去。”

那裴尚顿时便委屈的要含泪。

“陛下,您是不知道,奴才每日回直房,那些近处的小黄门虽然看着您的面子,不敢直接顶撞我,私下里如何编排的都有。连他们都知道,谏院的人日日在朝堂上扰地陛下心烦,常攀扯些奴才的罪名。奴才实在是心疼陛下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