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夜半猫叫 - 记录:民间故事 - 里见小光钻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第1章夜半猫叫

学生时代,我向来都是一个人走夜路回家。幸亏有城市的灯光照耀,才没那么的孤单。到了高中,有了晚自习更是如此。

在我上学往返的途中,一条小巷是走捷径的必经之路。

这条巷子本是片野草杂生的荒地,被想省时间的人们硬生生踏出一条路来。后来在城市规划下,填了砖瓦,铺了水泥,做成了一条巷子。不过墙不是很高,顶多两米,距离能过并排两辆车,也算宽敞。

春夏秋冬,我光走这条巷子就十年。时过境迁,城市发展越来越快,这条巷子却随着旧事物被遗忘,能经过的车屈指可数,也就剩些附近的住户能经过这条巷子。

被遗忘的巷子里,除了剩些老住户经过,还“收留”着不少流浪猫。

流浪生活让它们不再像宠物那样可爱,干净。也不会主动靠近人类,除非在饥饿的时候,恰巧你身上带着味道大的食物。

对于脏兮兮的猫来讲,人们避而远之,没人想去抚摸,甚至有时还会被从车下面窜出来的它们吓了一跳。

这条巷子,是它们的庇护所,也是它们这些“流浪人”的天堂。

常听老人说,猫在半夜叫的时候,是特别瘆人的,尤其在四下无人,寂静时分,说明有什么脏东西在附近。

但有现代生活常识的人来讲,只不过是未绝育的猫,到了发情期而已。更何况这些流浪猫,没有主人的照顾,不可能有绝育之类的经历。

我家以前住在五楼,也没切实听到过,我也从未相信猫叫的迷信故事。直到后来我家搬到了一楼,才不由得我对夜半猫叫产生了恐惧。

父母卧室居南,我的卧室居北。正对着马路,视野开阔,即使晚上屋内不开灯靠着月光也已经很亮了。

那天,我复习功课到了深夜,刚收拾好东西钻进了被窝。

突然一阵猫叫惊起了我一身冷汗,不同于平常的宠物猫的叫声,而是一种很长很沉闷的声音。

即使知道是猫的发情期叫声,却还是让我感到害怕。

那种声音仿佛不再是求偶,而是一种不甘的悲鸣,一声声叫得我的心一直在打颤,后脑勺开始像打了麻药一样缓缓发木。

我没敢动弹,心里又想起了老人常说的话,泛起了嘀咕。

一段低沉且平缓的猫叫后,紧接着传来一阵声嘶力竭的哀嚎,就像被踩到尾巴一般的惨叫。

当恐惧降临的那一刻,自己已经不知道该如何做下一步。想去开灯,却更畏惧黑暗中隐藏些什么。只能祈求这只猫尽快地离开。

通过薄薄的窗帘,能通过月光模糊地看到外面。

只听扑通一声,有什么东西落在了窗外的台子上。是只猫的影子,这一刻,我屏住了呼吸,望向窗户,紧紧地盯着影子的一举一动。

还好,那只猫来回踱了几步,便从窗台跳下,没了踪影,随之消失不见的还有那段瘆人的猫叫。

不过,即使没了那声音,我也没敢轻举妄动,等了十分钟,才以喝水的名义,开了灯,到客厅缓解一下。

当亲身体验到那个时刻,有些东西不由得你不信,思绪往未知的存在上靠拢。这远比看恐怖电影来得更加真实,没有背景音乐,没有惯用套路,却能将最原始的那种恐惧挖掘出来。

从那以后,我对夜半时分的猫叫有了种强烈的排斥感,备了盏台灯,再有此类事情发生,方便第一时间打开。黑暗中,哪怕一丝光亮,往往给人带来了巨大的希望。我想第一个发现火的人类,他的内心一定充满了安全感。

本以为就这样平淡的度过高中时代,却在临近毕业时,又和这猫叫撞了个满怀。

那年冬天,过冷的天气让北方城市的居民很早开始了休息,大街上也仅剩些下晚自习的学生和加了晚班的人。

刺骨的寒风让我戴好了帽子,防止耳朵冻伤。为了尽快回到温暖的家中,我抄了近路,走进那条已被遗忘的小巷。

没有半点灯光,凭借着月光,走在这漆黑的巷子中。

起初,还有些许寒风,让我裹紧了身体,迎风而上,眼睛流出泪水的瞬间结成了霜,沾在睫毛上。

等到路程走到一半,风逐渐停了下来。能听见我的脚落在地面的声音,不断地在巷子里回荡。

这时,从我的耳边传来了一阵熟悉的声音,猫叫。

我不知道这些流浪猫在冬天是怎么生存下去的。是在居民楼道里求生?还是在刚熄火的车子下取暖?还是过着有一天算一天的日子。

不过在寒冷干燥的冬天,能出现在这小巷中的猫。不得不让我怀疑,它是否真实存在。

于是,我稍微放缓了脚步,仔细听着声音的来源,我想确认这只猫真的存在,而不是我碰到了什么奇怪东西。看不见的东西,往往更加诡异,更加令人猜疑。

一声声猫叫,勾起我对民间猫的各种故事的回想。黑猫引起尸变,墓地出现黑猫,诸如此类。不能回头,此时的我心中的这一想法什么也不能撼动。

我用眼睛的余光扫视着巷子的两侧,盼望着能在墙头上,捕捉到它的身影。

可惜,只有月光下略显透亮的墙壁,并未有什么移动的身影,让我不免开始紧张起来。

可能是戴着棉帽的原因,听到的声音不断在耳边回响,让我感觉那猫近在咫尺。

我的潜意识告诉我,只是心理作用。而我的身体告诉我,跑!即使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我也不顾一切开始奔跑,而那猫叫,也随着我的奔跑也跟随着,从未离开。

我再也没办法忍受下去,咬着牙,攥紧了拳头,向身后以及四周使劲地乱挥,嘴里也是大喊,却什么都碰到,巷子里除了我,没有其他生物的存在。

脱了棉帽,也没再听见猫叫。心有余悸,就这么脑袋挨冻回了家。当我和家里人叙述,他们也并没有太在意,开始有点好奇,最后也无趣的睡觉去了。而那份恐惧,我明白,他们是没办法理解的,无论我讲的多么地细致入微。

考了大学,离开了家,也没再在夜里走过那条巷子,但那段往事我却如鲠在喉,成了我挥之不去的一段记忆。

曾经我问附近的住户,这些流浪猫是怎么挨过冬天的。

“能熬过去的想办法躲在哪里,掏个垃圾能勉强活下去,熬不过去的就那么冻死在街道上,等着环卫工人早上处理。”

我想,那晚遇到的可能是哪只流浪猫没能熬过去的哀嚎吧。

形单影只,孤身漂泊在城市的街道中,没有稳定的食物来源,没有温暖的住处,更没有任何人的关怀。即使消失不见,也没有人知晓,只能当做故事流传到一个又一个人的口中。

当我来到他乡,走在夜间的道路上,也遇到了不少流浪猫,它们很安静,或许是刚接触流浪生活,还很干净,眼神中还充满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我抬头仰望星空,希望那些流浪猫有个好去处,也希望自己,别成为一只流浪猫。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