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老者
“彭超死了。”刘警部抽出一根烟,放到嘴上,他知道陈言不抽烟。
“怎么死的?”
“咔擦。”刘警部点燃了香烟,深深吸了一口,表情有些颓然:“在看守所里面,吃了有毒的东西,等狱警发现时,已经没救了。狱警还在他衣服口袋里面发现了遗书。”
不等陈言说话,他接着道:“周关也死了,车祸,货车司机酒驾。”
陈言沉默片刻,周关正是宣布延期审理的法官,他问道:“你怀疑是......杨家?”
“对,我担心你也会被他们报复,就过来看看。”刘警部看着防盗门内杂乱的客厅,“看来你运气不错。”
不错个屁,原主都死透了。
陈言在心里吐槽了两句,便问道:“有证据指向杨家吗?”
刘警部摇了摇头,将才吸了两口的香烟丢掉,“没有证据,看守所内部在自检,但现在的说法是毒物是彭超自己带进来的。”
“酒驾的货车司机呢?”
“他什么也没有交代,像个老实人一样。”
“你信了?”
刘警部狠狠踩灭了地上的香烟,“他妈的,信个屁!”
他看着那两个搜查的警察走了出来,便拍了拍陈言的肩膀:“你自己小心一点,最好这一段时间不要出去乱跑,有事来找我。”
陈言点点头,他便跟着那两个警察一起离开了。
警察上门的事情算是结束了,陈言看了眼贴着封条的对门,也没有回卧室,带上钥匙就出了门。
他来到公寓附近的一家酒楼——原主记忆中经常来这里吃饭,站在酒楼大门前,看着颇有气势的牌匾,轻声念出了酒楼的名字:“金凤酒楼。”
“以后就要叫金凤酒店了。”一旁有个陌生地声音响起,带着些许遗憾的腔调。
他头发长而花白,用一根白色发带绑着,身穿一身青色长衫,脚上踩着深灰色布鞋,装扮十分复古。
见陈言的目光在注视自己,老者轻轻点头,便走进了金凤酒楼中。
陈言跟着他走了进去,此时还没到饭点,一楼大堂内没有几桌客人,他找了个靠窗的位子坐下。
穿着白色衬衣,黑色马甲的年轻服务员立马走了过来,将菜单递到陈言面前:“上午好,客人。要吃点什么?”
陈言把整个菜单看了一遍,但没找到昨天吃过一次就难以忘怀的宫保鸡丁和回锅肉——菜单上都是些西餐的名字。
他看着酒楼内部中式的传统装修风格,心中有些好奇,但没问,随意点了一份牛排。
这时候他才注意到刚才在大门前有过一面之缘的老者正坐在他旁边,老者刚好也点完了餐,与陈言对视片刻后,回以陈言一个善意的笑容。
服务员很快就去而复返,将装着牛排的盘子放在桌子上,“请慢用,客人。”
服务员离开了,陈言拿起刀叉,飞快地解决起来。
他要的七成熟,牛排一分为二后,中间还有一丝红色,但血水已经被煎熟,配上黑胡椒汁后口感相当不错。
等他吃完,正要招来服务员付账时,老者已经离开了,被服务员端走的沙拉似乎都没有动过。
付了账,离开了酒楼。
他回到了公寓,钻进随身空间中,练习了一阵子的法术,又看了一会儿魔法书。
专注于一件事时,时间的流逝往往会更快,当他读完了整本书,将所有的法术咒语抄录在一个新的笔记本上后,外面已经是灰蒙蒙一片。
这一天,快要结束了。
陈言离开了公寓,想找一家中式的餐馆,但他家附近好几条街居然一家都没有找到,全都是西餐厅。
他往更远的街区走去,终于在某条有些破败的街道上看见了一家写着地道川菜的餐馆。
餐馆内人不少,只有角落的一张桌子还空着,他赶紧过去坐下,年轻的女服务员走了过来,热情地问道:“要吃点什么?”
陈言看着写满了菜名的墙壁,随口点了两个菜,女服务员拿着笔和纸记下菜名,又问道:“现在人有点多,可能要等一会儿,您想看报纸吗?”
陈言点点头,那女服务员走到后厨,没多久又到柜台上拿了一份报纸递给了他。
他刚打开了折叠着的报纸,一个身影站在了他对面:“请问,我可以坐在这里吗?”
陈言抬起头,顿时有些惊愕。
那人也看清了陈言的脸:“你是今天中午的那个年轻人?”
“对。”陈言点点头,“老先生请坐。”
来者正是中午在金凤酒楼遇见的老者,他在陈言对面坐下,好奇地问道:“先生家住在这附近?”
陈言摇了摇头,老者接着问道:“那先生怎么会到这儿来吃饭?”
“中餐更符合我的胃口。”陈言回答道,他倒不是觉得西餐有多难吃,只是和前世的食物太像了,完全没有中餐来的新鲜。
老者一边招来女服务员点菜,一边有些遗憾地说道:“现在还喜欢中餐的年轻人不多了, 大家都把中餐馆叫做馆子,是平民的饭菜。把西餐捧得很高,是文化人的饭菜。认为用筷子粗俗,用刀叉优雅,特别是那些去西洋留学回来的人,洋鬼子的好东西没学到多少,洋鬼子的习气倒是十足的像!”
他又看向陈言,似乎觉得自己把陈言也骂了,便问道:“先生可留过洋?”
陈言摇了摇头,“没有,我在冰港出生,很小的时候就回到了祖地,然后就再也没有出去过。”
祖地是前朝在海外建立了众多藩属国和殖民领后才出现的称呼,是藩属国的汉人和殖民领的汉人对中央帝国的代称。
老者点点头,也介绍起了自己的经历:“我很小的时候被一个教书先生收养,后来他死了,我继承他的学堂。学堂虽然很小,但那时候还没有公办的学校,来上学都是附近居民的孩子。再然后旧朝取消了科举,下令要做公办学校,要让每个人都能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