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重生 - 烛九阴乱齐记 - 默姬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武侠修真 > 烛九阴乱齐记 >

第287章重生

第287章重生

带着太子妃的嘱咐,李哲昏头昏脑的去到关后的宫门外。见他没有哭得昏天黑地,还知道换了丧服,只是脸上有些泪痕,关后心里稍有安慰。这才是太子的做派,必须是临大事而心益静。

关后眼睛看着旁边从容不迫,紧跟李哲的魏应儿,觉得这个太子妃选的还不错。知道轻重。李哲这个时候,身边就缺一个得力的人。

李仁?关后想了想,李仁已是亲王,若是重用,可没什么可以拉拢的。

做帝王的,若果手里没有钳制臣子的利器,这个臣子可就不能用。

李仁,好像对什么都没兴趣。

这样的人,这样的身份,要不是真的是个清心寡欲的,那就说不定是个心怀鬼胎的。

李仁先放放吧。

见到李哲,关后心里已经转了几百个圈,把要安排的事,给他配些什么样的人,都想了个遍。这也就只用了百息的功夫。

魏应儿拜见了关后,便去主持后宫布置灵堂的事了。

按说这应该是皇后和太子的事,但皇后急着布置大局,太子浑浑噩噩的也指望不上。便只得由太子妃暂时主持了。

儿媳妇张罗也不算违例,事急从权。

只是魏应儿惦记着李哲即位的大事,总是有些心不在焉。

她事先提醒李哲,关后说什么,都要答应下来,不要违背了她的意思。如果可能,多安排几个自己好用的人,比如,岳父护国公。还有就是自己的封号。

常理说,太子妃是正妻,如没有极大的理由,比如无后,忤逆什么的罪状,就该直接入主中宫为后。

可是,魏应儿现在还没有身孕,而关后现在就是李哲的天,她要是废了李哲再立相王,那就真是毫无办法可想。

这些事说起来都不是她能算计的,只能凭着关后的喜欢,可是,离皇后之位一步之遥,若是生变,这辈子也就没指望了。

魏应儿想着皇后的位置,而关后压根儿就没考虑这个事。

她忙着趁着这个时机,把自己的人安排进两省六部。而魏应儿的算计,都摆不到自己这里。

李哲要接掌大权,还早着呢。

因此,等到魏应儿得到消息,李哲十日后即位,自己正位中宫,却简直像捡来的幸运一样。

她对关后是崇拜的。因此,她事事也都学着关后的做派,琢磨关后的想法,虽然对她来说,有些吃力。她一路走来,都是没想到的机缘。

但是她拿关后的经历对照自己,关后,还做过尼姑呢。不也一样如今是太后了?

九阴听慕容大郎带来的消息,却是有忧有喜。

喜的是,关后似乎没有称帝的意思,如今将太子李哲推到大位上,这大齐的国运岂不已经顺利过渡了?师傅的命令也就可以交差了。

忧的是,李哲能不能顺利即位,即位了,能不能接过大权。难道关后不放权,师傅的使命就没完?那师兄他们可就烦死了。

让他忧心的事马上又来了。

他被封为青州刺史,即刻上任。

裴敏儿立刻感到一种危险来临的气息。

李哲在朝堂上近来越来越被太子倚重,当时她就劝过九阴,九阴只是对她苦笑一下。

看来,如今这些都落定了。关后从来没想放权。李哲即位,按理说是放自己人在重要位置,怎么却只看到一批又一批关后的亲信升职的消息?

李哲即位时,所有的人事安排都清晰了。

太后临朝称制,辅佐朝政,凡是不亲近关后的,都发落到下面去了。

九阴不在意,反而劝敏儿,“如今的样子,又要站队伍了。我若留在朝堂,难免不卷进太后跟皇帝的纷争。如今只是外放,也没有贬谪。这便是最好的了。过几年,皇帝顺利接了权,那时我更不需要做什么官了。何苦着这个急呢。”

裴敏儿听了也有道理,于是也不去管它谁升谁降的。去青州的准备已经让她操心了。

李稚的葬礼盛大无比,李哲扶棺,哭得伤心。谁都看得出来,他是真的伤心。魏应儿怕他苦坏了自己,又不好劝,只得安排了身边的人随时来报告。

太平公主跟着关后,泪花儿不停。

阿耶生前最疼她,如今去了,她在这世上就只有阿娘可以孝顺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

有了孩子,她更加理解阿耶阿娘对她的爱,她想起阿耶为了她,宁肯冒跟吐蕃翻脸的危险,也不愿把她远嫁。

这世上有几个帝王可以如此?

为了自己的统治,将亲生女儿嫁给外人,求得一时的安定。这样的君王,是真君王,抛舍一切。

而自己的阿耶,才是君王里的真英雄。明知拒绝有风险,也不肯舍弃自己的幸福。太平的泪水止不住,可是在娘身边,她也不敢流露太多伤心。

她知道,关后才是真的伤心。

阿耶对阿娘的好,也是不顾一切。

外人总觉得是阿娘太厉害,谁知道其实阿耶才是真厉害。

她从来没见过阿娘违背过阿耶的意愿,哦,除了后宫。阿娘把后宫治理的都快没有后宫了。

可是不管是立太子还是出征,还是官员任命,其实都是阿耶做主。阿耶不放话,阿娘也不肯做。

阿娘太懂阿耶了。

关后的心里一面枯竭,一面重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