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改名
第288章改名
太子李哲在一片戚戚然里接过皇位,定该年为永隆元年。封太子妃魏应儿为皇后,给自己的娘封了太后。大齐此刻,先帝时的老臣慢慢离开,后面接上来的都是李稚一朝新选拔的官员,而关后对这些人把握的可真是得心应手。
自然这样的皇帝做起来容易,也难。
李哲开始觉得有麻烦了。
他定下来的朝政大事其实最后都要给太后审查才能定论,太后也不怎么给他面子。当然,李哲真是不懂的时候就交给太后定夺,可是有些事,明明不怎么重要,他也没有权力定,每天跟傀儡一样,每件事最后都是请太后定夺。
烦都烦死了。做不做皇帝没关系,做了皇帝说话跟放屁一样,这才难受。
李哲只能定夺的是给弟弟李旭轮改个名字。
李旭轮大了,正妻也娶了,侧妃跟正妃给他生了好几个儿子了。有一天李旭轮在家读书,发觉按书上讲的,名字跟命势很相关,于是请了道士来给他测名字。道士算完,说他最好用单字,不要用复字。
李旭轮可是很轴的一个人。他便觉得这个名字要改,一定要改。于是他给皇帝哥哥打了个招呼,要改名。
李哲觉得这事好办,两个字,去掉一个不就完了?这也要烦我?
还是皇后魏应儿一眼看明白了,“相王哪里是要改名,他是要连封号一切改。否则,这事宗室里就办了。你就给他换个号。”
李哲这才明白关窍。
这大齐的臣子,连朕的弟弟算上,说话都这么绕啊。
有啥不能直说的?
不久改名改封号吗?这也要考我?烦死了烦死了。
可也就这事他能做主。不然,太后连儿子改名都管,自己这个皇帝就真的是儿皇帝了。
李哲大笔一挥,去掉。。。。轮字,干脆旭字也去掉,单名一个旦字。
王号嘛,不想用相王,那就豫王。
行了行了,就这么改吧。李哲不想给自己添麻烦。既然太后不想让他累着,他干脆就什么都不干,轻快。
这样李旭轮改名李旦,封豫王。
魏应儿笑道,“象是瑞兽,代表安和、祥乐,这是豫字的本意。而声部用予,是表示了嬉戏的声音。是谓声旁表意。不想做辅佐你的王,你就给他一个豫王。”
相,有辅佐支持之意,而豫,喜豫说乐之貌也。
李哲想想也觉得自己随笔一选,就很好。
不愿意在朝政上折腾,就做一个闲散安乐的王,好像不止是李旦的愿望。要是自己还能做回英王,那可是世上最得意的事了。
跨年之时,九阴回京了。
是皇帝的意思,说让青州刺史回来汇报地方上的情况,其实,就是李哲想他的仁大了。
这天早上,阴雨下了一会,就开始改做雪花飘落。
那雪铺天盖地,密密麻麻。一时间天地万物不分彼此,房顶白了,树也白了。路上行人稀少。
一架马车冒着大雪往大明宫而去。
九阴如今将以前的吴王府邸又买了回来。还住那里。从他家去往大明宫,可是不远不近。但是气候太冷,雪花打的马儿也裹足不前,须得多给个几鞭子才能继续行走。
家里的马夫披着油布衣,戴着蓑帽,可是雪花密集,眼睛也睁不开。
“大王,陛下怎么赶着今日要见你,这雪大的,要不要改日去啊?”马夫见实在走不动,多嘴道。
九阴喊道,“再大也要去,陛下等着呢。”
李哲在宫里拿着面前的狼毫发楞。
快一年了。
登基快一年了。
可是,自己却越来越不能安睡了。
他已经明显感觉到太后对自己的不满。刚开始,他以为是自己做的不好。后来他发现,不管他怎么做,都得不到太后的赞许。
这些,都只是因为太后的期望太高了。
他结果先帝的位子时,他以为,一切不过是自己守住祖宗的大业,再做个英明不昏聩的帝王,加上爱民爱社稷,已经是个非常了不起的皇帝了。
可是一年来,他发现,太后要打破所有的规矩。
比如太宗皇帝曾经的恩科取士。不过是做为正常的举荐制度的一个补充。给寒门士子一些希望,让他们努力修学,改变自己的命运。如此,天下寒士即对皇帝感恩,也不动摇世族权贵们对权力的执掌。
可是,太后要做的,是推翻这一切。
她要的,是将恩科变为三年一次的科举。
今后所有的士子,所有的世家子,想要入仕途,就得要学经习典,还要写一份对朝政的试卷。
这是颠覆了千年来为官之道,谁也不能再只凭父辈的官荫,就轻松的进入官场。
这样的做法,一是可以将天下士人之心笼络过来,二是打压了世族的气焰。今后,可能在朝堂跟他们针锋相对的就是他们曾经看不起的穷书生。也许,这穷书生昨日还在给他们家耕种。
这些,都是魏皇后慢慢体会到,慢慢告诉他,并且要他学会揣摩太后心思,切不可违逆。
一件件的事情过后,他发觉,自己这个皇帝,可能真的一直在薄冰上前行。而哪一天薄冰消去,他便会溺水。
掌握春风的,正是自己的娘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