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书坊交易 - 烛九阴乱齐记 - 默姬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武侠修真 > 烛九阴乱齐记 >

第215章书坊交易

第215章书坊交易

范邠州跟慕容大郎怎么看都打不上交道。就像河里的鱼跟岸上的树,本来永远都不会有交集。两个人,一个文邹邹正气浩然,一个懒散好赌成日吃喝玩乐。谁知世事难料,两个人偏偏不仅打了交道,还交上了朋友,当然,是忘年交。

范邠州如今已有四十上下,慕容大郎不到二十,两个连吃饭都吃不到一起的人,结果,却因一场奇异的缘分歪打正着的成了莫逆之交。

遇到慕容大郎前,范邠州是个很传奇的人。

因为,他做了快十几年的知县,把陕州的知县都做了一遍,却没有机会升迁,倒不是他官声不好,他的官声倒很是不错,只是每次考量时,他都不在擢升的名单上。

有的人就是这样,不管他怎么辛苦,怎么埋头苦干,都不如别人运气好。

他才把地方的水政梳理好,定下策略,准备整治水路,梳理河道,便被换到另一个地方继续做知县。

而继任者不用跟他一样辛苦奔波,考察地形水脉,只需要把他已经考察好勘测完并制定毕的水政照本宣科的实行下去,不到一年功夫,便大为改观。

于是,政绩有了,官声来了,这样的官员不升迁总不能把已经离任的范履冰叫回来升职吧?

于是他年复一年的当着知县,而身边的人一波波的升职履新。

范履冰后来觉得是自己的名字没起好,否则怎么只有自己不停的履冰,给别人净留下了大道光芒万丈?

等知县当遍,朝廷也没办法,只好将他放了散官,升了一个从六品的通直郎,没有实授官职,回到京城日日闲散,这个年纪,范邠州也不对自己的未来报什么希望了。他就一个爱好,好读书。

慕容大郎是从来不进书坊的。他只是略识得几个字,反正他也没有爵位可袭,岭南读书人不多,他也不好读书,因此只管玩到大。

谁知那日为了给刚结识的一个纨绔寻找兵书,自然,也不会是纨绔要兵书,是纨绔的爹要寻的一本兵书。慕容大郎打听到王記书坊有一本孤本藏着,就去求。

慕容大郎也不懂兵书,只跟着这老板要买。

书坊掌柜一见这人说话也不懂书,也不知道此书行情,还特别着急,便将价格翻了十倍,跟慕容大郎要价100贯。

还来还去,慕容不耐烦了,便一口答应,这书要赶明儿个送去给纨绔,纨绔的爹明日生日,一直念叨这本书。

慕容便要答应时,背后传来范履冰难听的干巴巴的声音,“刚才来人要书,你开15贯人家不要你还叹息没做成买卖,怎么如今这个小郎君实心了要,你倒坐地起价了?不厚道啊。”

掌柜的见他平日老蹭书,此时还帮外人说话,便很是不高兴,话里话外就讽刺挖苦,“自己成日没钱买书,跟我家蹭书看,现在却还敢胳膊肘往外拐,我养条狗也知道帮主人看家护院的,谁知还驴槽伸出个马嘴来。”

然后把个白眼翻得,慕容看了都替他害怕,生怕一不小心那眼珠子就掉下来了。

慕容大郎虽不读书,却天生是个极聪明的。当下就明白自己差点上了一个大当。心里琢磨这位郎君,年纪不小,青衫布衣,显然是生活拮据,却酷爱读书的读书人。

上次跟李家二郎吃酒发生争执后,慕容大郎对读书人有了敬意。

小小的玮二郎都如此骨气,面前这个比太守冯融还要略大一些的,被人如此轻薄鄙视,面上就青一块紫一块起来,憋了半天,没有一句话,转身离去了。

兵书就以十五贯成交了。慕容大郎也未多说,急忙拿去送给小纨绔了。

只是回家的路上心里非常不舒服,那个青衫男子的尴尬样子在他脑海久久抹不去。跟玮二郎学到那句,“士可杀不可辱”,慕容大郎心里一直念到天明。

第二日起身,他直奔程默默那里,跟程默默同去给小纨绔的爹庆贺寿诞时,他随口打听了一下那个书坊。

程默默大笑道,“巧了,这个书坊就是朝里护国公的产业,只是大齐官员,历来不跟生意挂钩,怕被人说起来是个铜臭的商人。我凑巧知道是他家的,因为最近新盖府邸,正想卖掉一些不挣钱的家业。怎么,你想盘下他家书坊?”

慕容大郎没说话,心里算了算,借买下书坊,结交一下这位国公,好像也是笔一箭双雕好买卖。

范邠州自上次以后,再没出现在书坊。这个慕容倒是料到了,可是找他也不难。听展柜掌柜的说了名字,慕容大郎托人从户部查了一下每年领银子的名单,一下就查到了他家的住址。

于是那日轻蔑的掌柜带了一个小伙计一起赶了车,带了一车重礼奔范家而去。因为慕容大郎说,怎么都要给他把范郎君请回来,请不回来的话,就请他们两人滚蛋。

在掌柜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请求下,还有那一车重礼的诱惑下,范邠州只好上了车。

那车重礼留在了范家。礼物是慕容大郎选的,是书坊里挑的孤本绝本的藏书。慕容大郎以市面价的两倍多买下了这个书坊,只当给那个国公送了礼。

这个买卖合算,办了慕容的事,又给范郎君找回了面子。

不过读书人的事,慕容大郎还是没搞明白。

因为范郎君听说要把书坊送给他一半股份时,立刻跟烫了手一样,使劲的摇啊摇。同时脑袋也摇啊摇。

到底,范郎君也没同意收下这个书坊的股份,只是答应每日来照料一下,鉴别一下书,同时也看看书,有了这个,就很好了。毕竟他是领朝廷俸禄的人。

慕容大郎当初是因为自己没有时间打理才交给他一半股份,没想到激起了读书人的廉耻之心和不食嗟来之食的志气。

虽然他一直没想明白,两全其美的事,现在非要搞得自己占了范邠州便宜似的不安,而范邠州也像占了大便宜一样高兴,这笔糊涂账他可是算不清了,到底是谁占了谁的便宜呢?

慕容大郎今天来到书坊,要跟范郎君做的,是另一笔交易。而这笔交易,他隐隐约约觉得,将是岭南冯家最大的一笔投入,若是成了,可就是冯家最大的一笔好买卖。

码完字,心情好的不要不要的。快,来几张推荐票到碗里,就跟要发年终奖一样一样的心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