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那个人的话
第168章那个人的话慕容大郎这几天没干别的,就忙着在本来开阔的宅院前面,再搭出一个窄门楼来。
给九阴的大宅子是早就挑好的。很久以前,慕容大郎就已经看好未来自己的住所了。他要为自己跟妹妹准备一所大宅子,要开一所大赌馆。这次,只不过顺便在自己宅子边给九阴也买一所。还好,两所宅子的主人一听到价格,立刻喜滋滋的答应下来,拿到银子就举家消失了。这个价格,可以换个地方买两个同样大小的宅子了,还不赶紧拿钱走人,万一这个俊俏的小郎君反悔,自己就得后悔。
慕容大郎对于值得的人花起银子来从来不吝啬,更别说是能给自己带来财源的九阴。他有信心,以后自己在大云城开赌馆的本钱,就靠九阴了。毕竟自己不能总是帮姨母照看赌馆,自己的将来和妹妹的将来,都得靠自己了。
一切前提,是把小郎君仁大郎安顿好。
这次的赌局,可是惊心动魄。
这是他此生最大的一次赌注。因为他把自己的未来都赌进去的。刚听到那个人开的赌注,他就知道机会来了。如此大的赌注,他也不知道自己哪来的胆量,一口替大郎应承下来,还热血上头把带来给姨母交账的5000两银钱都赌进去。要知道那笔钱两日后就得交。反正他当时就觉得九阴赌术天下第一,要不信他,这辈子就不必信什么神了。
只是他也没想到,不仅没赔,也不是小赚,而是,几乎全部赚回来了。
那天在车上,淑儿怀疑他怎么敢下如此赌注时,他已经打算好怎么做了。
出了九阴家,他挨个约了本地最有名的5个赌棍。跟他们逐一打赌,要在同一天设赌局,他做东家,只赌一把,赌注500两。这样高的赌注,加上同一天赌的难度,这些人就动心了。这样,加上那个人跟他赌的5局,就是5000两的局。
没理由全部输掉的。只要赢5局,他就不输。何况他笃信九阴一定不会输,要输,也不过一两局。
这个算计在心里盘算了好多天,为此他已经很久没睡好了。只有一点,他没告诉九阴,是一次赌十局。一次!
这样,仁大郎就需要同时在十个房间玩不同的骰子。怕这些赌棍出老千,他约好跟上次大通赌馆一样,听音猜点数,谁也不许动手触碰骰子。
在他心里,仁大郎毕竟还是小郎君,随便说说,也就骗过去了。呃,不能说骗,他也是在帮仁大郎的忙。那么小的兄弟俩,被赶出太守府,就只有等着饿死了。大郎帮他赌,他帮大郎买房买奴婢买一切在大云城需要的东西。
开赌当天早上,接到大郎他也没告诉怎么赌。等到了那里,实在是太震撼。包下来的客栈,将十间屋子按他的要求布置好,整整齐齐十个大赌房。于是,一个个房间听下来,九阴听了一百六十次骰子。
仁大郎一副好像没所谓似的神情,他反而没底了。没想到啊没想到,这个小郎君着实厉害。居然,居然一局没输。果然如他所说,他,,不会输。
5000两本钱交了账,他就忙着去跟自己原来相看好的宅子主人谈心。很快,不仅给大郎买了一处大宅子,在他的隔壁,自己看定的大宅也一起置办了下来。不过,这个事,他暂时没有告诉仁大郎。以后自己住的时候,翻个墙就过去了,十分方便。
宅子买定了,他到最好的作坊,买下了最好的家具。两个宅子也是一模一样。早说了,慕容大郎不是吝啬之人。
后来,他站在比肩两个大宅对面,喜滋滋的看着眼前这两座院墙高大,派头十足的房子,那个人却突然在他背后出现了。
出现已经让他吓得半死,有撂下一句话,把他惊出一身冷汗。还好,那个人吓完他,也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让他顿时冷汗又全消了。
这样,他又找了几个工匠,盖起了两倍高的院墙,还给九阴的正门外,开了一个窄门。
这么奇怪的事情,也只有慕容家的郎君做的出。而且,他做得井井有条,理所当然。
慕容淑儿现在脸色好一些了。她对哥哥的做法虽然不很明白,但是毕竟是一个不错的宅院,从那个正门开始,后面三进,还有一个小小的花园,可以赏花。看得出哥哥对大郎真的很关心,每次去,都看见他晒着日头赏着花,于是才备下了这一个小小花园。当然,花园里也早已置办了大云城最美的花,树,还有一处流水绕过小小庭院。实在是雅致。
后面屋里的陈设,就跟前院普通简单的布置大相径庭了。这里的陈设,竟然完全是跟太守府的样式走。庭院花草,雅阁收藏,字画屏风,无一不精致。自然,这也是慕容大郎的手笔。他自己精心购置家里的物件时,一模一样的给九阴也买来一份。慕容家的人,从来不小气。
淑儿心里也很高兴,下次来找二郎说话,也有个干净地方喝茶了。
这两个宅子花下来,慕容大郎手里也没剩多少了,不过慕容家这个小郎君可不管这些。今朝有酒今朝醉。能跟仁大郎住这么近,自然他是有目的的。他私下里在自己家和九阴家,都布置了一个精巧别致的房子,里面赌具俱全。没事了赌赌,跟仁大郎学习赌术,这是俊俏的慕容大郎的心愿。
而且,在这两个房子中间,只隔了一堵墙。这个,现在可不能告诉仁大郎。
自己买房子置业,姨母还不知道。慕容也没打算告诉她,过几年,等有钱开赌馆了,自然要搬来大云城。到时再说。
一个人有了宏大的志向,才会有一步步的迈向未来的打算。所以,慕容大郎的未来,基本是肯定与赌馆有关的美好未来。但是,那个人这次显然已经完全知道他的小心思,而他赢钱的秘密,好像也都尽在那个人的掌握中,慕容大郎的下一个麻烦,就是怎么对付那个人。
而九阴跟玮二郎的未来,依然漂浮在大云城的暖风和花香里。他们在这里,不是客人,只是流人。流人在岭南,怎么也有一两万人不止。这么些年下来,流人们已经安于现状,慢慢适应了大云城的瘴气和潮热气候。那些不适应的,或者不该适应的,也都在瘴气和冯太守的照顾下,早早就消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