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幽州房价有多低? - 穿越武大郎,开局便喝药 - 一梦三千米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45章幽州房价有多低?

按理说,唐朝就已经出现了飞梭纺织机,叫做珍妮纺纱机。只是唐朝大多数土地都是用来种植粮食,棉花种植地根本不够,所以普及力度不够。而且,初代的纺织机虽有原理,设计也巧妙,可能由于是初代机械,模具不够精良,效率提升不够,也没能大量普及。

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现在武大要拿这个开始挣钱,只要自己的生产效率显著提升百八十倍,那势必能带来一场变革。

第一点就是纺织业。这个时代,除了吃,那就是穿了。解决了民生问题,才能好好考虑其他的。

吃穿解决了,房地产需求不就有了?

至于娱乐产业,除了青楼,斗蛐蛐、遛鸟、逛街这些简单的娱乐,还真没什么,武大觉得发展了也不会有太多收益,客户群体太过针对那些有钱人。

普通百姓,即使是生活不错的,也都是解决吃穿用度之后,想尽一切办法地存钱。能拿出来消费的额度,并不多。

靠一个纺织,也不可能带来太大的变革。关键还得靠新能源问题。

现在主要的能源就是煤炭,可以带动蒸汽机,这足矣引领时代数十年。待到寻到石油,就可以换成内燃机,更大效果的提升效率。

还有一点,那是跳跃性的,那就是电力。电力取代煤炭,石油,更清洁,更环保。但是武大知道这些都是天方夜谭。毕竟能量是守恒的,发电所消耗的能量,必须是从其他地方转移过来,凭空产生不了电能。

而且,现在根本没有什么输电设备,用不了就浪费了。架线这事比铁路还难,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而且没有任何人尝到电力的好处,所有人都不理解,实施起来基本上寸步难行,没准电力简单应用后,一天就得电死百八十个头铁的。那反倒是急于求成,给电力发展凭空添加大量的阻力。

说到底,不是全人类的进步,而是武大一个人抄近道。现在,只需要按照标准,建造车间,并且制作设备,大量招工,就能开起作坊。

不过这不是一个生产环节优化就能一步到位的。种植棉花,运输,算上生产还得有批发,零售这些环节。否则任何一个环节没准备好,都无法运转起来。

还是那句话,万丈高楼平地起,辉煌只能靠自己。

这天,又开始折腾了。好在家里人都已经习惯了东京的运作模式,这些都是熟能生巧。

还没等武大说什么,没过今天,潘金莲就拿来了一摞地契。没错,是一摞。

“我草,娘子,你逛街买衣服就得了呗,又买这么多地?”

潘金莲白了武大一眼:“你不懂,我一看地价特别低,先多买点,囤起来,等到以后出租或者转手卖掉,狠狠挣他一笔!”说完,还十分得意地咬咬牙!

武大眉头一皱,暗道:“这货是不是听我说梦话了,觉得我得炒房?”

邵雨彤见武大皱眉,向前走了一步,说道:“相公,别怪姐姐,这些地虽然很多,但是没花多少钱。我琢磨相公都是建工厂,所以不能远离市区,所以都买了城中转手的房子。这不,一共十个三进到五进的宅子,才花了八百两。一处略荒的耕地,起码五百亩,只花了一百多两银子。加上建好的宅子,总共都不到一千两,都是毛毛雨拉!”

潘金莲也赶紧点头。这些钱,对于她们来说,顶多算是一个月的零花钱。

从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养十个老婆加上孩子,挑费竟然如此夸张。比那些一品大员十年工资都高了。

武大瞪大了双眼,十万个不可思议。惊道:“什么,不到一千两银子,就买回来这么多宅子和五百余亩土地?”

潘金莲和邵雨彤齐齐点头。一脸期待地看着武大郎。好似是在说,快表扬我,我办的棒不棒?

武大拿起地契,仔细看了看。还真是十来处宅子和一处耕地。可这价格跟东京差距也太大点了,他有点不敢相信。一千两白银,对于现在的他来说,一天就能挣回来了。以他鼎盛时候的财力,恐怕能将整个幽州都买成自己的私有土地……

愣了半晌,武大从震惊中退了出来。

“没有经济支柱的支撑,整个燕云十六州的地价房价竟然低至如此!”武大叹息了一声。

潘金莲却又说道:“还不止呢,若不是咱们在这建立作坊,引进来上万人来这里工作,地价房价还会更低。这价格都是最近一年涨上来的,听说房价都翻了一倍了,地价倒是没有变化。”

武大:“……”

幽州不像东京,土地广袤,距离水源较远,只适合种植耐干旱一些的植物。而且,这里的人口不多,幽州大概几万人而已,整个燕云十六州加起来堪堪能和东京人口相比。

所以人口稀少,土地相对荒芜,城中地价自然不高。东京一处三进宅子,好地段起码五千两起步,偏远点的也需要一千两。因为没有很好的交通,距离远半个时辰路程就能耽误好多事,所以地段差异特别大。这里,一没有好的经济,也没太多商人流经此地,所以目前基本上算是一个穷乡僻壤。一个三进宅子,基本上五十多两就拿下了,价格差距几十倍。地价几乎忽略不计,只需要付出宅子的材料和人工即可。

简单计算了一下,这里的房价跟东京相比,就好似后世的首都和鹤岗相比。首都一平米都买好几套鹤岗的房子了。

现在正是抢占先机的时候。虽说幽州市场小的可怜。但是他的铁路可是直通云州,实在不行,就加长一小段,直接通车到幽州。到时候铁路通车,那运输造价变低,这里制造,运输到东京出售,地价的原材料以及低价的人工,加上更高效的生产效率,基本上百倍利润不是问题了。以后还会开辟造船业,当产能过剩之后,就可以实现跨国贸易,赚国外的银子了。

而且,以后随着工业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不但能解决当地百姓的工作问题,而且,这里紧邻大金以及蒙古和吐蕃等部落民族。他们平时吃不饱饭都会去抢。

但是这里提供大量的工作单位,可以通过经商贸易将那些游牧民族慢慢引进来,都有工作了,有钱赚了,很快就能把金国蒙古这些未来的威胁从经济上消灭掉。

人口都流入大宋了,你拿什么跟大宋打仗?这逻辑都不必想。想想元朝扩大了多少面积国土,还不是因为中央管不过来,最终导致管理系统崩溃而灭国了?可现在不一样,这是以经济发展的方式吸引外来人口,这里只会越来越繁荣,而幽州境外,只会人口越来越少,土地越来越荒凉。

没准几十年上百年之后,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扩建大宋国土,将金国蒙古、党项、西夏等等一些国家的人,都吸引过来当工人,渐渐变成宋朝一个个特殊的少数民族。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