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男人战争 - 商藏 - 庹政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商藏 >

第六十四章男人战争

周五一早,陈哲光提前十分钟到达位于羊市街19号的蜀都市委大院。他从车上下来,走过院子,步伐矫健,神采奕奕。

这是他一惯展现在人前,精力充沛的形象,有媒体采访时问过这个问题,陈哲光回答说,一是篮球,二是道教文化。

打篮球是他唯一喜欢的体育运动,这跟省委其他领导喜欢对抗程度较低,身体不发生接触的乒乓球运动截然不同,而道教文化,则不仅影响他的身体,还包括他的思想,他的施政。

离蜀都市区六十多公里的青城山,是道教文化的发祥地,第五洞天,也是李春城每年必去的地方。他喜欢住在青城后山的泰安古镇,那里有一家香港公司投资的酒店,古色古香,小而精致。

陈哲光主政蜀都后,蜀都官方多次举办国家级的道教文化节,前几年,年逾百岁的原蜀都市道教协会会长蒋信平大师,在第二届中国(蜀都)道教文化节上表演龙门太极拳及太极扇子功,演出后,陈哲光特地向他请教养生健康秘诀。而长期在天师洞打卦问卜的高姓道士,则摇身一变,被聘为蜀都市城市形象提升协调小组的文化顾问。

蜀都市中心的蜀都广场改造工程启动时,陈哲光特别做出指示,要求蜀都广场文化景观工程要抓住文化主题,“充分体现成都道教蜀文化特色”,最终,蜀都广场选定了“太极云图”方案,由七大部分组成:太阳神鸟、拥有两个鱼眼喷泉的太极云图、黄龙水瀑、12根图腾柱、12座意境雕塑、2处音乐喷泉、下沉广场艺术装饰等。其中,广场中央的太极云图,直径达150米。这个方案推翻了原来全球招标法国设计师形成的方案。

但是令人古怪的是,做为道教文化的推崇者,陈哲光的某些施政纲领却大相径庭,尤其是在治理蜀都的最初阶段,既非“无为而治”,也非“道法自然”,或者,这是陈哲光认为的一种特殊的平衡,或者,正是因为“术”上的南辕北辙,才选择了“道”来做为某种弥补。

三分钟,陈哲光完成了从下车到进入办公室的过程。

做为西川省城,蜀都市最高权力人物,他不在常委楼办公,而是选择了在市委宣传部所在的一栋两层小楼办公。一楼是宣传部,二楼就是他的办公室。

这似乎表明了这位市委书记对于文宣系统的倚重。

不仅是形式上,而是落实在具体行动上,这几年,陈哲光交流了很多媒体人士到宣传部来工作,现在正在传闻一桩最大的交流是《蜀都商报》的社长将直接出任市委宣传部的主要领导。

陈哲光的看法是,只有在媒体一线工作过的人,才拥有如何跟媒体打交道的宝贵经验和正确途径。实际上,那些被他点名交流过来的人,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对于媒体关心的问题,他们会以最快的速度放出来,通过媒体发射向全国,全世界,而对于敏感信息则有精准预判,不让外界知晓。

依靠这些媒体精英的努力,蜀都这几年虽然经历了大地震、“甲流”入川、“6.5公交车燃烧”以及“拆迁自焚事件”,最终都有惊无险,安全度过,他们完全跟得上他的思维,能够充分领会他的意图,成为陈哲光施政最有力的臂膀之一。

所以每天陈哲光到达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阅读即时整理出来的舆情简报,然后才开始一天的工作,在这间三十多平米、刷着老式红漆、木头装饰都有些变形的屋子里,接待了各方来客,有官员、商人、媒体记者、各路专家等等。

但是今天,首先要接待的,是八点半准时到达的凌明山,鲁伯雄和叶山河,他们都坐在待见室的沙发上。

这是一个尴尬的时刻,尤其是凌明山。

他本来是裁判员的身份,现在却跟两个运动员一起在起跑线等待发令枪响,但这是陈哲光召见,他不得不来,不得不委屈地跟一个浑身铜臭的商人和一个暮气沉沉却贪婪的庸吏坐在一起,从某个意义上说,他们在市委书记眼中,一视同仁。

三人中凌明山最早到达,叶山河进来时,凌明山有些吃惊,他瞬间明白今天陈哲光召见为何,再看见鲁伯雄进来时,凌明山眉头皱了,他嗅到了某种不太美妙的味道,他冷漠地对叶山河的招呼点头,没有理睬鲁伯雄和蔼的微笑问好,然后,杨陌进来,招呼鲁伯雄,陈哲光第一个见的人是他。

这是什么意思?凌明山心里涌起怒意,但没有表露出来。

五分钟,杨陌进来,走到凌明山身边微微俯身,轻声道:“凌市长,陈书记请您。”

凌明山面无表情地看他一眼,也不说话,站起身,昂头前行。

叶山河一旁仔细观察,捕捉到了杨陌眼中一闪而过的冷笑。

陈哲光的办公室门开着,凌明山走进去。

陈哲光没有坐在办公桌后,而是坐在沙发上,鲁伯雄打横坐着。陈哲光伸手示意,凌明山冷着脸在另一边的沙发坐下。

这架式再次把他和鲁伯雄放在相同的位置。

“鲁厂长,你把厂里的情况先说一说。”陈哲光淡淡地对鲁伯雄说。

凌明山心中冷哼,晶体管厂的情况有什么好说的?又有什么要说给他这个分管副市长听的?有必要吗?又不是要他亲自去接手!可是鲁伯雄一开口就把他震住了。

“昨晚,有一对夫妻,互抱着从楼上跳了下来。”

鲁伯雄干巴巴地说。目光茫然在看着茶几上的杂物。

凌明山差点跳起来:这是非常严重的恶性事件!

是因为改制?因为自己昨天的拍板?那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有什么样的后果?

以前在部委里面历练出来的镇定功夫和官员的基本素养帮助了他,他控制住了自己,面无表情地坐在那里,恍若无闻。

“幸好,只是三楼,妻子无事,丈夫受了轻伤,摔折了腿,去医院包扎,现在躺在家里,说不想在医院花冤枉钱。”

凌明山再次怒气勃发,忍不住就想跳起来大喝过去:有这样汇报工作的!你讲相声啊?还抖包袱。他克制了自己,继续保持那副漠然表情,心里却在翻江倒海:那么这是真跳楼还是假跳楼?鲁伯雄在这个跳楼事件中做了什么?是不是他安排的?以此逼宫?

实际上,五分钟前,陈哲光第一时间跟他的反应相差无几,思想也是如此。

鲁伯雄一进办公室坐下,不喝水不客套没有过门,直截了当就那样干巴巴地说工人跳楼,抑扬的顺序也是如此。

陈哲光脸沉下来,表情森严地问:“然后呢?”

鲁伯雄听懂了陈哲光的意思,这本来就是他精心准备用来对症下药,打击这位强势的市委书记的绝招,也是险招和死招,不死不休。他镇定地回答:“我们做了大量的安抚工作,他们夫妻现在情绪稳定。同时,我们跟每个人,每个知道这事的人都打了招呼,谁也不许出去乱说,尤其,在现在这种,特殊时期。”

陈哲光同样听懂了鲁伯雄的意思:倘若改制不能让他们满意,可能会有更多的恶性事件发生。做为一位手握大权的市委书记,他当然不会被一位小小的企业负责人威胁到,但是,鲁伯雄“特殊时期”这四个字击中了他。

刚刚过去的全党最重要的会议上,他的中央候补委员落选,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坏消息,但同时,他一力推行的城乡统筹,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国务院正式批准在蜀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陈哲光在蜀都4年多的“自费试验”,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好消息。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让身在局中的陈哲光怔忡不已,这一阵他展现在公众场合,依然是铁腕强人,但是暗中,暂停了某些过激的工作,他得看看再说。

“鲁厂长,你说这件事有什么意思?”陈哲光冷冷地盯着鲁伯雄。

“说明改制,跟我们企业的每一个人利益攸关,甚至,因此到以性命抗争。”

鲁伯雄还是那副要死不活的样子,慢慢地,轻轻地说,他的眼光静静地看着陈哲光,毫不退缩,也不闪躲。

这是两个人的强硬意志对抗,市委书记的权威在这一刻失去了它应该有的力量,鲁伯雄显示了他的决心,他这种人,到了这种年龄,这种地步,为了这个项目,可以付出一切,职务,声名,甚至可以牺牲自由,生命。

所以谓无欲则刚,有欲更刚。

陈哲光在心里叹了口气,决定满足眼前这个老人。固然,他跟他的权力是不对等的,但真要对抗到不顾一切互相伤害,他的付出和这个老人的付出,他认为也是不对等的。他没有必要冒这个风险。

“那你是怎么想的呢?”他放缓了语气。

“陈书记,我打个比方吧,如果说晶体管厂是一艘大船,我就是这首艘的船长,这二十年来我享受了船长的绝对权威,那么,弃船时必须最后离船。改制我不反对,我举双手赞成,但是为了晶体管厂一千多职工的利益,我认为我必须要站好最后一班岗。无论谁将来接手这艘大船,我都希望它好,同时,我要尽我自己的力,全力帮助这艘船顺利交接,继续航行。我考虑了一下,就按现在行政岗位的惯例五年一届吧,有这么个五年,我和现在厂的领导班子,能够把工作经验,营销渠道,各种资源,各种关系全部转交给新的领导班子,能够把新人顺利地带上路,保证晶体管厂的继续发展,前程广大。”

“无理取闹,必有所图。”陈哲光冷冷地说。

“稳定压倒一切。一切为了国家和人民,这是我们所有共同组人的一致要求和希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