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那便见吧
这个就事说事的节目一开始就偏离了一惯的节目安排程序,三个嘉宾上来就谈到了现在这个社会最敏感的热点兼痛点:住房。当叶山河说了几句套话,贺之悠看似套路的普通问话“叶总的公司目前有什么项目在开发”,引起了叶山河的侃侃而谈。
从这里开始,整个谈话向两个一拍即合的阴谋家希望的方向延伸。
叶山河首先谈了城市向南发展以及城南做为拉动开发的几块地的竞拍,表示山河房产将全力支持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尤其赞同严省长刚刚提出的整体开发,山河房产会跟泸泰投资,新科房产协同作战,精诚配合,完成这一伟大而光荣的任务。
当然,叶山河回答贺之悠询问一路走来遭遇困难这个普通问题时,叶山河随便举了两个例,轻轻批评了一下城管和银行,表示相关部门的过分执法和不作为对于中小企业的影响,然后毫不客气地引到城南开发上面来,说商业活动中,最担心的政策的朝令夕改,一个稳定,健康的商业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一切商业活动最好还是通过商业手段来解决。
任何人都听得出后面的诉求是不希望行政干预,而不是什么城管和银行。
贺之悠不得不跟进,问如何才是所谓的商业手段。叶山河说,比如现在热推的谈判,现在是一个谈判时代,他强调,任何商业活动,商业竞争,都不是以消灭对手为目的的,彼此共存,彼此依赖,实现双赢才是最好的结果。这种理念甚至可以扩展到我们的整个生活,整个世界,整个历史。他举了历史的商业案例,甚至举了山河集团成长过程中遭遇的人和事,比如段万年。
叶山河非常有哲理地说,很多时候,做一件事,并不是看支持你的人有多少,而是要看反对你的人有多少。
节目在三位嘉宾谈了一会后,才插入外景采访,然后又是一段会客厅的访谈,不过换了叶山河聘请的两位专家,畅谈了城南这个项目的规划设计,其间插入了道林上海公司的总经理视频采访,以及融科上海公司的总经理杨先进的祝贺和表态支持,这一部分不像是新闻类节目,倒像是山河房产出钱做的形象宣传片。
节目播出后,当天晚上,跟上次王佩那个节目一样,陈哲光,严宇和相关的人都接到了报告,知晓了这事,但是令人诡异的是,这一次,所有的人都保持了沉默,贺之悠一直等电话等到凌晨两点才忐忑不安地睡去。
实际上,在这座城市绝大多数电视观众眼中,这一期节目也并没有什么标新立异、惊世骇俗之处,仅仅因为说到了大家都关心的房子,所以基本上都守着看完,有兴趣的观众通过电脑在电视台的网站论坛上留言发表意见,也有几个观众打了热线电话,跟以前的节目没有什么特别不同。
但是在某部分人,某些圈子里,这个节目毫无疑问象扔下了巨型炸弹,虽然还没有到原子弹的地步。
像严宇,陈哲光,凌明山,宣传部长,台长,冷副台长,这些人暂时保持沉默,没有发表意见,因为他们身份不同,对于这件事不好马上表态,只能像古时候那样“留中不发”。相关的官员们,上盯下看,自然更不能首先表现态度。而那些商业同行,抱着看热闹的态度,也在静观事态的发展。
当天晚上,叶山河按照一直的习惯,关机睡觉,第二天早上一看,有十多条短讯:许蓉,段万年,张红卫,徐朵朵,张德超,晏行长……
他扫了一眼,都是表示关心和询问,只有段万年要求他上午跟他联系,他有要事。
回了短讯,拔打段万年的电话,段总居然已经勤勤恳恳地在东郊记忆上班了。
段万年说他上午约了几位音乐人谈事,可以过去一起吃中午饭。
然后,叶山河跟凌明山发了短讯,询问今天方便见面不?他想汇报一下上海之行的情况,实际上,他想谈谈关于城南项目他的真实想法,随便解释一下昨晚那个节目,凌明山,是现在他唯一觉得能够得到真正支持的官方助力。
凌明山两分钟后打了电话过来,说今天有陪同任务。他要陪着陈哲光去雒城向阳村,陈哲光也是陪同北京一个调查组,可能会下午才回来,到时联系。
叶山河说那我等凌市长召唤。
一个小时后,叶山河进入山河集团自己的办公室。
徐朵朵在他的桌上堆了两堆文档,一堆是跟城南项目相关的,一堆是公司的日常工作。
叶山河处理掉后面一堆,徐朵朵进来替他换茶时,他站起身,拉着她的手,不容置疑地走到旁边沙发坐下,看着不知所措的徐朵朵笑着问:“最近怎样?”
徐朵朵继续茫然地看着他。
“比如心情,工作,家庭啊,随便聊聊。”
叶山河温柔地说。在昨天的飞机上,在电视台的录制间,不知怎的,他都忍不住想起她。
“心情,一直都很好啊。就是替你着急。工作,也是。家里,也很好。”徐朵朵突然来了情绪,“妈妈店里生意很好,今年就可能还完所有的债务了。我那个茶楼生意也不错,第一个月就在赚钱,每个月都有分红呢。”
她闪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他,他完全明白她心中的感激。他们都知道她妈妈那个店是怎么一回事。她甚至能够猜得到,她妈妈接手后,生意比以前更好,是因为张德超指示杨迁安排了部分管理人员制服前去干洗。
“那就好。”叶山河点头,“马上年底了,明年有什么打算?”
“打算?还早吧?就这样就很好了?”徐朵朵心里涌起小小的不安,不知道他为什么今天突然跟她说这些。
“朵朵,我觉得呢,你迟早还是要有自己的事业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你应该多看多想多学习,比如刘小备刘经理,她现在到晶体管厂担任总经理就很好。当然,你以后,我认为应该有更大的舞台,但是首先提高自己的能力是必须的。”
叶山河缓缓说道,直接挑明。
“我工作……不满意吗?”徐朵朵小心翼翼地问。
叶山河在心里叹了口气,每次说到这个话题,她都会这样想。
“不是你的工作问题,而是你的未来。”他苦笑,“你做我的秘书,我很满意,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你也不应该一辈子就做这个秘书,你将来,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一份事业。”
“可是,我喜欢做你的秘书啊。”徐朵朵执拗地说。
叶山河无语。他不能对她说,我不能因为你做我的秘书,我们就只能这样一直偷偷摸摸地鬼混啊。他希望徐朵朵出去闯荡,哪怕是换到段万年或者许蓉那里,过段时间,她在很多人的记忆中渐渐淡去,他们那里,无论是情人还是夫妻,都可以名正言顺地在一起啊。
“我不会霸占你太多的时间的,只要你和你在一起,我占……你十分之一的……就行了。”徐朵朵握紧了叶山河的手,用力地说。
十分之一?他是一个股份公司吗?叶山河好笑。想到以前那个“与伟大同行”,又觉得伤感。突然间,又想到他和王进的“同行”,山河房产跟泸泰投资相比,是不是也只能占到十分之一呢?
那是绝对不行的。这不是叶山河的心理价位。
中午到了东郊记忆段万年习惯的那个餐馆,以为只有他们两人边吃边聊,结果进了包间一看,还有四个衣着奇异的长发男女,介绍说是北京过来的音乐人,属于十三月音乐公司,在民谣这个领域,他们是全国独一无二的领先者,他们做了两个品牌,一个是“新乐府”,一个是“民谣在路上”。
叶山河大学也得过校园歌手第一名,顿生好感,一边吃饭一边听他们闲聊,有时也插话,一顿饭吃得其乐融融。
饭后派司机送了四人去机场,叶山河和段万年回到办公室,段万年拿起桌上的报纸丢给叶山河,“看看,你能量还不小嘛。”
叶山河笑笑,报纸他上午也看到了,蜀都商报和西川都市报都刊发跟昨晚节目相关的报道,提到了叶山河的名字。他很佩服现在做新闻的这些记者,在没有采访本人的情况下,就可以捕风捉影地侃侃而谈,炮制出相关报道。当然,这些报道对他是有利的。
他笑着对段万年坦承,他只是利用了贺之悠,报纸不关他的事,而且,他在飞机上考虑过了,他现在的情况并不需要舆论造势,只是想通过某个有效的媒介把他的声音传递出去,而且只想让某一部分人或者某个圈子听见就行了。电视无凝是最好的一个渠道。
当然,能够引起热议,目前对他来说,是意外的收获。
“时来天地皆同力啊。”段万年慨叹道。
他并不是赞叹叶山河运气好,而是觉得他这个盟友真的能够折腾,真是给一个支点就可以撬动一座城市,即使没有支点也要找到一个支点。
他笑着看了叶山河好一会,才缓缓道:“你得帮我一个忙了。有一个人约你见面,你不要推辞,而且就是今明两天,不能拖。我以前帮过他,但也欠过他人情,所以我就先答应了他。”
“王进?”叶山河的反应惊人。
“当然是他。”段万年问,“没有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