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大老板的思维 - 商藏 - 庹政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商藏 >

第三百二十八章大老板的思维

陆承轩第二天在财经大学做了一个《经济前瞻与计量经济学》的讲座,下午飞往北京。他飞往北京的时候,王进正从北京返回。而前两天,陆承轩从上海飞蜀都的时候,王进正从蜀都飞北京。

虽然陈哲光一再向王进强调,要他找机会跟陆承轩交流交流,但他们总是这样一再错过。王进事务太多,陆承轩也不会专门在蜀都去和留以等候某一个人。

但这一次,王进不得不从北京返回,却是因为陆承轩,因为陆承轩那个整体开发。

其实陆承轩大放厥词的当天中午,凌明山向陈哲光汇报后,陈哲光就在电话就转告了王进。

王进在电话那边虽然镇定地没有表态,但是挂了电话后发了很久的呆。

这还真是匪夷所思的意见,但是一旦提出来,就像孙悟空一样,迎风生长,再也不可忽略和抹去,就跟人工湖一样,好像不得不接受一样。

真的吗?

王进那天强自克制自己,前往传媒大学做了一个《品牌与传播——泸市特曲的企业营销战略》的讲座。

可能是因为受了刺激,当天下午,他在讲了一些关于产品、技术、商业模式和平台的套话后,开始脱稿说了一些真实的感受,也就是所谓的干货。

他强调了聚焦。说创业者刚刚开始的时候,管理经验、资本资源都有限时,聚焦非常重要,只有聚焦才能做成大企业。“太阳光普照大地,激光才能穿透钢板,创业者要做激光,在一个点上打穿打透。”

然后公然宣称重视机会大于亲自管理。这是有悖于传统的管理学,算是王进自己的原创理论。“大家天天讲要加强管理,管理对企业很重要,做企业,特别是创业企业要成为一个大企业,甚至伟大的企业,抓住机会比做好管理更重要。作为企业家、一把手,你抓不住这个机会,你就不可能有管理,因为机会没有了,抓住一个机会一个企业才能发展,所以机会有时比管理更重要。”

——

他在说这番话的时候,肯定想起了他当初临危受任制药厂厂长、出任机械公司董事长、托管泸市特曲这些人生最重要的机遇。

然后,他又讲到了头狼理论,强调拳头产品。

——

这个时候,他的脑海中闪过城南那几块地和叶山河。

讲座完毕,他饭都没有吃,直接前往西山拜见“老领导”。

“老领导”晚饭后,一般会去旁边的植物园散步,这就是王进亲近“老领导”的最佳时间。

“老领导”其实跟王进从来没有同过事,甚至从来没有在西川工作过,他们是几年前在亚洲博鳌论坛认识的,后来经过几次交往,渐渐培养了信任和交情,通过“老领导”,王进能够春江水暖,预先知道一些来自高层的消息,有利于他做出某预判。自然,一位实力派的商人,也有很多为“老领导”效劳的机会。

“老领导”这两天住在西山景明园宾馆。这是一家私下称为某部招待所的宾馆,“景明”二字也有谐音“警民”之意,装修一般,就是普通的三星宾馆的样子,“老领导”为什么要住在这里,那是因为宾馆后面一墙之隔的山庄,首长偶尔会来小憩。“老领导”也是来这里堵首长,希望在尽量不影响首长日程安排的情况下,找到机会碰面。

这些信息,王进已经从老领导的秘书嘴里得知。想到自己来堵老领导,老领导来堵首长,人生就是这样,一山还有一山高,不胜唏嘘,但也正是因为这样,老领导更有价值,他就是想从老领导那里得一个准信。

好比孙悟空能够从空气中臭到妖气一样,王进从陈哲光这一次一反以前的霸道作风,拒绝行政干预这个简单的行动中,嗅到了某种危险的气息。再加上去年陈哲光意外地落选中央候补委员,他觉得应该到北京走走。

当然,走的原因还有两个。

一个就是就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将在这两天在蜀都举行年度领导干部会议,这将是一次众多重要人物齐至的盛会,以往王进会主动替陈哲光分担很多接待任务,但这一次,他觉得应该抽身跳到一边,看看在说。另一个原因就是这几天不少人给他打招呼,或者直接找上门来,希望承接城南项目的建筑工程,这其中包括陈哲光的亲弟弟陈哲明,建工集团的老总张军。建工集团当年承建过浣花省委别墅群,张军也属于陈哲光圈子里的红人,后台硬得很。王进现在一个人都不想接触,尤其是城南几块地出现人工湖这个变数后。

他对陈哲光说是到北京看病。他得过“蛇缠腰”,这种病很难冶断根,医生约了他复查。

当然,他不是马上就要做某种切割,他还没有这么英明和睿智,他只是纯粹出于一个优秀商人的本能,觉得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

这些年他跟陈哲光走得太近了,他不能把自己所有的事业都捆绑在陈哲光的战车上,一个优秀的商人以及他的商业帝国,应该是独立的,权力是为我所用,而不是自己成为权力的奴隶,换句话说,就是他不应该成为市委书记的附庸。

尤其是,市委书记突然可能有所……变化。

他在植物园陪着老领导绕着人造的水塘走了一圈,用了一个小时,整个过程只有很少几句闲话,最后,老领导要回宾馆,在小道上分别时,老领导看着远处萧瑟的秋景,轻轻叹道:“天寒起来了。”

带着这句话,王进回到酒店一晚都没有睡好。

第二天,在赛特酒店,他跟一位著名的女企业家见面。

刚好落座,女企业家突然严厉地呵斥坐在身后她的助手,因为助手点了一支烟。

女企业家厉声说客人可以抽,自己人不能抽。

王进微笑着看着女企业家和她委屈得快要哭出来的助手,他的秘书心里揣测王进的心意,拿出香烟点上。这是对女企业家的女助理的一种声援。

王进这个时候,也把香烟掏出来,拿在手里反复揉捏,但最终没有点燃。

会谈之后,他又马不停蹄地去见了一位证监部领导。

刚刚不久,泸市特曲被西川省金融办列入明年西川省重点上市培育第一批企业名单,他想在这位领导这里探探风。

对于上市,他一直相当的矛盾。泸市特区现金流相当好,并不缺钱,-——这也是他进军蜀都房产的原因之一。但是陈哲光希望上市,于公于私都对市委书记相当有利。而王进个人更喜欢大股东策略,觉得这更利于他的掌控,有利于泸市特区的发展。

他和证监会的领导谈了一个小时,分手心情更加沉重。

这位领导透露出来的信号非常微妙。

但对于很多人来说,不明确表态就是一种态度,所以这种微妙,只能理解成为对泸市特曲上市不支持,进一步说,是对于陈哲光的意见不支持。

这个会面刚一结束,他就接到了陈哲光的电话,问他考虑得怎么样了,让他最好马上回蜀都。

然后,他又接到了章义的电话,说他听到了昨天会议的情况,又说他其实也早想到了,觉得应该把叶山河他们拍下的那块地合并了,只是一直没有想好怎么合并,所以没有向王进汇报。

连续接到这两个电话,王进知道自己不能继续在北京继续躲下去了。不仅是因为这可能惹得陈哲光不满,更重要的,看起来,他不得不面对陆承轩那个意见,或者说,面对叶山河咄咄逼人的进攻。

王进和秘书直接叫了出租去机场。

在去机场的路上,王进靠在出租车后座开始沉思。

陈哲光的意见已经非常明显,是赞成整体开发。这符合他一惯要做大项目的风格。

章义现在才知道这事,也不怪他。但他说他早就想到应该合并叶山河那块地是真的吗?王进不相信章义有如此眼光和气魄。

章义说他一直在考虑如何合并,这倒证明他有所进步,不再像以前那样一条直线地想当然觉得可以通过行政干预直接把叶山河拍得的土地收过来。

那么,到底应不应该整体开发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