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苍茫如幕
段万年疑惑地看着它。叶山河说:“我不是说这个项目……体量太小了,而是说,它的……也算是体量吧,规模,太小了。”
他笑笑,觉得这句像绕口令的话没有表态清楚。
“我的意思是说,这个项目基本是在原来基础上再造,首先是它旧有基础就有某种局限,但最大的局限,我觉得还是能够腾挪的范围太小了,我指的是它的面积。只有24.5亩。所以你指出它的容积率过高,这是个没有办法避免的问题。”
“如果我们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这么多可供使用的建筑面积,投入就很难找到盈利点,所以我们经过预算,必须修建两幢这样高的楼。”
“你别误解,不是说我做了一个几亿的成功项目,下一个项目就必须要做十几亿,几十亿,而是蜀都饭店这个项目虽然听起来响亮,看起来诱人,但是操作起来,有相当的难度。”
“或者,说它太小了,也有一点受你刚才说的格局影响。蜀都饭店要想真正做大,做成蜀都的地标,需要各方面的提升,首先,它得有一个能够支撑所有思想和创意的平台,也就是说最好有足够宽的土地,可是它现在四周都是成形的规划和建筑,找不到可以扩张的地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段万年没好气地说:“那干脆找老陈再给你圈几百亩地,再做一个蜀都记忆算了。”
“所以我还真有点羡慕你,一出手就是大手笔,如果顺利,几个厂原有厂区都划拔给你,这么宽,由着你撒欢折腾,由着你把你这些年的积累可以全部释放进去,凝固成形。”
“知我者,叶总也!”段万年轻轻鼓掌,“现在明白我为什么全力以赴地做这个了吧?我准备把它做成我的商业生涯的收官之作。嗯。就这样。”
段万年颌首,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
“不过才画了个饼,地都没有拿到,现在还是纸上谈兵,别高兴太早。”叶山河不满地说。
“我不担心。尤其是有了司马副总之后。”段万年嘿嘿直乐。
叶山河无语。
这倒是,倘若东郊记忆有可能节外生枝,杨陌绝对不会这样急着地把司马杰塞到东郊记忆来。
“相当于买了政治保险。”叶山河叹气,“所以有时候你还真的没有办法,有所失必有所得,取舍之间,自有定数。”
“那蜀都饭店你到底咋想的?你对这个方案不满意,至少不是太满意吧?那还投不投?应该是明后天就要交标书方案,打保证金了。”段万年问。
“有什么咋想的?箭在弦上,必须发。”叶山河无谓地笑笑,“虽然不是很满意,但也算是一个过得去的项目,用点功夫,应该有所回报的。这世上的事,哪有尽如人意的……”
门外传来一声“阿弥陀佛”,打断了叶山河的话,不用说,是智通回来了。
“叶总说得好。世事如棋,哪有尽如人意。”智通说。
两人都站起来,看着智通在禅室门口脱了鞋子,换了拖鞋进来。
“通师今天心情不错嘛。”段万年笑着说。
叶山河暗道一声惭愧,还是段万年观察仔细。
以智通的习性,一般不会这么唐突地插话。门外听声不是什么光明行径,虽然智通心中磊落。
“心情在心,也在于事。更在面事时持平常心,无谓好与不好。”
智通走到茶桌做茶的位置坐下,把旧茶倾覆,换了新茶。
“我猜通师也是刚知道吧。”段万年突兀地说。
叶山河一怔,随即反应过来:段万年说的是钟守信的事。
他们能够知道,智通也有他的渠道。
智通没有说话,脸上也没有表情,慢慢地往水壶中倒水,慢慢倒满,然后放在加热座,然后,慢慢颌首:“是的。”
他没有问段万年所指,却直接承认。
不矫情,不遮掩,不惊动,智通似乎境界又有所提升。
段万年似乎也感觉到了这点,不甘心地追问:“心中快乐否?”
智通双手合什,先念了一声阿弥陀佛,再道了一声罪过,然后缓缓说:“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
三人一时无语,都在默默体味,各自心里转念。
段万年的电话突然响了,铃声在安静的禅房中显得分外的刺耳。
段万年看了来电,不得不摇摇头,对两人歉意地笑笑,起身走到禅房外面接听电话。
似乎不到一分钟,段万年就走了进来,表情古怪。
他走到茶桌旁,却没坐下,叹了口气,苦笑道:“似乎每次都不能好好地喝喝通师的茶。”
“要走?”叶山河问。
“有点事。”段万年点头。
“阿弥陀佛。我这水是继续烧呢,还是不烧?”智通面露微笑。
“烧即是不烧。”
叶山河笑道。对智通点点头,站起身,换了鞋,跟着段万年在门外一起对智通挥手告别,智通双手合什,这一次,倒没有说说那句标配的阿弥陀佛。
段万年和叶山河走出高峰寺,一路无语。
两人一直走到寺前广场边上,站住。
差不多一个月前,他们也曾经在这里俯瞰山下的万家灯火,感叹城市与人生,这一次,又有什么让他们心动和深思?
“杨陌的电话。”段万年开门见山地说,“两个事,一个事是你的,一个事是我的。”
“我?”
叶山河有点吃惊。如果是他的事,杨陌为什么不直接打电话告诉他?
“他想卖我一个面子吧。做为塞了一个司马副总的补偿。”段万年猜到叶山河的疑惑,解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