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解决(三)
同时,他也清楚的知道,这是他最后的机会。江林再次梳理自己的计划,琢磨这次见面的细节,设想各种可能,甚至,刻意剪了跟叶山河一样的平头。
江林一共做了两个计划,一个是保守的,一个是激进的,其中每个方案又有一些细分和不同。
保守的那个方案是为国企董事长准备的,可是现在已经被他和董事长联合宣判死刑,胎死腹中,激进那个方案,是专门用来说服叶山河的。
这一次,他毫无阻拦地进入到叶山河的办公室。
这个时候,山河装修和山河房产都还混在一起办公,租用的殖民路一幢旧楼的二楼,叶山河还没有秘书,公司也没有保安和前台,江林按图索骥地看着办公室门上的标牌,敲响了董事长办公室门。
门并没有关,叶山河正在做案工作,抬起头,看着江林,微微一笑,点点头,示意他进去。
江林走到叶山河的办公桌前,叶山河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看着这个清秀的年轻人问:“请问您……”
“您是叶总?”
“我是叶山河。”
“我是江林,川棉一厂销售科副科长。”江林镇定地自我介绍。
叶山河楞了一下,刚开始的时候,他还以为这个衣冠楚楚,挟着一个公文包的年轻人,可能是来推销什么业务。站起身,伸出手来:“您好。”
两个人握手后,叶山河拍拍江林的肩,带他走到旁边的沙发坐下,然后到饮水机边给他倒了杯水,略带歉意地说:“您先坐会,我还有点收尾工作,五分钟就好。”
“您先忙。”江林接过水杯,笑着点头。
叶山河走回办公桌之前,走到门口轻轻地掩上门。
这是叶山河的公司,他当然在不乎有没有人来打扰和偷听,这只是让江林安心。但是这个细节立刻让江林安了心,他觉得他来对了,可能有所收获。
五分钟后,叶山河端着他的茶杯坐到了沙发上,看着江林,问:“江科长找我有什么事?”
“叶总想要收购川棉一厂?”
“我们山河房产报了名。”
“叶总了解川棉一厂?了解这个行业?”
“我以前在印染厂工作过。工作了一年。”
“那么叶总认为纺织行业能够赚钱?”
“我工作那个厂,是江州市第一家破产的国有企业。”叶山河笑笑,“没想到十来年过去了,轮到川棉一厂这样的大厂了。我觉得从目前来说,看不到赚钱的希望。”
“叶总的意思将来有可能赚钱?”
“这个谁也不能保证。江科长你认为呢?”
叶山河老练地把球踢回去,但是江林没有接,还是按照自己的套路进行:
“那么叶总,为什么您还要报名,参与这个收购呢?”
叶山河沉吟一下,缓缓说话:“这次参与川棉一厂改制的投资方有很多,我看了一下,我是实力最小的,基本不抱什么希望。因为不抱希望,我做的计划书,可能也是条件最差,要求最多的,我想国资委根本就不可能答应我的条件。所以我参与这个收购,一半提抱着陪太子攻书,枣无枣打一竿子。当然,我也有一些资源,比如在纺织品出口配额方面我有一些关系,银行方面有一些朋友,这可能是我能够依仗的底牌。”
不知道为什么,他觉得这个古怪的江科长身上有一种莫名的东西,让他觉得可以信任,让他觉得应该坦诚相待,甚至不惜说出关于川棉一厂最核心的秘密。
江林眼睛一亮,银行方面的资源他是理解的,但银行太多,这方面的资源虽然重要但不是最重要,但出品配额这个就太重要的。纺织行业全国多少家大厂,每一家都像嗷嗷待哺的孩子一样瞪着眼看着经贸部,如果能够在这方面有一些保证,那么就能够保证改制后的新厂一定的生产与销售,利润和现金。忍不住道:“那叶总就接吧。”
“接川棉一厂?”
“当然。”
叶山河笑了:“你说接就能够接啊?这个要凭实力说话的,再说我提的条件又……”
“我认为所有的竞争者中,叶总您是唯一应该接手的,同时,你也是最有机会,最有可能接手的人。”
叶山河看着这位情绪有着一种压抑不住的亢奋的江科长,没有接着他的话往下说,问道:“我可不可以问您一个问题,江科长,你为什么要来找我聊这么?”
“为工友们找出路,也为自己找出路。”
江林没有丝毫停顿,淡定地回答。这是他早就准备好的回答。他来之前就想过了叶山河肯定会问他一些什么样的问题,这是其中之一。
“在我这里找出路?受宠若惊。”叶山河呵呵一笑,“即使是省委书记,可能也看不上我这……”
“蜀中无大将。”江林打断了他。
因为发现叶山河意外的好说话,不像那样傲慢势利的国企董事长,江林故意表现得咄咄逼人,说话直接。
叶山河面容严肃起来:“江科长你的意思是?”
“我那个比喻可能不太恰当。我想说的是,这次参与川棉一厂改制的竞争者看起来有好几个,非常热闹,但是他们都有口无心,基本上都是呼应张书记和黄副省长的号召,来凑数的,到了见真格的时候,他们就会找各种借口撒退,即使可能会扫张书记和黄副省长的面子,因为显而易见,川棉一厂是一个老大难,这关系到上亿甚至是无底洞的亏损,做为商人,他们会算这个账。”
“有一家竞争者你可能忽略了。”叶山河淡淡的说。
“那家国企?”江林冷哼一声,“张书记和黄副省长都不傻,正因为他们不傻,所以他们也看得清这些参与者的打算,看似热闹,实际上一个也没有真心想接川棉一厂的盘,所以他们才拉这家国企保底。但那是万不得已的情况,如果有人出手,张书记和黄副省长求之不得把这个烫手山芋抛掉。”
“所以人家都不要,我这个‘廖化’正好当先锋,捡个大便宜?但这是便宜吗?”
“那就要看叶总如何看了。”
“我看不清楚,能不能请江科长指点一下迷津?”叶山河温和地说,不是挑衅,而是真诚的请求。
“这可能就是我今天来找叶总的目的。”江林坦然地回答。
他解开随身携带的公文包,从中拿出一叠一叠的文档,在茶几上分成几块,然后开始给叶山河讲解。
首先是川棉一厂简要的发展和现在状况,重点是现在生产能力和销售情况,然后,才是他关于川棉一厂改制后的经营管理。
这才是他今天来见叶山河最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