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阳谋 - 商藏 - 庹政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商藏 >

第一百零八章阳谋

叶山河接了电话,朱十佛在那边说蜀都电视台一个什么制片人打电话给他,要对他就台湾叶氏电子集团参股蜀都晶体管厂改制做个采访,他问叶山河怎么办。叶山河这些年接触过的很多台湾人,印象大多是热情,精神,很多五六十岁还精力充沛得跟年轻人一样,朱十佛算是例外。他身体矮胖,行动缓慢,说话细声细气,圆脸上总是带着一副笑眯眯的表情,一点也没有大公司老总的作派和气势,叶山河曾经想过,是不是堂兄为了个性上的互补,才选择朱十佛来做他的总经理,结果在回乡传祭奠爷爷的车上,叶山豪告诉他,朱十佛的父亲跟叶中国当年是战友,就是给因为午睡差点当了逃兵的叶中国留路标的连长。

朱连长到了台湾继续在部队打滚,退伍时混到了团职,这个级别在将校满街的台湾,简直不值一提,而叶中国血液中的商人因子开始激活,退伍创业,又赶上了台湾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腾飞那段好日子,他创立的叶氏电子迅速扩张成为电子制造行业举足轻重的巨头,叶中国自己,也一跃成为亚洲鼎鼎大名的超级富豪。

朱连长退伍后,因为只是陆军,不能跟海军和空军比,职务也很低,只能靠着一份相当一般的退休金过活。他到台湾后娶了一个当地女子为妻,生了朱十佛,有家有子,生活安定,已经比很多去修中部东西横贯公路,或者去荣民之家度过晚年的战友强多了,可是看着昔日的手下摇身一变台岛名流,还是大受刺激。

朱连长和叶中国关系一直很好,两家经常互相走动,自然而然,朱连长从小就要求朱十佛跟着叶山豪学习,长大后做商人。大学毕业后,朱十佛顺理成章地进入叶氏电子集团,凭着个人的聪明能干,再加上上辈人的感情,叶山豪的提携,朱十佛一帆风顺,年纪轻轻就成为这家大企业的总经理。

这几年他和叶山豪配合很好,叶山豪在前面冲锋夺旗,他追随其后,查漏补缺,保证了叶氏电子集团这艘大船稳定前行,这一次,叶山豪带着他到西川,战略上是进行全面考察,准备大举进入内陆,具体是三件事,一是通过对彭丁丁新推出的西部扶贫计划进行捐助,进一步夯实跟彭丁丁的合作关系,二是落实跟蜀都电子集团的密切合作,三是参与晶体管厂的改制。这其中,第一项和第二项是联系在一起的,叶氏电子集团和蜀都电子集团的合作,中间就有彭丁丁的穿针引线和陈哲光的大力推动,当然,第三项参与晶体管厂改制,也是陈哲光要求的。昨天叶山豪去日本,他和宋东文留在蜀都跟彭丁丁落实具体细节,今天上午刚刚如约来到蜀都电子集团办公大楼,就接到了贺之悠的电话。

在确认了贺之悠的身份和目的后,他老练地说正在工作,稍后他会打回。然后他马上给叶山豪打了电话请示,叶山豪让他问叶山河,他就直接把电话打了过来。

叶山河沉吟一下,说:“不好意思,朱总,我还真不知道如何回答您这个问题,最多只能给您提供一些信息。据我目前了解,蜀都市委,市政府对于晶体管厂的改制相当重视,希望把它树立成为一个典型,所以安排电视台进行跟踪报道,有一个全面的系列报道,不仅会对您进行采访,也会对山河集团,原晶体管厂管理层,职工代表,国资委等各个方面进行采访,主要目的是宣传,正面报道,所以朱总您自己觉得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吧。”

朱十佛细声细气地说好嘞,就按叶总说的去说。

挂了电话,叶山河正在疑惑,朱十佛这话什么意思?他可没有指导朱十佛怎么说,突然间反应过来,朱十佛根本可以不打这个电话,他打这个电话,只是想告知叶山河一声,至于最后这句话,只是一种习惯,喜欢置身事外,拉人背锅。

刘小备笑道:“叶总,说不定您也会接到采访电话。”

她很少笑,在公司时大多时候都是一本正经地挑剔批评别人,脸上的表情突然绽放开来,竟有一种别样的风致,相当耐看。

叶山河怔了怔,正要说话,他的电话再次响了,是一个陌生的电话号码。

叶山河接了电话,第一句就听出是贺之悠。

她以前采访过她,就在蜀都市委宣传部的小会议室,那是叶山河相当尴尬又无奈的一次经历。采访结束后,她派发了名片,叶山河礼貌地接了,转身就丢在副驾的储物箱里。

叶山河脸上忍不住露出苦笑。

这个电话并不能证明刘小备所言非虚,英明睿见,陈哲光指示电视台做跟踪报道,贺之悠给他打电话几乎是一件肯定的事。

贺之悠在电话中说,想安排时间对叶山河做一个深入的访谈,善解人意地理解像叶总这样的人忙,她可以等叶总方便的时候,由叶总安排时间。

叶山河心中厌烦,温和地回答他已经接受过蜀都电视台一次深度采访,而且内容也正是关于晶体管厂改制。贺之悠毫不气馁地说,晶体管厂改制现在有了巨大的变动,所以这次采访自然不同,也有意义,再说,上次是另外的人采访,这次她是受陈书记指示,不得不重新对跟晶体管厂改制工作相关的重要人物进行采访,请叶山河体谅。

这句话充满了公事公办的味道,但是不知道怎的,听在叶山河耳中,倒不像是威胁,反倒像是娇宠的撒赖,叶山河甚至能够想像她在那边无声而得意地笑。他摇摇头,说您说得对,但是我已经采访了,很难再提供什么新的东西,这样吧,你可以采访晶体管厂改制后的总经理,我们刚刚任命的。她准备如何带领改制后的晶体管厂腾飞,绝对吸引眼球,也更能够让市委,市政府看到我们的决心。

电话那边沉默起来。贺之悠明白叶山河说的是实情,也很诱惑,但还是不想失去这个跟叶山河接触的机会,迟疑一下说,她肯定要采访总经理,那就一起采访吧。

叶山河不禁有些生气。

现在这些年轻人,根本就不知道体谅别人,不会为对方着想,再加上处在一个较好的平台,做事说话不自觉带上了些放肆和跋扈,他声音沉了下去,说他马上就要出一次差,可能有好几天,而且这次出差要做一些繁琐的准备工作,实在没有办法,请贺之悠先采访改制后的晶体管厂总经理,他的采访以后再说。

贺之悠默然半晌,说好。

挂了电话,张德超冷笑道:“可以直接挂她电话。真是拿着鸡毛当令箭,一个小记者就到处号令过去号令过来。就算他们电视台长……”

“惹不起的,电视台长!”刘小备冷冷地打断张德超,“记者是无冕之王,特殊时间特殊场合,连省长市长都要让三分。”

“你要去哪里出差?”张德超不理她,转头问叶山河。

“还没想好。”

张德超一楞,随即恍然。他以为叶山河只是随口说来推诿那个记者。

“继续刚才的话题吧。”叶山河看着刘小备和梅本直,“你们二人都认为王佩不错?”

“那是哟。”张德超模仿杨迁的口头禅抢先答应。

“张总,论迹不论心嘛。她可能有野心,有私心,但这个报告,肯定对于公司是有价值,有作用的。”梅本直开口发表意见。

“作用肯定有,大家也看得一清二楚,但是,”-——叶山河停顿一下,“她那个访谈对公司有负面作用。这是抹不平的。现在都快十一点了,我还有大堆的事没有处理,上午就算了。我本来想大家讨论一下后,我下午安排时间见她一面,沟通一下,现在看来没有这个必要了。”

“刘经理,你把这份报告转给江林。同时回复王佩,她的意见报告已经转给纺织品公司主要领导,如果纺织品公司领导同意并实施其中的建议,她会按照活动规则得到相应的奖励。”叶山河看着刘小备说。

张德超三人都是一愕。

叶山河这番话,这个安排听起来光明正大,也完全是按照“我为企业献一计”活动的程序来处理,可是王佩这个报告剑指江林,现在集团公司把这个报告原封不动地转给江林,那是什么意思?表示要跟江林摊牌吗?

至于奖励,那就更加儿戏了。

对于一般普通的员工,一条建议被采纳,奖励一千元人民币,算是名利双收,可是对于王佩来说,哪怕她这几万字被采纳几十条,也只是几万块的事,王佩在乎的不是这点小钱,她所谋甚大。

“不仅仅是这份报告,还有跟纺织品公司相关的其它建议,都一起转过去。其它分公司的建议也一并转给各分公司负责人。只要你觉得有用,筛选出来的建议,不管是哪方面,不管针对谁,都一并转过去。”叶山河淡淡地说。

“好的。我马上就办,保证各个公司管理人员下午就能够收到。”刘小备答应道。

但是三人心中依然充满疑惑,同时把所有的建议一起转发,并不能掩盖王佩那份报告的特殊性,光是那厚厚的几十页分量,就足以让它鹤立鸡群了。

“这会不会引起各个分公司管理人员群体的不满,进而引起各个分公司的混乱?”张德超迟疑半晌,还是问了出来。虽然,他说的是各个分公司,但四个人都知道他指的是纺织品公司。

“活动注明和强调了实名制,所有的人提建议的时候,就考虑了实名建议的后果,他们都有这种觉悟,我们难道就不能尊重他们?尊重他们的意见?至于混乱,如果这点小事也会让一个公司混乱,那只能说明我们平时管理不到位,正好暴露了问题和不足。”叶山河振振有词。

张德超脸上尴尬之色闪过。

“刘经理可以问一下王佩,她怎么会去做这个采访。本来这事该我来问,但你跟她可能更好沟通。”梅本直适时地提问道。

“没问题。我等下告知她报告已经转给纺织品公司管理人员时一并问她一下。”刘小备答道。

“好了,刘经理,晶体管厂的事就交给你了。你先忙去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