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误会 - 商藏 - 庹政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商藏 >

第五十三章误会

此时此刻,杨迁和张德超正对坐在三环外一家农家乐装修的烧鸡公店里举杯。快下班的时候,张德超直接出现在他的办公室,那架式一看就有大事,杨迁赶紧交待正在汇报工作的设计部经理几句,跟前台打了招呼,跟着张德超两人离开公司。因为知道要喝酒,所以杨迁没有开车,两人拦了出租车,来到这里。

随着山河集团业务蒸蒸日上,张德超这些年出入豪华堂馆如履平地,不免有些老手颓唐,经常半真半假地跟杨迁开玩笑说,他现在一上桌子就腻,还真怀念以前那些几十块钱就可以吃得舒服踏实的小店,所以杨迁投其所好地安排这个偏僻幽静之地,也好说话。

桌上摆了一盘凉拌黄瓜,一碟油酥花生米,一筒陴县豆瓣,他们叫的烧鸡公还在锅里,没有上桌。

杨迁知道张德超喜好,一进店就问有没有郫县豆瓣,前来迎客的老板楞了一下才小心地问:“两位老板,请问你们要……这个豆瓣……”

杨迁笑着解释:“老板你不用多心,菜我们还是要点的,只是我这位大哥喜欢添这个味。你有没有,没有我们就换家店。”

老板松了口气,笑着说:“哥老倌你这话问得,哪个开川菜馆的不要郫县豆瓣?不用郫县豆瓣做的川菜那不地道,不正宗。我们厨房肯定有,不过呢,肯定是开过封的,我马上叫人去外面给你买一筒新鲜的来。”

杨迁看看外面,计算路程,正在迟疑,张德超接口道:“你去买吧。不过我不等,你先把开了封的豆瓣拿来我们用,新买的你还给厨房。”

老板看着两人衣着光鲜,张德超气势非凡,不容拒绝,呵呵一笑:“大哥您说了算。不过,这个吃烧鸡公下豆瓣,倒还真是,真是……少见。”

杨迁点了菜,老板一路笑着去厨房先拿了花生米和豆瓣出来,张德超先拿起豆瓣闻了一下,再看看颜色,说是三年的。

郫县豆瓣跟西川盛产的白酒一样,也分年限,一般来说,酿制一年的豆瓣酱基本成熟,可以用在串串,火锅和炒菜,豆瓣酱的年份越久,酱香味越浓,生涩的辣味越淡,要做正宗美味的川菜如麻婆豆腐,回锅肉等,最好选用三年四年的豆瓣酱。张德超对于郫县豆瓣这种独特的爱好来自当初一个人逃亡蜀都那段穷日子,朝不保夕,天天担心警察找上门来,窝在出租屋里不敢出去打工,数着钱用。有时一天就吃一碗白饭或者两个馒头,后来无意中买了一筒郫县豆瓣,美味异常,足足帮他撑了一个月。从此以后,他就丢舍不下。

杨迁加入山河装修公司后,叶山河不好亲近,张德超跟他最为要好,结婚前两人几乎天天一起,吃饭睡觉,杨迁记下了张德超这个爱好,每次吃饭,只要不是应酬,他都会主动替他先叫上一筒半筒,走的时候如果方便,还要把剩下的豆瓣带回家去。

“我认为郫县豆瓣应该高薪聘你去做顾问和形象代表。”杨迁半真半假地捧场说。

张德超笑,不说话,先用筷子撬了一点进嘴,慢慢品味。

杨迁倒酒,两人就着花生米和黄瓜,干了几杯,一瓶啤酒还没完,张德超果然有话要说,一开口就把杨迁震住了。

他先说的是他被战友黑了一千万。

杨迁表面上没有什么吃惊,内心却是波澜起伏。

一千万!

张德超就这样轻易地把一千万人民币转到战友帐上,象把一个一次性打火机随手丢给朋友用,尤其是,张德超居然一张口就向公司借了一千万,而叶山河居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居然一地不知道!

公司赚钱后,杨迁做过简单地估算,山河集团现在的资产怎么也得说有十来个亿吧,更重要的是,集团下属各个公司都运行良好,——非常契合现在流行的那个词“持续性”。具有持续盈利的能力,将来肯定会赚更多的钱,他在公司的股份,折算下来,也是好几千万。

自然的,他的妻子也替他算过这一笔帐,估量他那点以前被忽略的股份的价值,同时重新估量他这个人的价值。实际上,早在去年纺织品公司扭亏为盈,雄鹰集团跟山河集团签订战略协议,确定入驻山河广场,山河广场项目肯定会顺利峻工,他在家里的地位,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她对他基本不再打骂,一向对他不甚感冒的丈母娘,也关心起他的生活,替他买过衬衣,大舅子小舅子都经常回家,回家之前先要打电话确认他是否在家,坦诚地表明只想跟他一起聚聚,聊天喝酒。。

来蜀都生活十几年,他早已习惯了西川的风土人情,也习惯了这种坦白的势利,现在,他一直盼望着的变化终于发生,他的心思,自然也会随之变化。

实际上,他的心思远比张德超灵活,甚至在他们四个山河集团老人中,他也是最早觉得他们四个人的关系可能某种深刻变化的人。但是跟从前一样,他是四个人中实力最弱,也是最晚加入的人,他觉得自己没有什么话语权,甚至根本不能表露,只能等待着其他三人来决定。这真是无可奈何。

虽然如此,他并不觉得有什么难受,因为他已经觉得很满足了。

他一向就是个容易满足的人。他能够在他妻子家长时间地,默默忍受岳父岳母数落,忍受两个舅子埋怨,忍受妻子打骂,就是觉得只要能够跟妻子在一起就足够了。

但是现在,张德超随便一借就是一千万,随便一丢就是一千万,表情看起来有些懊恼,但感觉不到他真正觉得痛苦,杨迁无法不想:我是不是也可以向公司借一千万呢?我能不能这样随便借到一千万呢?

虽然,他的地位和股份都肯定无法跟张德超相提并论,但他有他的优势,比如这几年他管理的装修公司,因为他的专业和名声,每年利润都以千万计,而张德超只是吃喝应酬,这样的工作,任何人都可以胜任,以叶山河的英明,肯定会看到他的贡献和作用,那么,他是不是可以因此提出某些想法呢?

提什么?

提高股份?提高薪酬?多发奖金还是?

我在干什么?我怎么就不满足了?

杨迁霍然一惊,他被自己刚才一瞬间的众多想法吓坏了。他难道忘记了,没有叶山河,就没有他现在这个家,也没有他现在这个杨总!

他居然人心不足,利欲熏心!

可是,他难道就不该吗?

不要太多,一点点就好,一点点也是一种鼓励啊。

可是,一点点就真的能够满足吗?

一旦迈出第一步,后面是不是就会毫无困难,心安理得地继续下去?

杨迁脸上表情变幻不定,张德超误解了他是在替他担忧难过,安慰说:“没事,一万千虽多,但是现在不同以前,现在一千万对你和我来说,都还不至于伤筋动骨,只要公司稳步发展,将来就是一个亿两个亿,都能够随便拿出去。”

“那是。”杨迁说。

举杯,两人碰了一杯啤酒。

张德超随口问了一些装修公司最近的情况,杨迁捡了一些回答,但是心里却在嘀咕:张德超什么时候关心过装修公司的业务?他连整个山河集团的经营都几乎不会过问具体事务,刚才他故意有点有面,有轻有重地回答,但张德超根本就没有去分辨去思考,这证明张德超的心思根本就没有在这个问题上,那么,他的心思在哪里呢?他突然来找自己,分享这个一千万的秘密,这肯定不是无聊之举,也不是想找他倾诉,按照常情,与人分享自己的秘密,是为了增加彼此的信任和亲近,但是他和张德超的关系还不够信任和亲近吗?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为了某种伤害先做铺垫?

杨迁再次心念电转。

一人一瓶啤酒下肚,两人情绪都松驰下来,杨迁重新开了两瓶啤酒,张德超正在准备措词,寻思如何开口,这个时候,叶山河的电话打了进来。

杨迁一看来电,吓了一跳,小声说:“叶哥的。”

私下里,他们还保持着兄弟相称,杨迁年龄最少,叫张德超为“大哥”,叶山河为“叶哥”,宋长生为“老哥”,这种不自觉或者自觉的细微区分体现了这三个人在他心里的某种不同。但是现在电话还没有接,他这种自然而然地紧张程度,让张德超又好气又好笑:“接啊。”

杨迁按了接听键,并且用的免提。

叶山河问他在哪里,跟谁,杨迁一一老实作答。

叶山河站在蜀都百货前面的广场上不禁愕然,张德超跟他分手时明明说了马上去找杨迁交流,替他“打探”,可是他竟然忘了,刚才还想着怎么跟杨迁交流一下。

现在张德超已经在杨迁在一起了,他这么打一个电话过去干什么?不放心张德超还是有什么其它的想法?

就在这么一楞神间,他又发现自己又犯了一个错误。他本来可以自然地跟杨迁随便说件事,或者安排他一个什么工作,可是这么突然停顿,显然是对杨迁的回答感到吃惊,这有什么吃惊的?

他看着从他身边匆匆走过的那些衣着光鲜,许蓉嘴里所谓的附近写字楼里的白领,想可能是自己这两天心里塞的事多了,才会犯这样的错误。

尤其是今天上午,首先是对接会,变化古怪,接着连续两场谈话,虽然不是勾心斗角,但要考虑对方的感受,体会对方的心思,用辞语气都要斟酌,特别心累。他在心里叹了口气,索性坦白地承认说,他这几天忙昏了头,刚才超哥跟他说了来找杨迁,他忘记了。叫他们吃好,聊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