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食神食谱(2)
大半夜的,胡途带着梨子回家,再次翻开食神食谱,在里面找出了“蜂蜜水晶梨”的做法,配料跟“冰糖雪梨”一样简单,只是胡途将蜂蜜换成了糖。 饶是这么简单的一份甜品,食神在菜谱底下依然做了详细的注解。
梨本身清甜滋润,但性寒凉,在寒冷季节直接食用对脾寒胃弱的人而言不太好受,考虑到加热炖会将梨本身甜脆的口感给煮烂了,火候过大甚至会将梨的脆嫩劲爽给煮没了,到时入口软塌塌的,完全没有了梨本身的脆感。
胡途根据食神的提示,选择了用蒸,一来可以有效地保留梨汁,二来也能更好地熬出梨本身清凉的果味。
同时在蒸笼里还会放一个炖盅,这样,既吃出了生梨的脆嫩和劲爽,又去掉了梨本身的冰冷寒凉。
制作流程相当简单,先是洗干净雪梨,用刀削去外皮。
按照往常,这么简单的步骤,胡途肯定会不紧不慢的削干净梨皮,可食谱上强调,刀要洗净,不管是刀本身的铁腥味,亦或是刀上切过其他东西残留下的菜肉腥味,都要一丝不苟的去除。
可能在其他人看来,这有点吹毛求疵,可真正的美味,不正是在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中做出来的吗?
胡途按照要求,洗干净刀,然后又以自己最快的速度,不到10秒钟就削完皮。
这把刀胡途越用越顺手,已经感觉如同自己的手掌般灵活自如了。只见一长串厚薄均匀,宽度一致的淡黄色果皮从刀背滑下,雪白的果肉呈现在眼前。
胡途用保鲜膜包住梨子,因为食神宝典上面强调过“削皮要快,果肉不能长时间暴露在外面。”
胡途很快就想通了,应该是果肉会被氧化变色,严重影响口感的缘故。就像平时咬完一口的地方,白白的果肉,接触空气很快就变黄了是一个道理。
紧接着,下一步就是去核,再加入冰糖。
胡途突然想试一下将冰糖换掉,改成“四阳极味散”中的“甜”料,于是乎,又翻到食神食谱的中间部分。
“甜”的原料是由七种花蕊,经过长时间的发酵,再加上七种花蜜,进行研磨锤炼,最终磨成粉末而成。
胡途按照食谱上面的提示,倒出了两粒白色的冰晶状的“甜”料,每一粒的大小依然不足蚂蚁的躯体,但在灯光的折射下,闪烁着五彩斑斓的色彩。
揭开雪梨的保鲜膜,横切掉一小块,迅速的挖掉内核,将两粒“甜”料放了进去。
然后将雪梨放进了炖盅内,加入少量的瑶池水,刚刚浸到梨身的三分之一处。
这里食神用红字强调——水量不宜太多。
因为雪梨本生水分就很充沛,在蒸的过程中会流出果汁,加入的水太多就会跟煮的效果一样,直接将雪梨的脆嫩给煮化掉。
同样的道理,炖盅是加在蒸笼里面的,这样当然会严重减慢蒸熟的时间,但是却能有效的保证雪梨受热的温度均匀而又不会太高,极大程度上保留了梨汁的香甜。
所有的准备都已就绪,胡途收好食谱,接着就是半个小时的慢火加热。
一切都按照食谱上“蜂蜜水晶梨"上的提示来的,可当揭开盖子,胡途竟然在炖盅内发现梨子变得色彩斑斓起来,白里透红,中间还夹杂着黄绿青这些颜色。
晶莹剔透的雪梨,在层层色彩的辉映下,仿佛是春日里绽开的一朵鲜花,这花色,五彩缤纷,美得醉人。
胡途好奇的翻开了食谱,这才发现自己竟然忘记了重要的一环——“甜”的预处理。
每一种调料都有其最佳的调制方式,这样才能将其味道充分散发。就像“辣”,使用之前需要剧烈的抖动,然后加热烘烤至高温,这样才能最好的将其刺激之味激发出来。
“甜”则需要提前用适量温水化开,然后加速搅拌,直至各种颜色相互中和成白色,这时的甜才是真正的醇香甜蜜,花香四溢。
“可惜之前没仔细看这一段的描写。”胡途心里不免有些遗憾,不过却更加坚信这本食神食谱上面记载的,不管是边边角角还是细枝末节,绝对是成为一名绝顶厨师的必备教材。
经过了半个小时的细火熬炖,胡途准备试试味道,有点烫,就将被染得五颜六色的雪梨放进了碗里。
虽然颜色看上去有点夸张,不过从揭开盖的那一瞬间,整个房间就仿佛笼罩在无边的春色中,哪怕是在这凄冷的初冬,依然能让人感受到阵阵暖意。
胡途用筷子戳起了冒着滚滚热气的雪梨,津津有味的品尝着,整个梨子从内到外都热得通透,可丝毫感觉不到果汁因加热而流失,饱满的梨肉,一口下去水汁四溅,清爽天润的口感让胡途觉得浑身舒坦。
此刻,或许雪梨已经足够美味了,但手中的食神食谱,却仿佛对他下了魔咒一般,让他眼睛离不开半分。
胡途拿着食谱,一直看到忘记了时间,第二天直到9点才醒来,拍了拍昏睡的脑袋,昨日的食谱被胡途完整的看了一遍。
当然,食谱里面,其实大多也只是一些简单的甜点素材之类的,这里面大部分有营养的内容都是食神在底下的批注。
随便找一个路人,问他顶级的厨师最需要的是什么,他们可能会回答:“熟练地刀功,精湛的烹调技能,灵敏的色香味触觉等等。”
但从这本食神食谱中,食神告诉胡途的答案是“经验”。
这也是为什么有经验的大厨闭着眼睛就能算出一道汤何时放配料,何时注水,而年轻的厨师则要对着沙漏计算时间去控制这些。
不管是材料的选取,亦或是食物的制作,乃至火候的把握,所有凡是会影响到食物味道的细枝差别,食神都将最关键的要点,以自己的经验记载在这本食谱上。
当然,除了一条条受益匪浅的经验之外,胡途在这些菜谱里面还是看到不少久远的菜肴的,其中,唯一一道至今都名气斐然的名贵菜肴就是“佛跳墙”。
原来上一代的食神也曾触犯天规,被贬下凡,在人间经历重重磨难后,最终做出了一份惊天地泣鬼神的佳肴。
当天界看到“佛跳墙”那绚丽夺目的光芒直穿三界,引起万众瞩目时,还以为又是哪位怪人出世。
毕竟能引起如此天象的,除了横空出世的美猴王,其次就是力劈华山时的孝子沉香了。
当众仙合力开启乾坤镜,一窥人间的奥秘,才发现居然引起这番异象的竟然是久落凡尘的食神做出的一道绝世美味。
一时间,众仙纷纷议论起这道引起三界震动,突现异象的神奇美味,尤其是那道直插天界的光芒,勾起他们无限的食欲。
无奈仙凡阻隔,众仙只能干瞪眼,强忍住突发的食欲和一阵阵汹涌的口水。
就连仙风道骨的太上老君,只看一眼,也是被“佛跳墙”散发出的万丈光芒所震惊,他可从未见过有哪道菜会发光,而且是如此强烈的光。
后来,几位大仙实在忍不住了,决定勠力同心,强行要破碎虚空,越界取走食神做的“佛跳墙”。
奈何三清之一的太上老君因为不吃荤腥而不肯帮忙,最终众位未能隔空取走“佛跳墙”。
而一罐人间美味,也因为几位仙家的失败直接散落在地。
就在所有人纷纷为这道绝世好菜的破裂而惋惜时,食神触景生情,又做了一道举世称赞的炒饭。
这是食神食谱上唯一一道没有任何批注的食物,虽然相关的食材,烹饪手法等丝毫没有提及,其中究竟融入了食神的哪种心境更是无从得知,但光这一道菜就打动了太上老君,吸引了西天菩萨,就足以证明它比起“佛跳墙”只强不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