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拖欠
王建满怀期待,拿起桌上的喜鹊登梅高脚碗就出了门,兴奋之情怎么也压不住,迫不及待地要把这碗出手,想着以此来检验自己的异能。
没想到一连走了十几家古董铺子,得到的却都是差不多的答案,不是说看不好,就是劝王建再到别家问问。
前两家被拒,王建还没往心里去,想着是这些人不识货,自己异能鉴定的东西,难道还比不过你们普通人的眼力?可当他被连续十多家铺子拒绝后,信心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动摇。
想到:“做古董的,哪个不是人精?如果不是确认了这碗不值钱,那地摊老板会一百块就卖给我?”
眼前又是一家古董店铺,他迈腿走进这不知道已经是今天的第十几家的古董铺子,店铺名叫“随缘阁”,看起来很气派。一番交谈,不出意外,店铺的伙计微笑着拒绝了王建,口中说着看不好这碗之类的托词,可眼神分明是在说这碗是假货。
一天的不顺和对异能的怀疑,让王建心中不免有些火气,说话便不是那么客气了。
“小兄弟,我手里这碗可是货真价实的真货,你要是拿不准,不妨把你们老板叫出来,免得因为你而让店里蒙受损失。”
王建担心自己的东西是好的,但店铺的伙计水平有限不识货。
伙计毫无意外地拒绝了王建的要求,并话里话外讽刺王建。
“这碗即使是真的,最多也就三四千的价值吧,三四千的生意也想要见我们老板?你知道我们老板是谁吗?你知道这‘随缘阁’一年的收入有多少吗?”
王建噎住,不知该如何回答,自己这单生意,确实少了点。但他又不甘心就这么走掉,已经跑了十多家铺子了,再跑下去,估计也没有什么进展。
“小兄弟,我这可不只是一单三四千单子的事,今天我拿这件真品来了,你不识货放弃了,明天有人拿同样的真品,你还是不识货不是?这样日积月累起来,说不得就是流失了三四百万甚至三四千万的生意。”王建不甘心,硬着头皮说道。
伙计用鼻子哼了一声,说道:“我们店里的生意,就不劳你操心了,老板要是信不过我的眼光,也不会把我提到这个位置上。”
一时间有些冷场。
两人正在僵持,这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精神矍铄的老者,看起来六七十岁,明显听见了王建二人的争执,随意地拿眼睛扫向王建手中的碗,见他眼神一亮,像是来了兴趣,向着这边走了过来。
那伙计连忙换上恭敬神色,连问老板好,目光中充满崇拜:这老者原来是这随缘阁的老板。
老者询问王建可不可以把碗给他看看,王建自无不可,老者拿起碗端详片刻,便扭头对那伙计说可以把碗收下。
伙计大感意外,但也不多问,老者不再多说,对王建点了点头,转身进了内堂。
王建想和这老者攀谈几句,可老者已经进了内堂,王建自感双方身份差距太大,没没能叫出口。
最后伙计出价四千,王建想了想,异能扫描的结果显示这碗价值三千到五千,绕了一天,就只有这一家店铺勉强肯收下,价格还算地道,也检验了自己的异能确实真实有效,心中满意,便点头同意了。
货款两清,王建又有些不甘心,就问店铺的伙计,说你先前为什么就那么肯定我的碗是假的?要不是你们老板恰好来了,这单生意可就做不成了。
伙计开始不愿多说,王建百般追问之下,伙计便和王建聊了几句。
原来前两年,和王建手中这碗类似的古董曾大批出现在秦河市的古玩市场,很多业内顶级的专家竟然都分不出真假,很多人因为这批古董吃了大亏,甚至倾家荡产,所以现如今古董圈子了,只要出现类似的古董,大伙都是避之不及的。
王建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怪不得我连跑了十几家古董铺子,竟然都没人肯拿正眼看这的高脚碗。
王建又问:“那你们老板怎么看一眼就敢收这碗呢?”
伙计的回答让王建很受伤:“这碗即使是假的,最多也就损失四千块,有什么不敢收的?”
王建郁闷,原来被鄙视了。
伙计又满是骄傲地说,前几年的仿造古董诈骗事件,还是自己老板最先发现的呢,这秦河市如果仅有一个人能分出这碗的真假,肯定就是他们老板!
原来这老头竟然这么不简单!
出了随缘阁,王建用手摸着微微鼓起了的口袋,激动之余也些担心,一天兜售古董的经历,让他知道,今天的世道,要想捡漏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没百分百确定不值钱之前,哪个会随便把东西拿出来卖?如果卖的人知道手里的是好东西,价格又怎么会便宜?自己又怎么会有机可乘?要想像今天这样转手就赚四十倍的差价,恐怕不会这么容易了。
不过幸好他还有修复破损古董的能力,就算老板们知道东西是真的又怎么样?只要有瑕疵,自己就有机会,买下修复,转手卖出时就是没有瑕疵的精品,这其中的差价应该也很有赚头。
王建随手给农村家里的父母打了个电话,当然没有透露异能和捡漏的事,只是唠些寻常的家常,让父母多注意身体之类的。以前他混的不如意,给家里打电话时总是有莫大的压力,现如今眼看曙光升起,心里首先想到的,就是在农村老家的父母。
第二天王建正常到红耀玻璃厂上班,听说马上就要开支了,就是不干了,也要等这两个月的工资结清了再说。
干活的时候,厂里的车间主任透漏,说老板刚刚和他说了,今天会把压着工人的工资开了。
听了车间主任的话,厂子里的工人都是暗舒一口气,尤其是几个中年工人,拖家带口的,每个月拿不回钱,都不敢看媳妇的脸。
现在好了,虽然晚点,可这钱总算是就要到手了。
一直等到下午四点多,还没有开支迹象,工人们开始有些不耐烦了,一个个的都没心思干活。
这时车间主任从王翡的办公室出来,让大伙先把手头的工作停下,说是要给大家先开个会。
会议内容很简单:一会开支。
可还没等工人们高兴,他又补充说,这次只是先开一部分,每个人先领一千五百块,他代老板向工人们保证,说等厂子度过了这段艰难时期,一定尽快把工人的工资开清了。
一听这话,工人们都嚷嚷开了,大家气愤之余又都有些惊愕,前些天说好的,这说变卦就变卦了,他王翡还要不要脸了?可既然还想在这干,又都不敢说什么过分的话,都憋了一口气,就连平时脾气最好的大婶都小声嘀咕了一句国骂。
随后二十几个工人到财务室领工资,王建落在最好,心里生出些想法。
本打算发了工资就辞职的,可现在看来这把工资开清是遥遥无期了,自己还要在这忍受多久?流水线的工作自己还没干够吗?
现在厂子一共压这他六千多工资,今天领一千五,也就是剩下五千了,他刚刚随便一个碗可就卖了四千,这么看来,这五千的工资似乎也当不得什么大事。
可心中却委实压不下这股火:“这点工资我是起早贪黑卖力气挣来的,凭什么说压就压?”
领了一千五的工资,正好也到下班时间了,工人们三三两两地回家,大伙心情都不是很好。
王建攥了攥拳头,心中拿定了主意。
他快步走上三楼,来到总经理办公室,见门开着,就直接走了进去。
总经理王翡人不在,办公室统计员余巧正在里面打扫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