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变化 土豆 书院 - 锦绣的科举日常 - 轻云上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17章 变化 土豆 书院

土豆的事情现在还不能宣扬的人尽皆知,在场人对此心知肚明,等称量完之后老爷子对土豆的产量非常满意,不仅老爷子满意,可以说在场的所有人都很满意。

不过老爷子也是个谨慎人,在其他人都开始内心狂欢的情况下,还记得询问徒弟土豆现在能不能食用,如何食用,以及安全问题。

这玩意儿简单,锦绣早就准备好了菜谱交给厨子,土豆一挖出便有大厨面色严肃,像是捧着两颗随时都会爆炸的手雷似的捧回了厨房,开始煎炸烹煮展开十八般武艺,发誓一定要让大老爷们满意,不能给自家大人丢脸,当然,最重要的便是不能给自家人丢脸,否则白得了大人这么多菜谱方子。

厨子是个有良心知恩图报的好厨子。

关于土豆的的吃法无非就那么几种,煎炸烹炒,切丝的,切块的,切片的,酸辣的,麻辣的,甜辣的,炖肉的,煮肉的,炒肉的,各式各样,只要锦绣提供一个思路,那些家里世世代代围着灶台打转的专业人士就能将他们玩出一百八十种花样,在锦绣不知道:“的时候就连拔丝的都给弄出来了。

当时人厨子还很不好意思的挫着手告诉锦绣:“这手艺没啥技术含量,就是费糖了些,不是顶好的菜。”

菜上桌的时候几人围坐在桌子边儿上,使劲儿动动鼻子,闻着空气中散发的香味,说实话,上来的这一盘盘菜,看着是一点问题都没有样子,在正常不过了。

或许是之前亲自下地干活消耗了太多体力,这会儿闻着饭菜的味道:“感觉能吃下一头牛。

谢六使劲吸吸鼻子朝旁边的定王殿下道:“闻着还怪香的,就是不知道吃起来怎么样,这玩意儿产量这么高,一亩少说也顶得上平常三四亩地。

别的我不知道。可有一个道:“理走到哪都不会变,那便是东西越多他就越不稀罕,不管是人还是物,这个道理在哪里都适用。

土豆产量若是低,就像咱家花房里让花匠精心呵护的姚黄魏紫一般,是数一数二的名品,那这滋味必定差不了。可这玩意儿产量这么高,谁要跟我说他真的好吃,我也不能信啊!”

放屁,从这话就能听出,这货虽然经历了社会的毒打,依然是远庖厨的那一套做派,偷换概念而不自知,虽然物以稀为贵不错,但一道菜的美味程度,却不是他的产量决定的,大厨的手艺,用的调味品,个人喜好都是影响因素。

这个道理明白的自然明白,不明白的锦绣也懒得解释。

不用浪费口舌过多解释,他自己捞起一块儿直接就往嘴里一塞,脸上全是怀念和满足的表情,一瞬间露出来的那种光芒,让人怀疑锦绣演戏演上瘾了,瞧着还挺逼真。

谢六见状拿起筷子鼓囊了一句:“我吃我吃还不成吗?多大点事啊,至于你演戏演的这般认真吗?”

说完朝眼前的一盘儿醋溜土豆丝儿动手,他已经想了很久了,他这人就偏爱醋溜的东西,像是醋溜酸笋,醋溜鱼片,醋溜菘菜,做得好了他能就着米饭吃一盘子,便是眼前这盘再难吃那也有个限度。

就算难吃,那他也是为了天下百姓尝第一口,将来全天下百姓能吃,怎的他就不能呢?忍一忍就过去了,谢六心里这般安慰自己。

忍不忍受的这个念头很快就在线谢六脑子里一闪而过,现在他满脑子只有一个想法。

真好吃!

若是再放一些辣椒面,酸酸辣辣的,那就更符合他的口味了,这般想着,谢六也不是个委屈自己的人,朝旁边伺候的下人招呼一声,很快便有人送来了一小碟非常精致的油泼辣椒。

这东西谢六知道,是锦绣家里祖传的好东西,他也不客气,当下就往碟子里一拌,自个儿把那碟子往眼前一巴拉,埋头干饭。

其他人一瞧谢六和锦绣的样子,心说这也不像是演戏骗大家的。莫非口味真的还行?本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包括老爷子在内的所有人都拿起筷子开始尝试。

这不吃不要紧,一吃可就要了人的老命了。定王殿下甚至在大快朵颐的时候,忍不住抬头说了一句:“若是今儿本王吃过之后还能活蹦乱跳的没被毒死,这玩意儿往后我家餐桌上每天都要有,尤其是这道土豆炖牛肉。”

锦绣闻言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他是这种缺心眼的人吗?即便他是缺心眼的人,他身边的人也不能在这个时候缺心眼儿啊,不管是冯大人,还是程远青和冯舒年心里都有谱儿呢。

即便他做事不靠谱,这些人也不会看着他去送死不是?自然是老早的便有人试过毒,确保食物没有问题,才会端上桌的。

若是一个弄不好,这里的任何一个人被他给搞出来的东西吃出毛病,别说是他,便是他们全家老小都要被牵连其中,为了这么点事,根本就不至于对不对?

当然关键问题是目前只有不到一亩地的产量,全都留种还不够呢,还每天给他家餐桌上来一盘儿,想什么美事呢?

这会儿也就老爷子心情好不想跟晚辈一般计较,否则早就大鞋底子抽他了,定王这是什么行为?是和天下人抢口粮的行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置天下人于不顾。老爷子不抽他抽谁?

锦绣给定王使眼色:“快闭嘴吧,在老爷子动手前当做刚才什么都没发生。”

定王殿下朝着锦绣嘿嘿一笑,埋头就吃。谁都知道他根本就没有其他意思,只不过是吃的上头了想说点什么表达自己心里的那种感觉而已,大家一起认识了这么多年,谁不了解谁呀?想当年大家没成亲的时候,他作为王爷,没脸没皮的上人家家里蹭饭,蹭的元家厨子见了他就头疼。

不过这一上头便想随口说点啥的毛病,也是那时候给养出来的,那时候锦绣捣鼓出来的烧烤,还有麻辣锅子,也是一度被定王奉为人生不可或缺的美食。

吃的舒服开心了就忍不住想嚎两嗓子,在亲近的人面前有些口无遮拦,什么话都能说出来。定王心里有数呢,好歹是从小在尔虞我诈的皇宫长大的皇子,耳濡目染之下,早就养成了在外人面前不动声色的本事,也就在锦绣这些亲近人面前才这般放松,在场诸人正是因为明白这一点才会默契的当什么都没听见。

一顿饭过后,老爷子喝了一盏消食茶,舒服的摸着肚子躺在椅子上,眯着眼睛对锦绣道:“这事情你心里得有个章程,报上去必然是大功一件,但不能现在就报上去。具体在什么时候你心里得有个数,为师会帮你盯着的。”

这是自然,本来就只这么点种子,不管是自个儿留下,还是进献给皇帝,都不可能有太大用处,即便是将来推广天下,那也得有足够的粮种才行。

在有了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要真正实现这个目标,不知道还得多少年,这中间牵扯的方方面面人际关系,利益关系错综复杂,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有时候政治是比人心更加肮脏的东西。

不过有老爷子在上头顶着,锦绣真的大大松了一口气。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说的便是如今的这种情况,锦绣都不敢想,如果没有老爷子在上头支应,他想做成这件事得有多难,本来为国为民的一件好事,被朝堂上的人拿捏在手里作为政治筹码,要想推广天下更是遥遥无期。

老爷子对他还锦绣的这份心,那是真没得说,在一定程度上锦绣便是真的多了一个爹,一个真心实意和元老爷一样,可以为了他牺牲所有的爹。

老爷子对锦绣的好,就是定王和谢六在边儿上看着都眼热,两人都有亲爹,但亲爹却不止他们一个儿子,亲爹也不会全心全意的相信他们,支持他们。

建锦绣点头应下,老爷子便眯眼看着半空,也不知在想什么好,好一会儿才缓缓睁开眼,开口却换了话头:“这件事情你别管了,安心让人在庄子上继续种土豆吧,往后如何行事为师自会为你安排一个合适的时机。”

彻底将事情揽在他手里了。

不用和朝堂上那帮人扯皮,锦绣乐得轻松,老爷子说不管,他就真的放手不管了。

从此往后老爷子除了长期在书院呆着,坚持他的教学事业外,便时不时的来庄子上小坐,对外的说法是出来散心,而几个知道事情真相的人对此保持沉默。

老爷子对土豆的上心比他表面上表现出来的多了几十倍不止,为了确保普通农人也能顺利种出土豆,他自个儿在旁边开了一块儿地,不用人帮忙,耕地施肥种地全都他一个人亲自完成,从头到尾参与一遍。

几个月过去老爷子对于土豆何时种植,何时出芽,何时长苗,何时结果,什么样的天气,什么样的温度适合土豆的生长。昼夜温差多大对土豆生长最有益,这些事情他基本上知道的一清二楚。

一趟种下来堪比专家,很多细节知道的比锦绣更清楚。

有一天老爷子一回家便对锦绣唉声叹气的,土豆虽好,产量高,味道也美,但有一个问题,同一块儿地种植的时候不能连年耕种,否则容易生虫,容易坏果。

老爷子说着还有几分遗憾:“本该如此的,便是那园子里的果树,结果子也分个大小年,若是第一年枝繁叶茂,花朵绵密,结出来的果子将枝条压弯,那么第二年必定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果子挂在树梢,看着寒碜极了。

这是大树在自我调解。

想来土地也是一样,这土豆产量如此高,是极为耗费地力的一种作物,无法连年耕作也情有可原,但我到底贪心了许多,想今早让百姓都能吃饱肚子。”

这些细节锦绣提前在图书馆的资料里都查过,可这种事他真的没办法大喇喇的说出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