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得与失
等周墨重新返回自己的小屋,已经是半夜了。
想到明早还得去樊海寺,他连衣服都没脱,直接倒头就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周墨在出发前,特意与石头打了声招呼,随后便离开了陀罗宗。
刚踏出陀罗宗不久,他便寻得一处隐秘角落,确认四下无人后,小心翼翼地从怀中掏出那张皮纸。
他打算直接利用这张皮纸,瞬移至樊海寺,如此一来,他就能在天黑之前赶回来。
于是,周墨闭上眼睛,脑海中开始勾勒出目的地的景象。
片刻后,他就出现在了扬安城内樊海寺附近的一个街巷角落里。
这个位置是他特意挑选过的,这是他之前住在樊海寺时偶然间发现的。
这个角落很隐蔽,平时很少有人会过来,所以就算周墨突然现身于此,也不会被发现。
他从街巷里走出来后,步行了没多久,便抵达了樊海寺的大门口。
今天的祈福大殿内,香客云集。
周墨的目光穿透熙熙攘攘的人群,瞧见了上次在大门口迎接他的那位小和尚,此刻正忙得不可开交。
小和尚也留意到了周墨,他暂且放下手中的活计,趁着片刻的空隙,走到周墨面前,双手合十,行了一礼,道:
“阿弥陀佛—周施主,好久不见!”
周墨连忙回礼:“小师父,我这次前来还是为了求见方丈,劳烦行个方便。”
小和尚抬手指了指前方的台阶,脸上带着一丝歉意,说道:
“实在抱歉,周施主,小僧此刻琐事缠身,无法亲自引你前去。就劳烦你自己前往吧,想必寺内的路你也熟悉了。”
由于小和尚已认得周墨,便爽快地放行了。
周墨向小和尚告别后,匆匆向寺内行去。
在寺中,他见到了智圆,说明来意后,很快便被他引领至之前与永乐方丈会面的那间禅房。
等候了片刻,周墨顺利见到了永乐方丈。
永乐方丈依旧是他初见时的那般模样,面容慈祥,微笑着对周墨说道:
“周施主,数日不见,你现在看起来,状态不错啊!”
周墨急忙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地向永乐大师行了一礼,说道:
“方丈,我此番前来,是特意为上次的不辞而别向您致歉的!”
永乐方丈一听,摆了摆手,笑道:
“呵呵,此等小事,周施主不必放在心上。老衲也从昭天堡那边听说了你的事,没想到云心的离世竟引发了如此大的风波,你也是无辜受到牵连,说起来,我们樊海寺也有一份责任。”
说罢,永乐方丈又关切地询问起周墨的身体状况:
“哦,对了,你的病情最近如何?可有好些?”
“还行,老样子。不过好在,并没有恶化。”周墨如实回答道。
永乐方丈点了点头,他狭长的眼眸凝视着周墨,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周施主,看来你最近,似乎遇到了一些烦心事啊。”
永乐方丈的话让周墨一愣,他没想到,自己最近的困境竟被对方如此轻易地一眼看透。
他也不再隐瞒,点头说道:
“不愧是方丈,实不相瞒,我最近确实对未来感到迷茫,不知该何去何从。”
永乐方丈轻轻捋着白须,手指向禅房门外那棵巨大的银杏树,缓缓说道:
“周施主,你可瞧见那棵银杏树了?”
周墨点了点头,应道:
“嗯,我第一次来樊海寺就注意到了,这棵银杏看上去年代久远,倒是与贵寺的氛围很相衬。”
“你猜得没错,实际上这棵树的年岁,远比老衲还要长得多。
不过,你或许不知,在很久以前,这棵银杏树曾饱受真菌和虫害的侵袭,一度枯萎腐烂。
众人皆以为它难逃一死,却不料因一位小和尚的顽皮之举,意外引来了大火。
谁承想,经过那场烈火的洗礼,它非但没有陨落,反而焕发了新生。”
“而当时那个顽皮的小和尚,正是老衲。”
听了永乐大师的话,周墨露出意外的表情:
“没想到,这棵银杏树的背后,居然还有这样一段传奇的故事。”
“周施主,老衲想说的是,有时候,你认为的死路,也许反而就是生路。
生与死,不过一念之差,皆在一瞬之间。
佛家有云:‘有舍必有得’,每个人在做出选择之时,必有所得,亦必有所失。
然而,世间之人,却往往难以参透这简单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