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日常生活5
第51章日常生活5
第五章日常生活5衣食住行【出路由路】意谓出外做事,何时返家,由不得自己。《十二楼?鹤归楼
》:“知道出去一年,不妨倒说两载;拿定离家一月,不可竟道三旬。出路由路,没有拿得
定的日子。”
【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这个地方不容留人,自然有容留人的地方。
《警世通言》第十三卷:“‘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叹口气,收了卦铺,搬在别处去
了。”亦作“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老舍《骆驼祥子》六:“祥子明知道上工辞工是
常有的事,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大丈夫万死敢当,一饿难挨】谓死不算什么,但饥饿难以忍受。《小五
义》第六十回:“三四天什么也没吃。大丈夫万死敢当,一饿难挨,两眼一发黑,肚子里乱
叫,举目无亲,一想还是打杠子去吧。”
【饿虎见食,未有不抢】比喻饥饿的人见到食物,没有不抢着吃的。《禅
真后史》第四十三回:“又想饿虎见食,未有不抢。及后兄据案大嚼,旁若无人,已见兄慷
慨不群,非矫情诈态、寻常儿女子景状。”
【好汉饿不得三日】谓再坚强的人饿久了也支持不住。《三刻拍案惊奇》
第十八回:“此后莫说粥饭不来吃,连水也不来吃。众僧伯太祖见怪,只得拿去与他吃,他
只是不吃。厨头道:‘好汉饿不得三日。莫睬他,他自来!’”
【荒旱三年,饿不死厨子】谓发生灾荒时间再长,也饿不死厨师。马忆湘
《朝阳花》二十章三:“罗政委端详着王德民,又一把拉过他的手,摸着他的手腕子,惊讶
地说:‘老王,俗话说,荒旱三年,饿不死厨子。你这个伙头军怎么搞的,比我还瘦。’”
【饥时过饱,必殒命】殒命:丧命。谓饥饿过度时暴饮暴食,对身体极为
不利。《大红袍全传》第四十八回:“吾闻古人有云:‘饥过饱,必殒命。’小子已饿三天
,若是饱餐一顿,未免有累,故宁可少食。”
【家无生活计,吃尽斗量金】意谓家中如果没有谋生的手段,即便有用斗
量金的家产也会消耗尽。《绿牡丹全传》第十七回:“大爷、太太在上,若是要说论道世上
的,俗话原说得不错:‘家无生活计,吃尽斗量金。’你看那有生活的人家,到底比那清闲
人家永远些。”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意谓人起床后就要吃喝消费。《刘行首》第二折:“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亦作“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百花亭》第一折:“教你当家不当家,及至当家乱如麻,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民以食为天】意谓人民把食物当作最大的需要。语本《史记?郦食其列
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二十七章:“俗话
说:‘民以食为天。’目下离麦季只有一个多月。让老百姓收季麦子,喘口气儿,确实要紧。”
【没钱买肚肺,睡觉养精神】肚:肺,指家畜的胃和肺。意谓没有钱买东
西吃,只好用睡觉畜养精力。陈登科《风雷》四十一:“没钱买肚肺,睡觉养精神。回去睡
觉哟。”
【哪里黄土不埋人】谓什么地方的土都可以埋葬人。意即这儿不能待,到
别处去。梁斌《红旗谱》第三卷四十七:“我想这一辈子不回家了,哪里黄土不埋人!”亦
作“哪处黄土不埋人”。张行《武陵山下》第八章:“唉,为人交了背时运,哪处黄土不埋
人?”
【请客吃酒,要量家当】谓置办酒宴,要根据家庭经济情况量力而行。《
醒世姻缘传》第十八回:“请客吃酒,要量家当。你自己忖量,这个我不好主你的事。”
【人行千里,处处为家】谓人出门在外,到处都是自己的家。王厚选《古
城青史》第十二回:“说哪里话头!你们又不是坏人,还怕进老百姓的屋子?俗话说,‘人
行千里,处处为家’嘛!甭客气,请屋里坐!”
【人是铁,饭是钢】意谓吃饭才有力气。柳青《创业史》第一部十二章,
“你是个常指教人的人嘛!人是铁,饭是钢。人有了病不想吃,也得强吃点。”
【人以水食为命】人依靠水和粮食活命。《金瓶梅》等六十二回:“人以
水食为命,凭煎的好粥儿,你再吃些儿不是!”
【日食三餐,夜眠一觉,无量寿佛】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佛教教主。
旧谓能吃上饭、睡好觉,就是神仙般的生活。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一:“南都闾巷中
常谚往往有粗俚而可味者,漫则记数则……曰:日食三餐,夜眠一觉,无量寿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