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练兵
云中坞外,风声呼啸,空气中弥漫着战斗后的肃杀气息。
就在大家紧张地防备夜间攻势时,敌人突然开始撤退,没有鸣金收兵的信号,仿佛消失在了茫茫山林间。
战场上的人们先是一愣,随即赶紧打探消息。
经过一番调查,才得知援军已经抵达,而且带队的正是名震一方的陈侯亲自率兵前来。
这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营地内炸开,人心迅速稳定了下来,士气也随之高涨。
不久后,孟宁、秦刚,白胜庆三人被召入陈侯的营帐。
帐内布置简朴而不失威严,蜡烛将空间照得明亮温暖,映照出陈侯那张坚毅的脸庞。
孟宁的目光一扫,便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刘霁,站在陈侯身旁,双目微弯,眼神中透着几分狡黠的笑意。
陈侯微微颔首,眼中闪过赞赏的神色,开口道:“听说你们不仅在防守坞堡的战斗中死战不退,还在运输器械途中频频遇险,而且击杀了两只老虎?”
孟宁闻言,心中一紧,脑中飞速回忆那场激战的每一个细节。
孟宁略微整理思绪,抱拳回答道:“当时情况紧急,为了保全军械,我们只能拼死应对,幸得陈侯大恩在先,才有今日之效,实属微不足道。”
陈侯点头称赞:“立了大功,就没有不赏的道理。现在提拔你为一幢之主,掌控十队五百人,其余的士兵我会帮你补齐。白胜庆和秦刚也都提拔为百人队主,每人掌控两队人马。”
随后,陈侯又提拔刘霁为副幢主,额外分配20名骑兵和50名工兵及医师,并让她主管后勤、医疗等事务。
“孟宁,刘霁可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果不是她坚持要回到你们身边,我还真舍不得放她走。”陈侯说道。
站在陈侯旁边的刘霁朝孟宁眨了眨眼,孟宁会心一笑。
之前他与刘霁的密谋终于见效。
陈侯要求刘霁留在身边协助,孟宁便悄悄嘱咐她多关注战场信息,争取更多的资源。
而最关键的是,刘霁能将消息直接传入陈侯的耳中,这对于他们至关重要。
孟宁很清楚,在古代,多少忠诚的将领因文官的几句话而被夺功,从而寒了将士们的心。
他并没有要求刘霁夸大军功,只需如实汇报。而如今,孟宁果真如愿成为了一幢之主,而且还获得了20名骑兵。
在乱世中,10个骑兵已能发挥巨大的作用,何况是20个。此前匈奴游骑能在洛阳周边横行无忌,不正说明了洛阳骑兵的稀缺吗?孟宁心知肚明,若没有刘霁,他的这支部队绝对拿不到这20名骑兵。
作为一幢之主,在编制完整的军队里,这已经相当于一个校尉,算是个不小的官职了。
走出营帐,孟宁与刘霁开始探讨她这段时间的经历。
原来,自从孟宁离开后,刘霁便跟随陈侯南征北战,攻略襄阳、南阳等地。
这些地区虽暂时未遭受匈奴的进攻,但内部的世家大族也不容小觑。
在刘霁的建议下,陈侯采取了拉拢一批、剿灭一批的策略,最终成功剿灭了何姓世家,并与其余家族平分了财物、土地,获得了大量的粮草、兵员和田地。
同时,陈侯通过联姻、军队合作及货物交易等手段,逐步建立起一条同盟战线,为抵御匈奴的入侵,保护他们的领地奠定了基础。
如今,陈侯的势力范围已不再局限于陈郡,而是逐渐扩展至南阳郡,势力版图逐步成形。
第二天,随着陈侯亲至,匈奴果断的选择了撤退,辅兵们大摇大摆的在坞堡外处理尸体。
看着倒计时的结束,第二个支线任务终于完成了。
【恭喜完成支线任务ii:坚守云中坞,奖励已放入储藏空间,请自行查看】
【任务奖励:幢主令牌(新),白银200两】
孟宁连忙拿出令牌,原本的队主令牌已经变成了幢主令牌,护盾值直接从30变成了80。
“又多了半条命!”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养伤练兵了。
在接手新部队后,孟宁很快发现,补充进来的士兵并不都是精锐,而是由屯田兵、辅兵等组成的杂牌队伍。
这些士兵或是农民出身,或是平民组成,虽有一腔热血,却缺乏战场经验。
没有老兵油子,也没有经验丰富的队主,整个队伍显得生疏而散乱。
面对这样的困境,孟宁知道这是陈侯给他的考验,也是机会,心中已有计策。
他将剩余的所有虎卫任命为什长或伍长,确保这些经验丰富的战士占据中低层军官岗位。
他明白,只有这些曾在战斗中经历生死考验的虎卫们,才能迅速带动新兵,提升整体战斗力。
伍长作为起步,逐渐培养出更高层次的军官,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孟宁的安排下,幸存的猴子也被提拔为一队之主。
这支队伍虽然人数不多,但都是精锐,彼此之间默契十足。
秦刚则掌管两队,其中包括所有的弓箭手,以便发挥远程优势。
白胜庆同样带领两队,确保步兵的坚实防线,而猴子带领的一队则灵活机动,能快速反应应对突发状况。
孟宁自领五队,主力尽在掌握,成为这个小军团的核心力量。
同时,刘霁负责骑兵和后勤部队,确保物资供应和战略支援的稳固。
如此一来,一个初具雏形的小军团便在孟宁的指挥下逐渐成型。
练兵生涯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