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老同学
事情的后续发展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样,甚至可以说是大相径庭。坐了十几个钟头的火车之后,我在火车站出站口看见了我的小学加初中同学,十多年未见,他已经不能被称为小胖子了,而是个实打实的大胖子,胖到两人热情拥抱的时候,我甚至都拍不到他的背,当然,他也拍不到我的。最后只能从拥抱改成了握手,气氛显得有那么一丝丝尴尬。我赶紧向郑重介绍曲非直来缓和一下气氛,他俩之前通过电话,算是认识,虽然初次见面不是那么熟悉,但至少握手寒暄是一点问题没有的。
“你~~怎么胖成这样的?”我戏谑的问道。
郑重显然已经因为这个问题被人调侃了无数次,他乐呵呵笑道:“吃喝玩乐,腐败的呗。”
正说着,一个穿正装的年轻人过来接过了我和曲非直的行李箱,郑重很随意的介绍道:“我司机小刘,行李给他就行。”
我笑道:“郑老板生意做的不错啊,司机都配上了。”
郑重连连摆手:“小生意,小生意,小打小闹的。”
等我们来到他的车跟前,看着这辆落地价一百多万的豪华商务车,我觉得他说自己做的“小生意”真的是挺自谦的。司机小刘除了一口一个“郑总”的喊着之外,做事流畅毫不迟疑,可见对郑重的熟悉。而我这位老同学也是神情自然,中间几个电话接的也是语气悠然,处理事情果断从容,显然双方已经共事多年,老同学也早已经功成名就。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猜测的八九不离十,他还真的成了一个大老板,
车到酒店,房间早已经开好,司机小刘带着服务生去帮我们放行李,郑重则直接把我和曲非直请进了旁边的餐厅,说先吃顿接风宴。面对盛情不好推辞,加上确实肚子里没啥油水了,我半推半就的跟着他进了这间一看装修就豪华异常,消费绝对不低的餐厅。
宴席也显然早已经定好,司机小刘进来的下一刻,服务员便开始流水一般上菜,他则取出一瓶价值不菲的白酒,给我们三人一一倒酒。
几杯白酒下肚,酒意升腾之际,一开始见面那种生疏感也消失的差不多了,加上我心里一直有之前梦魇留下的心结,便拉着郑重开始打听他这些年的生活如何。曲非直也难得帮腔,半开玩笑的说着我前几天的窘态,虽然他没给郑重说太多,但我倒是听出来一些别的事情,比如这一次的出行,完全就是夏老头安排、曲非直和胡菲菲配合的,看起来瞒着的只有我一个人而已。想到这里,我内心还有点感动,虽然这次出行有些出乎意料,但他们还是很关心我的。
见我和曲非直如此,郑重到也坦诚,几乎毫无隐瞒的把他这些年的经历说了一遍,虽然谈不上多么曲折离奇,但也是经历丰富,至少让我听的颇有些目瞪口呆。
郑重的父母算是酒镇第一批走出去的人,九十年代初期,两口子把幼子留给家里老人照顾之后便走出大山进了城市,希望能过上不一样的生活。城里的生活远比山里丰富多彩,但夫妻二人一没经验二没学历,想要打工求生是个很难的事情,但两人也没有回山里的打算,既然出来了,那至少要拼出一番成果来才好回家再见父老。于是郑重他爹仗着自己年轻力壮,毅然去了工地当零工,他娘则买了一辆二手三轮车,每天起早贪黑的开始批发水果贩卖,这倒是利用了山里人的长处,毕竟他们对水果的熟悉程度远胜于这些五谷不分的城里人。
如此干了五六年,水果生意有了起色,郑重他娘一咬牙盘了一家店铺,前面门头零售,后面小院批发。他爹虽然不再去工地搬砖,但自己的生意更是放不下,只是换了在自家后院搬搬抬抬卖力气而已。又过了几年,水果店越做越大,每天的流水已经超过了他爹当初在工地当零工一年的收入,眼瞅着日子渐好,但他爹的身子却垮了。
常年的重体力工作和作息时间不正常,让他爹的身体不堪重负,虽然只有四十出头,但面容苍老的却如同六十多岁的老人,加上长期饮食不正常,早年间强健的体格也变得枯槁不堪,整个人骨瘦如柴。对于医院的检查结果和即将面对的高额的治疗费用,他爹决定不治了,他不想这十年的努力都付之东流,他只想回到自己出生的那个小乡村,在临死之前看一眼自己年迈的父母和长大成人的儿子。对于丈夫的请求,做妻子的没有多说什么,把水果店临时托付给了信得过的朋友,便带着丈夫回到了镇子上。
彼时的郑重正在踌躇满志的预备中考,尤其是当看见病重的父亲之后,他更是鼓足了全部的干劲,发誓要考一个好成绩出来。但之前他的底子太差,即便付出比别人多两到三倍的努力也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改变最终的结果,尤其是他父亲没能撑到中考开始就撒手人寰,更是给了他最重的一击,彻底让他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动力。
从父亲去世开始,郑重便放弃了考学的想法,他认定自己不是考学当科学家的材料,还不如跟着母亲回到城里,去把父母好不容易搞起来的生意继续维持并做大。对于儿子的想法,当母亲的也无力劝说,太久的分离让她根本不了解也管不了自己儿子,而且试卷上的分数也着实没有说服力,让她没法横下心来拒绝儿子。于是乎,母子二人登上火车,回到了城里。
城里的生意远没有郑重想的那么容易,尤其是近几年竞争尤其激烈,让郑重和母亲忙的苦不堪言之余,利润还越来越少。娘俩回城后几年的时间虽然一直都很努力,但生意却越来越差,收入日渐微薄,到最后几乎都只能说是在勉力维持而已。这样郑重颇为头疼,他并不想在这个水果店里耗一辈子,更不想像父亲那样只靠卖体力干活,面对越来越艰难的生意,他决定求变。
不过要说郑重也真的是个做生意的天才,经过半年多细致的考察,被他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他所在的城市距离海城差不多有四百公里,虽然发展程度不如海城,但胜在自然风光优美,有不少海城的富人都在这里买房置业,他们周五下午坐车过来,可以享受一个非常惬意的周末。而后来这事就有些跑偏了,一些人开始把自己的情妇安排在这边来隐藏婚外情,久而久之,这个小城开始被海城人带着一丝歧视和调侃的称为“情妇城”。而就在距离郑重家水果店三公里左右的一片毗邻高速公路出口的新建高档住宅,刚好就是最近被热议的“情妇房”聚集小区。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郑重毅然决然的在“情妇房”小区附近租赁了新的门头,面向小区住户多半是年轻漂亮女士的特点,开展了水果果切和配送的业务。虽然收费提高了,但对于这些“不差钱”的顾客来说,他的服务确实做到位了,只需要一个电话,就能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吃到最新鲜的水果,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好的享受?一时之间,郑重几乎垄断了这个高档社区的水果业务,利润比之前增加了两倍不止。但这并没有满足郑重的雄心,小康不是他的目的,成为富豪才是他想要得到的。
在不断跟“客户”接触的过程中,他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商机,其中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就是帮她们操作钱。富商们为了保证自己的“感情”长久和“安抚”情人,每个月都会转钱过来,少则两三万,多则十几万。对于某些有想法的人来说,这笔钱就成了自己以后生活的保障,但因为跟外界接触较少,她们并没有一个稳定可靠的投资渠道,所以即便是有心,这钱也只能放着,并不能实现升值。想明白了这一点,郑重开始有意的在送货时候推广自己的水果店。圆滚滚的身材和不笑不说话的外表给他增加了很多可信性,加上越来越好的水果生意,终于有人动了心,拿出几万块私房钱,投资了郑重的水果店。
有了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而郑重也是真心实意的帮她们投资赚钱,账目公开,分成公开,从没想过搞什么歪心邪念。如此一来,他吸引的投资越来越多,水果店越开越大,并不断的开设分店、连锁店,而水果店规模的扩大也让吸引投资更加的容易。短短五年时间,郑重的财富如同滚雪球一般聚集起来,除了把当初的水果店开成了连锁超市之外,他还涉足了汽车服务、家政服务、月嫂服务、旅游代理、奢侈品代购等等,反正只要是跟“情妇房”沾点边的服务项目,他全都有投资。
作为这一系列产业的掌权人,郑重真正的成了一名货真价实的亿万富翁,而当初那些信任他的第一批投资人,也早已身价百万甚至千万,虽然她们最初的资金来自于男人,但凭借在郑重那里的投资,她们早已经可以不再依靠男人而活着。从这个角度来说,郑重认为自己做了一件行善积德的好事。
听他讲完了这个故事,我深为佩服的端起酒杯敬他:“老同学,刮目相看,你真的是个商业奇才!”
郑重举起酒杯和我轻轻一碰,笑道:“其实说实话,我还真挺感谢当初你戳穿我作弊那事,那个时候其实挺恨你的,不过后来想想,你让我认识到自己真的不适合继续学习下去这条路,也正因为如此,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
听他这么说,我才算真正的解开了心里的那个结,两人酒杯相碰,一饮而尽。
酒杯放下,郑重吐出一丝酒气,接着开口说道:“说实话,我当时也只是有个想法,真正让我动起来的,还是得靠一个高人的点拨,也是她成了我的第一个投资人。”
“哦?”我好奇的问道:“你这运气不错啊,遇见贵人了。”
郑重笑了笑:“是啊,她比我还大几岁,我喊她个姐姐。当时我去给她送果切的时候多客套了几句,本来就是想让她以后多买我点水果,所以多说了几句。结果她反问我一句,你为什么不让我成为你的股东呢?你做生意缺钱,但是有脑子啊。我看好你,给你投资一些钱,大家一起做不就好了吗?她这句话几乎是瞬间就点穿了我心里的那层纸,从那次之后,我就开始专心搞融资的事情。再后来你们就都知道了,水果店做大之后开始做别的,慢慢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后来呢?”我追问了一句。
郑重摇了摇头,轻叹了一声:“后来她死了,自杀了。”
自杀这两个字如同烧红的烙铁一般刺激了我,又一个自杀的,而且距离海城如此之近。老家伙让我来找老同学郑重,除了解开我的心结之外,难道真的没有其他目的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