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成绩
今天,国庆节前的最后一个星期,离刘十七重生回来已经快一个月了。
早上,刘十七依然是早早地来到了学校,放好自行车,便坐进教室,拿出书开始读起来。
经过一个月的融合,现在他已经快完全适应了这个时间线变动后的二十年前,也喜欢上了这种生活。
与后世工作,家庭,生活相比,固然那也很幸福,但远没有现在这种学习生活来的轻松,每天只用学学习,看看书,和同学一起吹吹牛,和老师在作业上讨讨价,亦或着调戏一下自家媳妇,可谓乐哉至极。
刘十七想起这些天,从祠堂议事后,刘鹏武和徐云容两人便开始真正的忙起来,一是要把剩余的土地纳入管理,重新统筹规划景点安排。
二是马上国庆节就要来了,这个节日可以说是淮乡旅游业一年中最重要的一段时期了,七天的营业额甚至能够达到平常时期两个月的收入。
又想起那天晚上回家,因为高月的不辞而别,两人把刘十七给好一顿训,搞得他真想问问老爸老妈到底谁才是他们的亲儿子。
刘十七拿起一本英语书,走到教室外的走廊上,一边默念着,一边看着校园内来往的学生。
这二十多天,刘十七已经把初三三个年级所有的知识都给过了一遍,尤其是初一已经学过的,他更是熟练于心,完全掌握。
离第一节课差不多还有四十分钟的时间,他们班级已经来一半的同学了,不时还有新到的同学和走廊上的刘十七打招呼,他也热情的回应着。
对于刘十七来说,这一个月的时间,不仅是让他重新适应时间线的变化,也让他和以前的同学重新熟络起来。
对于他们班的同学,尤其是那些初一和他就是同学的人来说,细心的都会发现,在刚开学的几个星期,刘十七好像和初一时有些变化。
刘俊对此感受最为明显,除了面对老师和庞小影,刘十七会多说一些话外,其他时候都表现的很安静,甚至有些冷漠,除了班长职务要求外,基本很少和同学们说话。
不过这个现象持续的到不长,很快,他就又恢复成了以前的那种可以嘻嘻哈哈的转态。
刘十七背了一会单词,他前世各项科目都不错,英语也是过了六级的,但毕竟重生回来前都已经毕业十年了,工作时又完全用不上英语。
他早已经把单词,语法啥的给忘完了,这也是他现在唯一一门需要重头开始学习的科目,他知道要想学好英语,第一就是单词量,所以他前几天给自己做了个计划表,每天都要学习一定量的新单词。
老教学楼的二楼只有两个班级,初三的九(一)班,和初二的八(一)班,也就是刘十七他们班,除此之外,剩下的教室则是各年级的老师和校领导的办公室。
刘十七手中擎着书,看到办公室里走出一名老师,手里拿着一个长铁钩,走到正对着楼梯口处,外凸后形成一个半圆形阳台的走廊上,然后举手仰头,把铁钩直直的挂在上课铃内部的铁环中,然后轻轻的来回摇动。
声音很清脆,“当……当……”
为了督促学生在假期里学习,他们学校在每学期的开学都会进行一次摸底考试,原本这学期的摸底考试应该在第一个星期进行,但因为一些原因,被推迟到了上周,而今天就是成绩公布的时候。
所以,刘十七走进教室,看到班级里大部分在装模作样地读着书,但其实是心不在焉地等待着成绩的同学们,有些好笑。
这次考试只不过是初一的内容,要真是第一周考,他还有些担心,但第三周,他早已经看完了,虽然题目要比平常难,但他依然信心满满,只要英语不拖后腿,他起码不会掉出前十。
不过,在他看着徐芹夹着试卷走进教室放下,然后拿出中间夹着的成绩单后,陡然间也有了些紧张,毕竟,学生时代,再无所谓的人,也会多多少少对自己的成绩有些期待。而且,他考试前才刚知道,在他们学校,成绩如果好的话,竟然还有奖学金拿。
徐芹手中拿起成绩单,上面将他们班所有学生的成绩和排名都一一列了出来,包括总的和各科单独的。
她先是表情严肃的抬头看向班里的同学,几乎每个人都在她严厉的目光中低下头。
徐芹又看向刘十七,拿起刚刚放下的一沓试卷,“班长,你上来给大家把试卷发一下。”
等到刘十七走上讲台,接过试卷,念着名字一个一个开始发试卷的时候,徐芹才看向众人,语气沉重地说道:“咱们班的成绩出来了,就在我手里,我现在也看了,不知道你们会怎么想,但我对这次的成绩很不满意。
你们在坐的都是初一时候,各班成绩最好的,最差的也是全校前五十名。”
说着她扬了扬成绩单,“但看看这次,有的人竟然掉到了八九十名,是不是以为进入一个好班,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就不好好学习了?
马上你们就能知道自己的成绩到底如何了,那些排名靠前的同学你也别骄傲,我这还有你们上学期末的成绩,对比之下,是不是普遍都掉了几十分,以你们这个成绩,别说进县一中了,我看二中都够呛。”
徐芹越说,语气越生气,“而且你们这些自称好学生的,怎么这次连前十名都没守住,前二十名更是被别的班拿走了三位之多,被以前远远不如你们的同学超过,我要是你们,我都羞愧死了。”
……
徐芹看着台下被自己训斥的纷纷低下头的学生,有点生气,也有点无奈,其实她也不想这样,但一来,他们这次考试的成绩确实不行,可以明显看到倒退的痕迹,不批评不行。
二来,学校对于他们班的期望太大,有很多双眼睛都在盯着。
前文说过,学校之所以不顾众多老师的反对,执意要把最好的学生集中在一个班,就是想要以他们为资本,去和其他乡镇的中学,甚至县城里的学校去比较和竞争,去打响他们学校的名字。
因此,对于他们班每次的考试成绩,学校都有很多的人关注,不仅有推动这个决定的领导,想要快一点看到效果。
也有那些反对这个政策,不满自己班的好学生被挖跑,并且所有资源都优先向他们班倾斜的老师。
甚至还有其他年级的老师也在观望着,因为他们班级成绩的好坏,极有可能会影响下一年这个政策是不是要继续进行下去。
这一切都给了她很大的压力,但她知道自己也不能一味的打压,适当时候要给出鼓励,因为对于这些十几岁的少年少女来说,一味的压迫,很可能带来的不是反弹,而是直接崩断。
这是当了一辈子教师的父亲教她的道理,所以她深吸一口气,将严肃的面容换下。
看着被自己训斥的低下头的学生,又找补道:“不过,咱们这次的成绩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虽然全校第十名被别的班拿走了,但前九名都是我们班的,前四十名我们也占了三十五个。
而且这次的摸底考试,用的试卷是从省城的一个著名中学拿来的,他们初一期末考试的试卷,所以题目普遍都偏难,甚至有一些初二才会学到的知识。
所以,同学们也不要气馁,只要大家再努力一些,不要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平常好好听课,按时完成老师的任务,以我们班同学的成绩,大部分都应该能上一中的。”
说着,徐芹看向已经发完试卷,重新坐回桌位的刘十七,又搞道:“班长,你来拿一下成绩单,下课把它贴到后面去。”
“下面,我们把试卷给说一下。”
刘十七坐回桌位,闻言把试卷给摊好,不过他的注意力不在试卷上,而是自己手上的成绩单上。
刘十七对于众同学或者他们班的总体成绩并不在意,或者说他连自己的成绩都不多在意,他最在意的是自家媳妇庞小影的成绩。
所以他拿到成绩单的第一时间就是找她的成绩。
因为这次的考试是摸底考试,也只考初一的知识,所以成绩单上只有语数外(满分120分),思想品德,历史,地理和生物(满分100分)七门课,初二才加入的物理不考,也没有成绩。
刘十七从上往下看,先是找到庞小影成绩所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