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家有皇位要继承 - 重生小世代 - 饮马长城窟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重生小世代 >

第二十章家有皇位要继承

宗祠里,众人吵吵闹闹,乱糟糟的讨论着,但其实他们压根不懂该如何发展,毕竟几年前,他们还都是农民,大半辈子都是学习如何照顾庄稼,甚至有些人连字都不认识。

刘鹏武之所以把他们这些人叫来,虽然主要的目的不在这,但一来,他们基本上都是各门各房里比较能说上话的人,而且还是公司的股东,也为淮乡发展出过力的人。

二来,他知道,带领乡民共同富裕才是淮乡旅游发展的基本盘,也是淮乡旅游集团公司的目标。

而且,把他们叫来,其实对于后续的发展决定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他们大部分也不知道如何发展,没有看到座下的众人就压根没有任何一位公司的管理层人员。

但是,如果不经历这个流程,从人性的特点来看,以后保不准会出些幺蛾子,尽管他的这些叔伯和同门们无法为发展献出太大的力量,但要是拖后腿,就可太容易了。

于情于理,刘鹏武想要进一步的发展旅游,都不应该也无法绕过他们。

等到众人讨论了一会,主席台上,坐在刘鹏武旁边的一名中年人敲了敲桌子,将众人的讨论声打断。

是刘十七的二叔,刘国福,二爷爷的儿子,刘十七爷爷那一辈,最早结婚的是三叔公刘克敬,也是最早有孩子的,但不幸的是,因为一些原因夭折了,所以现在在刘鹏武这一辈中,同门中年龄最高的便是刘国富了。

淮乡众多刘姓人,往上数都是同一个先人,从刘十七爷爷的爷爷那一辈开始,分了四门,经过百十年的战乱,灾祸等等,到现在,也有了好几千人口。

刘十七家属于一门,同样也是本门的大房,其实经过时代的变迁,大家已经根本不论这些了,但几年前,刘鹏武主持,修了族谱,将整个淮乡的刘姓人家重新捋了一遍,数清了个中关系。

也不怪刘十七吐槽,这么多代,这么多人,论资排辈,简直令人头皮发麻,但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通过宗族的约束来集中力量办大事。

淮乡旅游产业,说大也大,几乎波及了整个乡里,但说小也很小,目前主要发展的就是他们这边的七八个刘姓人最多的庄台,而核心就是一门。

刘国富看着众人,说:“今天把大家叫来,主要有三件事。

第一件事嘛,就是咱们乡后续的发展,因为旅游事业越来越好,我们接待游客的能力已经不够了,所以公司准备再修建两座庄台,在上面修建酒店和度假村等,考虑到我们乡水比较多,本着资源利用的想法,决定还要修建一处水上乐园,但这些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工和金钱,所以我们商量决定,今年给大家的分红就停一停。”

听到刘国富的话,众人再次议论起来,无地可种后,乡民们总要找一份谋生的事做才行。其中一部分进入了各种服务行业,比如开个餐馆,经营民宿等,还有的则是进入了水产,农业,牧业等几个公司。

这是最主要的两个去处,大部分人都是这个选择,而除此之外的一些大胆人家,则是选择了做一些其他的小生意。

这些事是大家的两个主要日常经济来源之一,另一个来源便是按照股份,每年从公司所分得的分红了。

当年征用地时,刘鹏武给了乡民两个选项,一是一次性拿所有的钱,另一个则是只拿一部分钱,后续每年公司会给分红。

从现在的眼光来看,当然是选择第二种更有的赚,但当年大部分人选择的都是第一种,因为在十几年前,万元户都要被人仰望的年代里,很少有人能拒绝每亩地一万多的价格。

当时光征用土地,公司就掏出了近乎上亿的本金,几乎将银行贷款和投资人的钱花了个光。

不过在座的基本都是选择第二种的人家,这骤然要停他们一年分红,众人当然不高兴,但刘国富接下来的话,又让他们不好发作。

“我知道大家不愿意,但最近公司资金有些紧张,要想发展,只能这样做,你们要想以后继续这样安心的拿分红,就不要有怨言,而且公司还承诺大家,等到资金富裕后,会把这部分给大家补上。”

其实发展的资金,真正的大头是刘鹏武、政府拨款和银行贷款、以及投资人的钱,这些乡民每年分红最多也不过几万元,总共加起来也就几百万。

几百万的资金对于在水面上修庄台,以及盖酒店的花费来说,根本不算啥,更不要说还有一座大型水上乐园要修了。

之所以刘鹏武要执意停发分红,就是他发现,每年的分红,养出了不少的懒汉,这些人对于淮乡发展根本没有啥参与感,不出力,不关心。

而关键是这种人文类旅游产业根本不是一家公司能给发展起来的,必须每一个人都出力,最起码也要不帮倒忙,尤其是他的目标还是把整个淮乡给全部改造,发展成真正的旅游乡,这就更需要众人的齐心协力了。

所以,必须要让这些乡民有参与感,有主人翁的意识,让他们知道,只有每个人都贡献力量,而不是得过且过,他们才能有更美好的生活。

也要让他们知道,只有旅游好了,游客多了,公司发展起来了,他们才有每年的分红,而不是无论好坏,都有钱拿。

刘国富也不管下面众人的议论,继续说道:“第二件事,便是被改造成民宿的人和在码头上开店的人,让你们做这些,原本是想给大家多个赚钱的地方,但你们看看你们做的是啥?”

说到这里,刘国富看着坐下面露尴尬的几人,气愤的说道:“先说民宿,游客住进民宿虽然不要钱,但每天公司都会给你们一定的补助吧,可看看你们,有些人,一次可以,是展现农村人的生活,但你们不能天天给人吃馒头稀饭就咸菜啊,这样下回还能有人来嘛?

再说码头上的小吃街,你们能不能不要只关注那些蝇头小利,不仅缺馅少料,服务态度差,还竟使用劣等的食材。以前我们乡穷的时候,来客人了还知道杀鸡割肉呢,怎么现在富裕了,反而变了?

既然这样,公司研究决定,从下个月开始,将会对你们统一进行管理,无论是食材,服务,还是价格都由公司来定。

反正当时你们的这些东西都是公司给的,也没和你们要钱,以后要是哪家因为不合格而被取消了摆摊或者接待游客的资格,可不要怨别人。”

刘十七看着祠堂内的众人,算是开了眼了,简直打破了他前世对乡里人的印象,尤其是当二叔刘国富宣布第三件事,也就是今天叫众人来此最主要的事时,所上演的一幕就更有意思了。

第三件事,也就是前文所说的,为了进一步整合力量,徐云容给丈夫出了个主意,那就是通过包祖坟,修祠堂,选族长的方式,以宗族的力量约束乡人。

座下的众人知道,前两件事,他们根本没有置喙的余地,只用安安心心的听刘鹏武怎样安排,大家怎么做就好。

而第三件事,其实众人也知道,表面上说是让大家来选这个族长,但依然没有他们表示异议的地方。

因为大家都是依靠刘鹏武来吃饭的,而且也是他带领大家共同发展,一起赚钱,无论是能力,还是人品都没有任何问题,族长可以说非他莫属。

所以当刘国富说让大家举手表决族长人选时,基本上主席台上,和旁边太师椅上坐的所有人投的都是刘鹏武,连上次表示过不同意见的刘克敬都举手同意了,更不要说他们这些小辈了。

但接下来的情况就是刘十七说的让他感到有意思的了。

虽然全票通过,但自己的父亲却站起来拱拱手,先是谢过众人的爱戴,然后说自己尚且年轻,一是能力不足,二是资历不够,恐无法服众。

然后又说,在座的众人中,论资排辈,没有比二爷爷更合适的了(刘十七的太爷爷,刘克贤的二叔),他推举二爷爷当选族长。

而老人只是睁开眼看了刘鹏武一眼,便以年事已高,只想安度晚年为由拒绝了,然后就再度闭上眼,养起神来。

听到二爷爷拒绝,自己父亲又说,大人在上,不敢僭越称尊,愿推举自己的父亲为族长。

而刘十七爷爷,也就是刘克贤,笑着说,让他打仗,冲锋陷阵尚可,但让他带领大家一起过上好生活,他没有那个能力。

然后自家父亲又看向身旁的刘国富说,同辈中,论年长要数二哥,自古立嫡以长不以贤,他愿推举二哥为族长。

而刘国富则同样站起来,连连推辞,说自己虽痴长几岁,但胸无点墨,且如今高位都是有能力者居之,他能力万万不够,若是让他带领大家,只会毁了淮乡大好的局面。

自己父亲又是连连推辞,众人又是连连相劝,最后最后的时候,才同意当这个族长,又说他只是暂时担任,只要任何时候有人比他更适合,他就会拱手让贤。

刘十七在旁边看着眼前上演的一幅活生生的另类三辞三让的场景,那是在心里连连惊呼,可算是让他开了眼了。

好家伙,要不是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自家父亲是要登基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