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火海余生
朱棣的慷慨封赏,一下子许出去大明近五分之一的爵位,但并没有人把这当回事。所有人都认为所谓的世袭罔替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秦小虎没有子嗣,死人也更不可能再制造出子嗣。
所以,许下了这么多,最终能够改变的,只不过是一个葬礼的规格。
火在烧,众人在看,朱棣在默默计算着时间。
……
……
寝宫内所有家具都是木制的,此时已经被四人合力全都堵到了门口。这样虽然火势一时间变大了不少,但空旷的室内空间却可以让几人暂时没有性命之忧。
炙热的空气一阵阵涌来,让呼吸变得更显艰难。秦小虎此时终于发现了这间寝宫严重不合理的地方,提出质疑后却被朱允炆轻描淡写的化解了。
“有那么多宫灯,干嘛还要开窗户,怕人偷窥不方便吗?”
秦小虎注意到对方说话时声音有点发颤,不再是之前那种视死如归的淡然态度了。
自杀的人往往都是逞一时之勇,如果失败了就很难再次鼓起勇气自杀……现在,朱允炆很明显就是这个状态,他又找回了生物本能中对生的渴望和眷恋。
可惜……似乎有点晚了。
不死心的秦小虎在原本床下的地面上来回敲打着,他觉得皇宫理论上来说是应该有一条密道的,也许是朱元璋临死前神志不清忘记交代给朱允炆了……
可惜敲打了一刻钟后,依旧一无所获,不得不放弃了这徒劳的努力。
眼见得火势越来越大,已经蔓延到四壁……秦小虎不禁发出一声苦笑。自己没有在穿越之初死在诈疯燕王那怀疑的目光下,没有死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没有死在挟持了帝王后虎视眈眈环视着的卫兵手中……却在大功已经告成之际,要被活活烧死在这间宽敞豪华的寝宫内。
造化弄人,莫过于此。
秦小虎是从不掩饰自己贪生怕死的英雄本色,也很信奉“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终极人生法则。就算是满面尘灰遮掩了那白胖的面容,但此时他面上的怅然悲戚之态任谁都能很轻易的看出来。
朱允炆深情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先生,节哀。能为一个曾经的帝皇殉葬,我相信将来的史书上,一定是会留下你的名字的。”
“谁稀罕什么青史留名?”秦小虎没好气的一把打开朱允炆的手,不再理会他,转而对玛莎说:“亲,您听过一个成语叫相濡以沫吗?”
朱允炆尴尬的将手停在了半空,心中想着:连青史留名这么重要的事都不在乎……这是何等的胸襟与气度呀。可见草莽之中,必有大才。野有遗贤……这是内阁的罪过呀。
……
……
滚滚的浓烟很不利于呼吸,讲话当然也很艰难。还没等秦小虎和玛莎讲完相濡以沫的典故进而要求身体力行的时候,朱棣终于觉得里面的人应该已经死透了,派人开始救火。
深知民生疾苦物力维艰的燕王并不想浪费国力再修一座寝宫,既然如此,那还是不要看着它再熊熊燃烧下去了。
没想到火场中居然还有活人……一共四个。
虽然四人都被烟熏火燎看不出本来面目,但其中三个人因为明显的特点还是被人一下子就认了出来……秦小虎的胖,巴图的高,玛莎的胸……都几乎是标志性的鉴别手法。
一直深深愧疚着的朱能顾不得礼仪从后面直蹿出来,拉着秦小虎的手问:“秦先生……不,秦王殿下,你还没死呀?”
秦小虎觉得这是句教科书般经典的废话,因此未做理会,只不过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那眼白在满脸的乌黑下显得是那么纯洁无暇……
过了一会儿他才反应过来,问道:“秦王……什么秦王?”
“就在刚刚,燕王殿下已经亲口封您为秦王了。”
燕王封了一个秦王……这事听起来怎么都往出透着股诡异……
秦小虎抬头看向朱棣,只见他脸色阴沉,目不转睛的盯着队伍里的第四个人……
坏了,看来死里逃生之后的狂喜的确坏严重影响智商,自己怎么把朱允炆给忘了。
好在这里除了燕王本人,其他人对皇帝陛下都不是很熟悉,而朱允炆脸上的乌黑比京剧的脸谱遮蔽效果还好……应该不会有其他人认出来吧。
秦王固然是重要的封赏……但若是发现当今天子还在,那秦王的重要性,在朱棣眼中就很不值得一提了。
“殿下……”
秦小虎向前深深的鞠了一躬,吸引了朱棣的注意。
“多亏殿下及时救援,在下才未葬身火海,此恩此德,没齿难忘。那个……巴图,你兄弟受伤了,先带他下去休息吧。”
“我兄弟?”
大块头黑人一时没反应过来。
“我只有五个姐姐八个妹妹,没有兄弟呀。”
“四海之内皆兄弟。”秦小虎走过去,用屁股拱了他一下说:“再说黑成这样……多像你的亲兄弟呀,还不快走?”
“他又不是本来就有这么健康的肤色……”巴图嘟嘟囔囔的说,心中感到极其委屈,就像是一个货真价实的美女遇见了一个被美颜渲染出来的东施……
好在他还没傻到家,拉起朱允炆就向外走,口中兀自喋喋不休。
骑在马背上的朱棣面无表情,对他们远去的背影行着注目礼……众目睽睽之下,他既不能抓,更不能杀,还不能派人跟着……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昔日的天子渐行渐远,直至走出了自己的视线。
秦小虎察言观色,已经猜到了朱棣的心中所想,凑上前去轻声说:“王爷,您还是太仁慈了……再给我半柱香的时间,我就能和朱允炆那家伙一起玉石俱焚了。”
朱棣脸色一变,心想难道真的是我动作快了?
秦小虎趁热打铁,接着说:“王爷您想,皇帝的尸体上如果有伤口的话……那无论如何都是件很难解释的事情,最好的方式莫过于死于火中。您看到时候我们四个人都死了,谁放的火自然也就无从考证。如果硬要分析的话,您看我和玛莎都这么的年轻貌美,巴图的那个脑子大概也想不到自杀这么复杂深奥的问题,只有可能是朱允炆丢掉江山社稷之后,心里难以承受,产生了报复社会的罪恶念头,因而纵火……”
说到后来,连秦小虎自己都信了,朱棣当然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可挽回的错误……他像个犯错的孩子般犹豫着解释道:“是……本王……有些心急了。不过,也多亏如此,才让先生没能驾鹤西去。不然,那本王的罪过可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