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5世同堂
吴一途这个名字是他的高祖父在他老人家一百岁时给他取的。他在一百岁时还身体健朗,至少从表面上看是这个样子的。他非常喜欢在太阳底下,坐在长凳上晒太阳。村里人据此而得出结论,晒太阳有助于延年益寿。
当吴一途刚出生时,和大多数的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哇哇的哭,双脚双手有气无力地挥舞着。本来安照医生的预测,吴一途这个小子应该是在一个月后才能降临人世,很可能这小子在他娘的肚子里待的腻烦了,也可能是他对人世非常的向往,才提前一个月来到这个世界。
根据原来的计划,吴一途的妈妈应该在半个月后住进医院的产房,吴一途这小子没有按常理出牌,给他家搞得措手不及,好在这小子出生,母子平安康健,而且村里人看到后,都说他的长相非常的俊俏,长大成人后,一定会更加俊俏。
吴一途这小子虽然刚降临人世就给他家里人搞了个突袭,但也因此而给他们节省了上千块的住院费,这令他的爸妈感到非常的庆幸。他的爸爸暗地里决定,用这节省下来的上千块钱,买些补品好好补补这娘儿俩。
吴一途的哭声像广播一样洪亮,把静谧的吴家村搞得沸沸扬扬,吴一途家里养着的母鸡刚下了蛋,肚子饿地咯咯咯地叫,但是没有人搭理它;另一个鸡笼里的公鸡看着它们主人家热热闹闹的,不甘示弱,扬起脖子喔喔地叫了起来;还能听到百米开外吴家河边的两只鹅,发出了受惊后响亮刺耳的嘎嘎声;有几只散养的黄色土狗站在吴一途家前面的道路上探头探脑;在吴一途家前面上下两层五根电线上,有一群麻雀站在上面叽叽喳喳地又叫又跳。此时的天空晴朗而澄澈,蔚蓝而清新,暖暖的阳光一泻千里,温煦的和风轻轻拂过。
村里好热闹的妇人早已把吴家围了个水泄不通,而且还有更多的妇人正在来凑热闹的路上,她们相见后的第一句问话是“生了吗?男还是女呀?”第二句问话是“母子都平安吗?”得到答复后,她们就会感叹“好,好,平安就好。”原来,村里妇人看到吴家嫂子骨瘦如柴,连怀孕半年了,轻易难以察觉,都为她担心,建议她一定要住进医院产房生孩子,可现在,得知吴家嫂母子平安,她们自然为她们母子感到高兴。平日里吴家嫂子敬老爱幼乐于助人,所以才得到她们如此真诚的关怀。
围聚的人群中有声音说到:“这样看来,吴家是四世同堂了!”
“瞎说,什么四世同堂,现在是五世同堂。”
一个人掰起手指数了数:“一二三四五,对,对,是五世同堂,是五世同堂,我把这刚生下来的娃数漏了。”
有声音道:“得给这娃取名字了。”
这个时候,为了避嫌,除了吴一途的爸爸吴用进出卧室,其他的男性,包括吴家族人,都是站在卧室外面。家里人想了想,对,谁来给这娃取名字呢?这个孩子的诞生对于吴家来说,可是一个里程碑的事情,因为他可是百岁高祖的长玄孙,因为高祖健在,虽然耳朵聋了一点,但是说话还是清楚有力,他们商量过后觉得还是得让他老人家来取。
于是,吴一途的爸爸吴用抱着喝饱了母乳的小子往高祖家走去,那小子刚离开他娘的怀抱就哇哇大哭,虽然他的妈妈由于瘦得不行,没有出多少奶水,但那小子还是不肯离开他娘的怀抱,幸好吴家早有准备,把奶粉用温水泡了起来,装在奶瓶里,给那小子递了过去,那小子叼着奶瓶,这才止住了哇哇的哭声。吴用趁机把那小子从他妈的怀抱里夺了出来。
吴一途的奶奶心疼地嘱咐着:“小心点,抱紧一点,别让孩子着凉了,哎,别抱那么紧,孩子的骨头嫩,会把他的手脚抱骨折的。”
吴用那两个十八九岁的堂弟,打头阵,飞快地朝高祖家跑去。
高祖就此时跟往常一样正坐在院子屋檐下的长凳上晒太阳,他右手握着一根长棍,啪啪地敲着地上的半块瓦片,那半块瓦片已经被敲支离破碎,快成一堆齑粉了。
吴用那那两个十六七岁的堂弟,不到一分钟就跑到了他们的曾祖家,看到曾祖跟往常一样,握着棍棒敲瓦片,远远地大喊:“太公,吴用堂嫂生了个大胖小子了。”
耳聋的高祖抬了抬头,发现他的两个曾孙朝他跑来,虽然看的不是很清楚,但,大致轮廓还是看出来了,看了两眼,又习惯性地把目光注视在那些碎瓦片上了。
两个小伙子在他们曾祖的耳朵上喊道:“堂嫂生了个娃了——”
“什么——”
“堂嫂生娃了——”
“什么,说响亮一点。”
“堂嫂她——生娃了——”
“什么——我听不到。”
那两个小伙子又跑又跳又叫,气都快喊岔了,他们只好原地大口呼气吸气,以聚积气力,等会再喊。
好在这时,吴用抱着他的娃娃过来了,这时,他老人家一下子明白过来了。吴用抱着他的娃娃,给他曾祖看了看,曾祖看了看脸,似乎有些困惑。
吴用的两个堂弟喊道:“带把子的——”
吴用突然感到胸口湿漉漉的,这小子喝了太多的奶粉,居然撒了一泡尿,吴用并没有生气,蹲下给娃撒尿。曾祖看到果然是带把的娃娃,这下彻彻底底地明白了。一向静默不问世事的高祖也忍不住有些激动。
两个小伙在他们曾祖的耳边喊道:“曾祖,他没名字,你给他取个名。”
高祖这下听明白了,抬头看了看蔚蓝的天空下的朵朵白云,想了想,道:“吴一途。”
吴一途三个字的声音一点也没有含糊,三个堂兄弟听的清清楚楚。异口同声地说道:“吴一途?”
“对,是吴一途。”
由于吴一途是吴家的长玄孙,而吴家的另外两个曾孙还不到二十岁,因此,吴一途得到了吴家族人的许多疼爱。吴一途就是在这种氛围中渐渐长大的,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有一件事值得叙述。那就是在他满周岁的时候,他的爷爷决定给他抓个周。这小子居然非常争气,一手抓着算盘,一手抓着字典。如果这小子有第三只手的话,很可能还要抓个什么东西。这可是一个非常好的兆头。看来这小子未来前途光明,会为吴家增光添彩。
吴一途满一周岁后,应该给吴一途上户口了,吴用和吴家嫂子任菊一起坐着拖拉机去海西市茂芦镇派出所。
派出所的女民警问道:“你这登记上册的孩子是男娃还是女娃呀?”
我父亲笑着说:“男娃。”
“噢,那民族是汉族。出生年月日?”
父亲想了想, 道:“去年年六月六日。”
女民警又问道:“名字?”
“吴一途。”
“吴一途?一二三的一吗?”
这下吴用和任菊有点惊愕,吴用道:“呃,是一二三的一。”
“那tu呢?哪个tu呀?”
女民警漫不经心的两个问题,让吴用和任菊措手不及。
女民警道:“怎么孩子出生快两周岁了,名字还没有定下来,难道你们都阿狗阿猫叫他的吗?”
任菊道:“不,是这样的,我娃的名字是他老高祖给取的,他只说叫吴一途,但是我们也没有详细去问-------”
“哦,是这样,那你们回家去问清楚了再来登记吗?”
吴用和任菊相视片刻,面露难色,现在还去问谁?高祖老人家在一途出生的那年冬天就永远地走了。
吴用问道:“同志,都有哪几个tu字呀?”
女民警拿出一张白纸,一连在纸上写了六个发音为tu的字,依次是“图土途徒涂屠”。
任菊看着纸上的字,不明所以。吴用只认的第二个土字。夫妇俩一阵错愕。